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看看新闻Knews  ·  22岁小伙从上海出发登黄山失联多天!家属发声 ... ·  18 小时前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共同体Community  ·  深圳市第三儿童医院,开业时间定了! ·  昨天  
温州晚报  ·  叹息!她于凌晨去世,年仅28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一年4000万吨,全球第一,哪个省才是中国吃辣天花板?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2-07-20 18:30

正文





在吃辣这件事上,恐怕太阳系之内,中国人已经难遇敌手。

中国疾控中心“中国人辣味喜好地图”显示,祖国山河已经被辣椒彻底染红,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全民无辣不欢”时代


中国人吃辣究竟能有多疯狂?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早在2017年,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就已经超过3000万亩,占全国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2%、世界辣椒播种面积的40%,产量达4000万吨,是 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

2019年,我国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单位:万亩)

而根据《2018全国调味品行业蓝皮书》,2018年我国辣味调味品占所有调味品销售额的30.88%, 辣椒产值超700亿,连续十多年居蔬菜产业之首

辣椒,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蔬菜之王”

不过,对吃辣早就已经见怪不怪的中国人,最近却因为一条热搜吵翻了天——“ 江西吃辣第一” ,火速引来2.9亿人次入场围观:


啥,阿卡林省这回出息了?!这让吃辣老大哥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的面子往哪里放!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下,历史上中国人吃辣到底哪家强?

1
谁是第一个吃辣椒的中国人?

很有可能是清淡的浙江人

要想搞清楚哪个省份的人最能吃辣,就得先弄清楚,是谁才把“辣椒”引入中国人的食谱。

辣椒是最初生长于南美洲地区的古老植物,距今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

不过追根溯源, 辣椒真正进入全球视野,还是在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那会儿


据说当年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后,遇见的是一种名为“cascabel”的绿色圆形辣椒,这种辣椒尺寸和铜铃相似, 由于哥伦布之前并未见过辣椒,所以误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一种新型胡椒品种

这也是为什么,在英文中,辣椒要被叫做“chili pepper”的原因。

但欧洲人实在没有吃辣的天赋,例如,英国作家莉齐·克林汉姆曾在《咖喱传奇:风味酱料与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到:

人们并未将辣椒当做新的香料,而仅作为一种好奇的观赏植物 。”


随后辣椒随着葡萄牙贸易船队一路漂洋过海,到达印度、东亚等地区。

但辣椒的命运实在悲催,到达中国第一站就选在和欧洲同样讨厌辣味的广东,它的用途注定也只能和英国一样:

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明代杭州高濂所写的《遵生八笺》中: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 甚可观 。”


不把辣椒当食物看也就算了,明代士大夫们还把它变成一种“污污”的植物,这就相当过分了。

比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全剧最关键的转折《冥判》这一出戏里,用39种花比喻传统社会一个女人一生中要经历的种种阶段。


可辣椒花,偏偏被用来隐喻圆房这个阶段

“凌霄花,阳壮的咍;辣椒花,含笑花,情要来……”


辣椒“改邪归正”,还要等到100多年后。

以往关于中国人最早食用辣椒的记载,一般认为出现在康熙时期的贵州 ,例如,《黔书》中就提到“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康熙六十年的贵州《思州府志》里也提到“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所谓“海”,就是说这种“椒”是从海洋上来的,这也是现今川渝地区以“海椒”称呼“辣椒”的由来。

但这些典籍中的记载都是三言两语,语焉不详。

根据 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比较文化学研究的 张竞教授 在新书 《餐桌上的中国史》 中的观点, 最早食用辣椒的更有可能是浙江人


理由是 浙江海宁人王士雄 1861年初版的《随息居饮食谱》中以“辣茄”的名称,更为明确地介绍辣椒的性状、食用方法。

但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真正让食辣得以成为一种文化而发扬光大的,还是 以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为核心的“食辣四巨头”

也是从此时开始,“辣”得以作为一种味觉形容,进入文学作品之中。

比如,《红楼梦》里面,王熙凤被贾老太太戏称为“我们这里一个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外号“凤辣子”,这已经是乾隆年间的事了,由此可见,可能贵州人最先食辣的说法可能要更靠谱些……

2
吃辣四巨头,究竟谁才是老大?
不过今天的“辣”和清朝那会儿的辣,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辣椒在全中国餐桌上的流行,也不过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

但不管怎么讨论, 在辣椒普及之路上,贵州,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始祖级别的存在

毕竟,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真正打开他们“食辣”的人生大门的,正是有着“国民女神”之称的“老干妈”。


贵州的辣椒,在制法上也冠绝诸省: 煳辣椒粉、干辣椒粉、油辣椒、泡辣椒……但无论怎样,“辣”在贵州最终也还是要归结到一种更为古老的口味上——

以至于有人说,加入酸的辣,辣得并不纯粹。

贵州酸汤鱼

要想享受比酸辣更上一层的舌尖上的双重刺激,我们还得求助于川渝地区的 麻辣

重庆人,一天三顿离不开辣椒

早上吃辣,中午吃辣,晚上还要吃辣。吃火锅,红汤锅嫌不够辣,在外面裹一层辣椒面,然后,里面再裹一颗泡菜椒


重庆人就连做个蛋糕,也要是火锅的形状:


