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末去哪儿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我,非要给你们推荐好的周末活动,真是太倔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驾走天涯  ·  2025自驾组队,慎选同行者! ·  2 天前  
自驾走天涯  ·  2025自驾组队,慎选同行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末去哪儿

一场从生物艺术到人类命运的大讨论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 李山

周末去哪儿  · 公众号  · 旅游  · 2017-08-26 16:31

正文

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将其控制机制解除,让它随机表达,这可能是一个生命获得自由的唯一一次机会。

                                                                                             ——李山,2012年


李山

关于李山


李山,中国当代艺术家,生物艺术的开拓者。1942年生于黑龙江兰西,1963年就读黑龙江大学,1964年就读上海戏剧学院,现居住在上海。

 

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李山开始从事当代艺术创作。《扩延》系列、《胭脂》系列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并入选“中国现代艺术展”、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和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他是最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也是1984年至1985年中国美术新潮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1993年是李山艺术创作道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将艺术思考转向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并于1995年开始为生物艺术创作做科学知识的准备工作,并给出了生物艺术的定义。




关于展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7年8月26日-11月26日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李山”,大规模聚焦于艺术家的生物艺术主题创作,在国内是首开生面之举。艺术家期待藉此展览超越艺术本体的界限,引发一场从生物艺术到人类命运的讨论。

 

本次展览涉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至二楼展厅,展出作品包含两件活体生命的生物艺术创作、近十组以绘画、数码图像、装置、影像等视觉表达形式进行的生物艺术方案,同时涵盖逾百件手稿和文献记录,以多维度呈现艺术家二十多年来在生物艺术领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路径。



跟我看展


展览入口处60件2米高的蜻蜓人造型作品《偏离》方案“飞扬”在每一个参观者的头顶,二楼展厅近20米宽的巨型屏幕上投影超宽景动画《遭际-1》方案,分别以装置和影像的形式展现李山对于未来生命体可能性形象的探索。


《偏离》


《遭际-1》


李山特别选取蜻蜓——这一古老却较少承载人类文化意象的生物——作为探索对象,在李山的方案陈述中,艺术家研究发现通过改变专门调控生物形体的HOX基因,就有可能构建蜻蜓与李山的嵌合体。对这一方案的真正实施更被李山视作自己生物艺术创作的终极挑战。



在PSA二楼大厅一座直径达11米、高度达6米的球幕影院坐落于此,它的造型仿佛展厅中的一个生物分子,邀请观众走进细胞内部。影院内360度投影视频作品《写入》方案,将原本无法为肉眼观察的极其微小的细胞内基因翻译和转录的过程,以宏大的视野在每个人面前展开。


《写入》



展览中还包含绘画作品《阅读系列》方案、《转译的错误》方案,以及数码合成技术图像作品《重组》方案、视频作品《遭际-2》方案、《南瓜计划》照片以及大量阅读笔记和手稿作品,以系统性地展示李山长期以来对存在和生命本身的关注,对生物性状背后密钥的探索。


《阅读系列》


《转译的错误》


《遭际-2》



《南瓜计划》


米、水稻、蜻蜓并非传统的艺术载体,却是李山进行生物艺术创作的对象,其核心思考在于启发人类从基因层面看待自己,从身为人类的概念中自我解放,以更广阔的视野自我审视。


基因在艺术家看来,不仅仅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更扮演着生物大同的角色,帮助人类从自以为是的生物学最高阶序上走下来,重新认识各个物种,思考人与万物的关系。


李山的生物艺术创作旨在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物物种秩序,正如艺术家所言“人类这个物种在与其他物种相提并论时显得不太协调,那种书写时的武断态度,行走式的立直姿态,都是生物界不能容忍的。”

 

高名潞曾评价“李山的基因重组可能不是让人更‘杰出’,而是让人变得更像万物。”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李山


时间

8月26日—11月26日


地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市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


费用

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