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资本市场逐渐进入下半场,到7月底市场预期逐步稳定且结构性的方向已经明确。其一是企业盈利的预期逐步稳定,正值中报发布期,市场可以看到盈利的局部企稳回升已经开始出现;其二政策预期已经明确,宏观政策还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三大风险领域强调防范和化解风险,结构性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国企改革等领域;其三是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逐步落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平衡投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等。
前期市场预期的悲观已经充分的反映在A股的估值体系里,距离政策底的时间(2023.7.24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已经大概一年时间,市场经历了2024年1-2月的调整,6-7月市场仍在调整。
市场是时候调整预期了,显然A股市场对于风险的评价已经明显超过了收益的价值,中国经济确实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二十届三中全会到2024.7.30政治局会议,稳定明确的改革方向应该具有较为强烈的提振信心的效果。
一是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持制造业升级。既包括培育新动能,支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
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提升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
等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也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7.30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落实部署,要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一方面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另一方面向前瞻性创新性新兴产业集中。
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
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
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三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2024.7.30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在金融及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三中全会提出,金融改革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政策围绕支持长期资金入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展开。
市场未来如何定价资本市场改革?其一,对于红利的定价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是较为充分的;其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面尚未开始;其三,市场经历了较为充分的风险出清,下行风险已经不大。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政策改革主线进一步明晰下,风格上,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以及国企改革的结构性市场机会进一步增加,即TMT/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板块以及重要行业的央国企改革。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货币环境超预期收紧;3)政策推进节奏不及预期;4)地缘政治环境波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