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琰究汽车
专注汽车行业投资研究,关注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智能汽车、车联网等领域,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30期】CSS 如何模拟“真实的”进度条?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第3429期】css-doodle 介绍 ·  3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早阅】Signals分析:从历史到影响 ·  4 天前  
太星小升初  ·  紧急提醒!不得带病上岗上课! ·  6 天前  
太星小升初  ·  紧急提醒!不得带病上岗上课! ·  6 天前  
前端早读课  ·  【第3428期】Speculation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琰究汽车

第二篇(下)!140页/10万字鸿篇巨制!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系列报告二:量变质变 撬动需求快马加鞭【天风汽车 崔琰团队】

琰究汽车  · 公众号  ·  · 2017-09-02 20:59

正文


 提示 


《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系列报告二:量变质变 撬动需求快马加鞭》由于微信公号文章篇幅限制,我们分上/下两部分发布,本篇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已同步推送。


3. 供给改善节奏加快:质变撬动需求


3.5. 销售服务:体系搭建启动中


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开始引发重视,体系搭建有望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在成长阶段,从销售服务层面上看,品牌营销体验、销售方式、线下网点布局、维修保养及其他售后服务上都有别于传统油车。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销售服务环节亟待重视,优秀的销售服务亦能有效保障车企在市场上的“开疆破土”。目前各大车企均已在销售服务环节上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针对性布局和努力,体系搭建有望逐步完善。


购前体验:新能源业务进展较快企业倾向于设立独立品牌体验店。作为新兴产品,品牌推广和消费者感知体验相比于传统油车更为重要。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与北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前两位,领先的销量离不开良好的销售服务,在购前体验环节即可见端倪:除了在各大车展以及多品牌新能源汽车体验店设立展台外,北汽新能源与比亚迪还开设独立品牌体验店以及举办各种专家看车团,商超、社区推广体验活动等来增加消费者的体验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上汽虽然在新能源业务上进展势头良好,但考虑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配套设施已较多,尚无设立独立品牌体验店。


线上销售模式:主流电商销售平台尚未确立,各大电商激流勇进抢占市场。相比于油车,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销售模式的包袱,得以在电商销售模式上进行更多探索。电商在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物流上均有优势,此外新能源汽车因为价格较为稳定,电商销售具备更大让利空间,各方面优势吸引着新能源车企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销售体系。目前,主流汽车电商平台尚未确立,未来市场可期,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寻求与车企合作。如北汽联合京东、天猫、苏宁等;比亚迪进驻国网商城;上汽自主入驻天猫、国网商城等。未来“互联网+”销售体系发展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线下网点布局: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目前新能源汽车线下网点布局最多的是比亚迪,为495家,覆盖率为70.5%;其次为广汽传祺的430家,覆盖率为86.8%。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目前线下网点数为245家,覆盖率为87.3%,且2020年目标直指1000家。从地域分布上看,中部网点最多,其次为东部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新能源汽车价位适中,开车成本较低,对中等收入水平群体更有吸引力。从覆盖率上看,北京、上海以及各车企总部所在地覆盖率较高。北京、上海作为国内受关注度最高的两大城市,高覆盖率有助于品牌的快速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设立了25家新能源汽车专营店,比亚迪也在北京开设了4家专营店。专营店在销售、维修及其他售后服务上更有优势,但成本也相应较高,需要有足够体量支撑。



售后服务体系:齐头并进,各有千秋。售后服务于车企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仍需考虑到不同车企自身特点。当下各大车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于自身品牌战略打造配套售后服务体系。其中尤以北汽新能源、知豆和广汽传祺较为亮眼。


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北汽新能源“一枝独秀”。北汽新能源的智“惠”管家是一个以O2O模式打造的聚合充电资源、售后服务资源的服务体系,主要服务有:车辆咨询、售后服务、车辆监控等。该体系下,过往的“等客上门”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获取充电提醒、充电站位置以及保养服务等全方位信息。此外,北汽新能源还开通了24小时免费救援服务,当车主遇到电池耗尽、抛锚等情况时均可使用。从针对性和“互联网+”模式上看,智“惠”管家体系已渐趋成熟。


砌墙的砖头,知豆后来居上。2017年3月第六届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大会上,作为后起之秀的知豆电动汽车凭借其独创的售后服务模式及其在售后服务领域的优秀表现,摘得“模式创新”大奖。知豆的模式创新在于:通过建立全国服务网络打造10公里服务圈,保障用户可获得“触手可及”体验;建立实训基地,举办售后服务大赛等培养专业售后人才,并设立专业驻外技术人员保障网点服务质量;依托知豆售后服务中心,在品牌形象、标识、卖点上进行规划设计,将知豆服务品牌作为知豆核心竞争力板块进行打造。各项措施足见知豆对售后服务的思考和重视。


