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又更新啦!
不过,这次好像有要大结局了的趋势!
道歉,道歉,再道歉,但就是不主动辞职。
在10月25日第一次道歉中,她只是模糊承认干政事实,表示道歉;
11月4日的第二次道歉中,表述得更具体和诚恳之外,也表示愿意放弃总统豁免权,接受检方调查。
今天(11月29日)下午1时30分,韩国总统朴槿惠就“闺蜜门”发表第三次讲话,也即第三次道歉。
“我现在已经放下了一切。”
朴槿惠表示,将把缩短任期等“去留问题”交由国会决定。
对我个人来说,不希望大韩民国出现任何混乱,再次向国民们真心表达我的歉意。
只要朝野政治圈经过讨论,告诉我可以将国政的混乱和空白降至最低和稳定交接政权的方案,我将配合其日程和法律程序,辞去总统职务。
不过,愿意提前卸任和辞职相差甚远,而且从这个“东方式”委婉的表达来看,朴槿惠总统还在“抵抗”反对她的政治势力。
根据一些韩国媒体的说法,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韩国各地举行烛火集会期间,朴槿惠在住所内没有出门,听取助手们有关全国抗议集会的报告。
朴槿惠的今天的讲话中说:
我一直都把国家和国民放在心中,可以做出一切努力,没有放松人际关系的标准,我希望大家能够相信,我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没有获取任何个人利益,但我没有管好人际关系,这是我的重大失误,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之前因考虑到国内外各种困难,为了国家和人民,如何才是正确的选择,每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朴槿惠表示,希望两党能尽快齐心协力,解决当前局面。
讲完以后,朴槿惠就匆匆离去,不愿接受媒体记者们的提问。
惨不忍睹!最不得人心的总统
用“惨不忍睹”形容朴槿惠目前的国内支持率并不为过。在上周最新的民调中,只有4%的民众对朴槿惠的施政情况给予正面评价。其中,19至39岁年龄群的支持率依然为零。
韩国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称,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还是在金泳三政府遭遇1997年金融危机丧失经济主权的时候,而那时总统的支持率并未跌破5%。
朴槿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顶住压力,能撑多久就撑多久。根据韩国宪法第84条规定,在任总统享有刑事豁免权,因此检方无法在朴槿惠在任期间对其提起公诉。
第五轮!韩国居民“反朴”大游行,彻底乱了
11月26日,首尔市中心,韩国民众参加集会要求朴槿惠下台
“朴槿惠下台”、“我们受够了”……
当地时间26日下午,韩国爆发了“亲信干政”事件后的第五轮大规模集会。截至当地时间26日晚10时,主办方称全韩范围内已有超过190万人参加集会,警方估计实际规模达32万人以上。韩媒称此次集会创下韩国宪政史上最大规模集会纪录。
而稍早的11月19日(韩国当地时间),要求韩国总统朴槿惠下台的第四次韩国民众大规模烛光集会在首尔市等46个地区举行。
民众举着旗帜,拉着横幅,纷纷希望朴槿惠下台!
那么,朴槿惠下台需要怎样一个程序呢?
韩国三大在野党各自拟定弹劾朴槿惠的决议草案初稿,今天将共同协商拟定一份统一的终稿。
若要在韩国国会通过弹劾决议,所需法定人数为全部300个议席中的三分之二。据韩联社估算,眼下共有172名在野党和无党派议员对弹劾总统持赞成态度,这意味着还需要28名执政党议员的赞成票才能推进弹劾事宜。
不过,即使弹劾案经国会审议通过,最后还需要得到宪法法院的裁决认可,才能正式生效,而宪法法院的审理过程最长可达180天。
朴槿惠总统的这种“节节抵抗”能坚持到哪一步?
这还要看在野党协调、朝野合作能走到哪一步...
第一是,尽管出了这么大丑闻,朴槿惠支持率不断创下新低,但民调显示,闹得起劲的在野党支持率却没有什么提升。也就是说,民众不信任朴槿惠,但并未因此把希望寄托在在野党身上。也许民众也不清楚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二,在野党协调效率还不够高。在是否要与总统协商解决、如何弹劾总统等问题上,在野党似乎还未达成最后一致,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势。
第三,国会中势力分布,即便算是执政党内反对朴槿惠的议员,“倒朴”议员目前还没有确定能占绝对多数。
这些因素决定一个客观事实,如果朴槿惠现在就辞职,韩国政局会不会更加混乱?这是实际的担忧,也是朴槿惠能够不辞职的理由。
因此朴槿惠在两个方面进行最后抵抗:
一,拖延检方对她的调查。从11月中旬开始,检方就不断催促总统府,要求对朴槿惠进行“面对面”调查。但朴槿惠的律师从提出“准备时间不足”,到“担心缺乏公正性”,一直拖到现在没有接受调查。如果检方不能进行调查,无法获得确凿证据。朴槿惠为什么要辞职?
第二,把去留决定权交给国会。此前执政党就曾提出过要成立举国中立内阁,把总统大部分权力转移给新的总理,但是在野党和执政党无法就此达成一致。
这次再把球踢给国会,看看在野党之间协调能力、在野党和执政党能否达成什么一致吧。如果还是久拖不决,那么朴槿惠担心辞职会导致“政局动荡”就更加有理由了。
综合,来源:沸腾(xjb-feiteng) 作者:钱克锦、观察者网(guanchacn),21财文汇(jiayou21cbh)、新华社、凤凰卫视、海外网消息
编辑:dai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