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领英HR精英汇
领英(LinkedIn)是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全球会员数超过5亿。领英致力于成为企业的人才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人才策略、雇主品牌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并分享基于大数据的行业洞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懒,是身体给你最好的信号 ·  昨天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DCP ... ·  3 天前  
插座APP  ·  致讲师班的家人们:祝你新年自信不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领英HR精英汇

老员工提出不加薪就离职,却又不走了,管理者该怎么办?

领英HR精英汇  · 公众号  · 职场  · 2019-05-28 18:00

正文

领英HR精英汇 为您提供最具知识性的HR资讯


来源 | 有间职场客栈


1

1

1

搞清楚员工的需求和动机


昨晚有朋友发信息问我:有个老员工想离职,因为没给涨薪,但又不立刻提离职,该怎么办?


朋友是北京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设计部的负责人。


因为仅凭这一句话不好判断,所以跟她聊了一会儿,补充了以下信息:


1.朋友也是刚到现在公司两个月,属于跟着某高管过来的空降派;


2.设计人员之前是打散在各项目中的,刚整合成设计部门;


3.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需要人员优化,根据老板要求开了两个老员工,剩下的员工也给了授权可以优化;


4.这个员工总是变卦,一会儿说不要涨薪看成长,一会儿要涨薪不然离职,一会儿又说不涨薪了她会考虑4个月后再离职;


5.朋友的意见是想开的;HR想找个缓冲的结果,比如让她找工作自己离职;



了解到这里,事情大致就比较清楚了:


1.朋友明确告知了不会加薪,所以员工一开始是想离职的;


2.但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想要公司补偿(这种可能性更大,因为看到有两个人拿到补偿了),又说先不走了;


3.但又没法明说你快开了我吧,只好说那我想留下学点东西;


之所以推测是想要补偿的可能性更大是因为:


1.被辞退的两名员工和该员工都在公司比较久了,关系比较密切;


2.如果真的是想学习,那一开始就不会说不加薪就走人;


3.该员工的核心动机是薪资而不是成长;



处理员工问题,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员工的行为动机,把握员工的核心诉求,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搞清楚就去找员工谈话,容易漫无目的抓不住重点,如果方向一开始就搞错了,那么后续的结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1

2

1

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和结果


员工的需求和动机搞清楚了,接下来管理者要明确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该员工是走是留?

离开的话要给补偿吗?

留下的话该怎么管理?


我常跟业务部门管理者说,评价一名员工有很多个维度,比如能力、态度、动机、潜力等;但本质上我们只要看两点就够了:能力和态度。


朋友对该员工的评价是:

能力不强,但也能胜任本职工作;

态度算不上多好,但也不会拖团队后腿。


总之就是:升职加薪就别想了,丢掉饭碗也不至于;留下也可以,走了也没关系。


嗯,绝大多数员工的状态,就是如此。


但光得出这个结果还不够,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管理者还要考虑:


1.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影响:

留下后消极怠工怎么办?


2.对公司今后处理这类事件的影响:

辞退(给离职补偿)其他正常想辞职的员工效仿怎么办?


3.对管理者本人的影响:

会不会因此事背锅?



所以管理者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灵活,要给自己留下尽可能大的回旋空间,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我就是要你走人,哪怕各公司给了你相应的授权,也不要太简单的处理问题。


所以我给朋友的建议是:你要做好两手准备,员工留下,你该怎么应对;想要离开,你该怎么引导;但底线是,决不能给补偿,虽然公司愿意给,但你也不要用。


为什么说决不能给补偿呢?


因为一旦给了补偿,性质就变了,就从员工主动辞职变成了公司辞退。


即使该员工不说,消息也是瞒不住的,以后很可能有员工效仿;我本来打算辞职的,但我就是耗着,拿一笔钱再走。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一定有人要背锅的,即使是公司曾经授权了,实际操作者也是跑不了的。


况且,职业经理人出于职业道德也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补偿虽少,但公司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吗。



为什么说要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是给自己可控的周旋余地;一方面也是告诉员工要知难而退。


1

3

1

提前想好沟通策略


本来想用谈判策略的,想了想这也不算多棘手的问题,况且对自己员工用中性一点的沟通二字比更显对立的谈判要好一些。


目标也清晰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沟通了。


谁来谈?


HR还是管理者?


HR可以提供建议,但具体谈话还是要管理者来谈,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责任,决不能推给HR。



谈话的策略是什么?


首先要掌握主动权,不能被员工牵着鼻子走。


明确告诉员工,你的去留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表态和时间节点,现在的状态不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且影响了团队氛围和管理者后续的工作安排。


要么,不再提离职安心工作;要么,按公司制度正式发起离职流程,一个月后离职。


可以让你自己选择,但必须尽快(有明确时间节点)给我一个答复。



其次,解释之前的管理动作,暗示处理此事的底线。


告知该员工,之前辞退两名老员工,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和态度都不符合公司的要求,而你不属于此类;


之所以没有给你加薪,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力提升是加薪的前提;


如果想留下,就要好好学习、努力提升,一年后根据成长情况决定是否加薪;如果想走,则按正常离职处理。



最后,进一步明确对方动机,为后续应对打下基础。


通常聊到这里,员工是真心想留下学习,还是只是想要补偿,就比较清楚了(看表情和反应)。


如果是真心想留下,管理者要提前告知今后对其工作的要求,说的尽量严格一点无妨,算是提前打预防针;


如果只是想要补偿,不妨重申公司的底线,同时告诉员工,要补偿的话就变成了辞退,今后找工作做背景调查啥的都会受影响,而且设计这个圈子也不大,口碑很重要,让其知难而退。



套路(技巧)要有,但真心才是基础,管理者不要想占员工便宜,员工也别想拿公司当冤大头。


职场是各为其主,但更要讲职业道德,从长期看,这是比能力更重要的立身之本。


最好的结果是谈完话员工选择离职,最坏的结果是选择留下,但也没关系,可以观察几个月,前期严格要求(但没必要区别对待),观察结束状态良好的话再继续培养也无妨。


毕竟,人年轻时候的想法总是变来变去的,不要一竿子把人打死,也不要轻易给一个人下结论,这是管理者正确的态度,也是应有的胸怀。



首席人才观(CHRO Talk)是领英中国最新推出的一档全球高层访谈类节目,旨在通过邀请各行业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以企业人力资源领导者的视角解读当下人才趋势,分享企业独到的人才管理实践。

  

第一期首席人才观,领英中国HR负责人Joyce Zhang对话ByteDance,分享了ByteDance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愿景和价值观,深度解析ByteDance如何强化雇主品牌吸引力,实现全球人才布局。

 


想了解更多ByteDance倾向的人才特质、在全球范围内建构人才培养架构和优化雇主品牌的方法?点击上方视频或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吧!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自有间职场客栈,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图片等均来源于原作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领英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领英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联系邮箱为[email protected]


©2019 领英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