一、缘起
我们一般认为商帮是明代形成的,但
在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教材做了如下表述:
如果徽商(徽帮)形成于宋代,那么说明商帮在宋代就已经形成了,这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出现了矛盾。
那商帮到底何时形成的呢?
二、其它高中教材的表述
(一)2007年版人教版教材
从2007年版的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来看,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那“商帮”最早应该是明代形成的。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表述来看,商帮应当形成于明朝后期。
三、学术界的看法
“徽商”通常是指徽州籍商人。关于徽商始于何时,经济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东晋说”、“宋代说”、“明代说”等。
关于“东晋说”
,中山大学叶显恩教授在《试论徽州商人的形成与发展》中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逃避战乱和种族压迫,北方士族纷纷渡江南迁,地势险阻的徽州成为他们的避难所。这些具有经商传统的世家大族迁来后,因当地山多田少,所以仍兼营商业,
故早在东晋,徽商就兴起了
。
关于“宋代说”
,夏征农主编的《大辞海》中认为,
徽商
俗称“徽帮”。
徽州府(治今安徽歙县)籍的商帮。
宋逐渐形成
,明清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
。
关于“明中叶说”
,王廷元教授认为,徽人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但是徽商的历史则应该自
明中叶开始
。
所以,选必2教材认为徽商形成于宋代,也不能算错,也是学术界的一种看法。
那在徽商形成时间上学术界有基本共识吗?
有的。
徽学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大都认为徽州商帮在明朝成化、弘治之际形成,“徽商”一词是在被赋予徽籍商人群体的含义后,慢慢被传叫开来的,因此“徽商”的内涵应当是指以乡族关系为纽带所结成的徽州商人群体,而不是泛指个别、零散的徽籍商贾。
四、如何理解“徽商形成于明代”?
王廷元《论徽州商帮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认为:
徽商,指以乡族关系为纽带所结成的徽州商人群体。它与晋商、陕商、闽商、粤商一样,是一个商帮的称号。所以徽商始于何时的问题,就是徽州商帮何时形成的问题。
徽州商帮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
其一是一大批手握巨资的徽州富商构成商帮的中坚力量;其二是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徽州商人为了战胜竞争对手,有结成商帮的必要,而这两个条件只有到明中叶才能具备
。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现象,但在传统自然经济牢固统治的时代,可供长途贩运的商品种类不多,数量不大,贩运贸易的规模受到极大的制约。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豪商巨贾,但毕竟是极少数,而且相互间竞争也不够激烈。
因此,各地方的商人既无形成商帮的实力,也无形成商帮的必要。这种局面一直到明朝中叶才有所改变。
明朝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自金花银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的部分日益增加,占赋税总额的绝大部分。赋税折银,迫使生产者更多地出售产品,换取货币。而大批产品投入市场,造成越来越多的商品在当地难以销售,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远方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徽商中绝大多数都是在长途贩运活动中发家的
……
在贩运贸易中大获厚利,就使得徽州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富商大贾,致使当时的徽州以“富甲天下”而著称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