而同为巴蜀地区的成都,和重庆吃辣的能力不相上下。

就拿火锅来说吧。辣椒面+小米椒+原汤,是川渝火锅油碟的正确打开方式:


四川人对辣的偏执,甚至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宠物:

图片来源:知乎用户@脆桃嘎嘣脆

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王俊凯和白举纲,两个川渝地区人民,给法国人做中餐。他们口中的一点都不辣,在法国人看来是“super spicy”。

王俊凯一脸错愕地说:“ 我一颗辣椒也没放啊,难道豆瓣酱也算辣的???


但真正凭借吃辣椒C位出道的省份,还是湖南,这点应该没啥争议👇


如果你跟湖南人一起吃过饭,就会知道他们都是骗子

“四川人说不辣,你最多被辣到怀疑人生,湖南人说不辣,那是要你命。”

湖南人不是天生能吃辣,但是他们为吃辣可以不要命


网上曾流传着一组动图,简单粗暴地展示湖南人的吃辣能力。

川渝人吃辣,是白饭配辣椒:


而湖南人吃辣,是辣椒就白饭 。隔着屏幕,都感觉到阵阵辣意袭来.......


在湖南,微辣,是一门玄学

毕竟,臭豆腐、剁椒鱼头一点都不辣,辣椒炒肉也得用那种特别辣的辣椒做才有辣味儿,可不是青椒炒肉丝那种玩意儿

以至于有人说,作为一个外地人, 去湘菜馆子里即使要微辣,也会被辣到怀疑人生,终于体会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意义


但一说起辣的排名, 江西的存在感就低到让本地人万分悲愤的程度

事实上,如果说湘菜是击穿胃部的子弹,那赣菜就是瞄准整条消化道的汽油弹。

有顶级老饕讲,江西的特点就是: 很辣,四川人吃了会流泪,湖南人吃了会忏悔



通常情况下,江西最常见的小炒肉就能干翻一大批自命不凡的川渝老大哥。以至于在江西,厨师会不无挑衅地说:“ 早说你是四川人呐,我少放一点辣椒 。”

据说, 在江西,只有一道菜,那就是辣椒炒一切


万绿丛中两片肉,才是江西辣椒炒肉的正确打开方式:


川菜之辣,七分辣在菜名,三分味在麻椒。

湘菜之辣,九分辣在汤底,一分辣在嘴巴。

赣菜之辣的精髓,十分全在菜里 。干辣椒、辣椒粉、鲜辣椒、小辣椒、朝天椒,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辣椒都能在江西人的家常菜品中看到。

在江西人眼里,能吃三瓶老干妈的人根本不算能吃辣, 老干妈那是属于直接被归为鸡精类的调味品,能干嚼一整筐朝天椒的人才叫“真汉子”


3
广东人不能吃辣?

堪称中国食辣史上最大的“冤案”

都说,世界上有两种辣,一种叫辣,一种叫广东的辣。

广东的辣就是跟你客气客气、意思意思 。“人菜瘾大”是广东人在辣椒面前撕不掉的标签。

还记得,2018年台风“山竹”侵袭广东一带,超市被抢购一空,唯独辣椒无人问津,剩下速食酸辣粉、藤椒味儿方便面孤零零躺在货架上的情景吗?


就算整座城都没吃的,广东人也绝对不吃辣椒!这是“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但这无疑是本世纪,中国饮食史上最大的“冤案”

早在2013年6月,《健康时报》、新浪健康推出过一期《中国城市食辣报告》,从地域分布、人群特征、习惯特点等方面梳理我国城市人群食辣的基本情况。

在地域分布上, 北京 (24.4%)、 广东 (19.1%)、 江苏 (12.4%)、 浙江 (8.5%)及 山东 (7.7%)排前五位,而不是公认的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几个“辣省”。


广东人吃辣的天花板,在 粤北韶关 ,要是广东大哥让它出战, 菜系辣度能排全国第三。

韶关辣排全国第三 ,图:@大众点评

广东辣,是真不跟你开玩笑的。


曾有不谙世事的“受害者”在微博现身说法:“吃过广东南雄鹅王,微辣没把我辣死”。 对了,他是江西人。

能把一个江西人辣死,不愧是你—— 韶关南雄,广东吃辣界隐藏boss级选手。


为什么在广东、上海、北京这样传统上根本就不怎么吃辣的地方,如今辣味却越来越流行呢?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一书中分析认为,吃辣之所以能在当今C位出道, 一是受到生活节奏加快的影响,二是吃淡味的成本越变越高

图片来源:《中国食辣史》

中国近30多年来,城市化加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一二线城市之中,新进入城市的移民需要通过社交来建立社会关系,而吃饭是中国人建立关系的最传统和便捷的手段, 辣味菜肴是相对便宜的,也是移民能够消费得起的食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