“传祺”相伴,广汽传祺打造集群服务网点。据汽车之家,广汽传祺荣膺2016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中国品牌第一。广汽传祺采用4S店集群网络模式,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售后服务网点400余家,计划打造30 公里服务圈,设有一站式客服热线、一对一接待、24小时救援等服务。除此之外,广汽传祺积极探索“互联网+”售后服务方式,如远程技术问诊,建立传祺售后服务平台等。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互联网+”售后有望成为新潮流。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维修保养等各个方面均与传统汽车有较大差异,如何更好的提供更好的、切合新能源汽车特性的售后服务尚需探索。相比于传统售后方式,“互联网+”售后具有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专业服务、提高质量;节约成本、降低服务价格的优势,越来越受到车企青睐和重视,有望成为售后服务“新潮流”。




3.6. 充电设施:充电桩数量快速增加 充电技术不断突破


完善的充电设施是电动车快速发展的保障。截止2016年底,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近100万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20万辆,“车桩比”接近4:1;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文件要求,到2020年中国车桩比将达到接近1:1的合理水平。


2017年7月底中国充电桩超过33万个,全年计划新增90万个。根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统计,截至2017年7月底,中国公共充电桩达到18万个,私人类充电桩15万个,二者合计超过33万个。目前中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已居全球第一,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8M16到7M17,月均新增公共充电设施约7,929个,7M17同比增长111.2%,预计2017年将增至30万个。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通知》,2017年计划新增90万个充电桩,其中80万个为私人充电桩,10万个为公共充电桩;2020年前中国将新建超过1.2万座大型充电站和近50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



政策:路线图指导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充电基础设施技术路线图,计划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025年,建成超过3.6万座充换电站、超过20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2030年建成超过4.8万座充换电站、超过8000万个交直流充电桩,全面实现“充电比加油更方便”。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充电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充电便捷性将显著提升,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顾虑便少一层。



市场:国营、民营良性竞争,产业结构基本健全。市场的广阔前景以及政策的利好驱动吸引着众多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及社会资本介入市场,目前已形成国营、民营共存竞争的产业格局。目前产业市场份额占据前四位的分别为:国家电网、普天、万帮、特来电,国营、民营各占一半,合计市场份额为85%。



市场:借力互联网,商业模式再创新。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利用服务信息平台或大数据平台实现桩-桩合作、车-桩合作、停车位出租等资源共享模式。用户体验方面,各家充电运营公司信息可互联互通,微信、支付宝、银联卡等多种支付模式也有效提升了使用便利性。除此之外,依托APP还可延伸到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售后服务等多方面业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美国:电动汽车的主流充电设备可分为三大类——交流Level 1 充电设施、交流Level 2 充电设施和直流Fast Charger 充电设施。其中已经建立起一定规模和完善充电网络的是交流 Level 2 充电设施,其安装数量最多,分布面积也最广;其次是直流 Fast Charger充电设施,主要布点于城际及州际高速公路上,为长途驾驶的电动汽车提供快速补电服务。


充电设施已基本覆盖全美。全美近几年来,联邦政府一直在联合科研机构和汽车厂商开展相关研究,并投资了一系列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项目,电动汽车产业已基本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截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点已基本覆盖全美,数量上则相对集中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以及纽约州三地。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分布方式主要是结合露天或室内停车场安装,实现停车、充电一体化。根据IEA的测算,美国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区,2015年底,美国公共充电桩大约31,674个,到2016年9月份已经突破4.4万。



细致分类更能体现充电的便捷性。在美国能源部的分类里面,主要是分为私人、公共两部分,从交流插座、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几个维度可以进行分类。根据Plugshare,充电桩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有限制的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属于私人消费者可以接入,分为付费和不付费两种形式。而有限制的充电桩则是面向于员工充电的(Workplace charging)对车辆限定的(Tesla车主)和部分需要加入会员等形式提供的半公共的充电桩。



专业运营商和车企共同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美国充电基础设施大部分是由充电设施专业运营商经营的充电站。其中,ChargePoint是美国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截至11M2016,其在美国能源部登记录入的充电桩数量16,823个。此外,部分车企为配合其电动汽车的市场销售工作,也介入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之中。以直流充电来看,特斯拉维持一个自身独立的充电网络,日产和合作伙伴建设Chademo充电桩,宝马、大众和通用等主要推进CCS的建设。



2017特斯拉北美地区超级充电桩的数量将翻番。特斯拉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373个地区装备了2,636个超级充电桩,而在2017年底北美地区这个数量将会翻番。公司从美国旧金山到圣地亚哥(谷歌地图显示两地距离为502英里,1英里=1.6千米)的101公路沿线共有21座充电站,即平均38.4公里有1个充电站。



欧盟:成立专项资金支持发展,车企参与建设。按照欧盟《替代能源基础设置建设指令》的要求,各国都在大力扩建充电基础设施。除了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外,在欧盟委员会框架内,欧洲交通运输执行局(TEN-T)也建立了专项资金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持。这些项目分别是丹麦全国快速充电网络升级项目、欧洲电动汽车长途充电走廊项目、北欧公路走廊项目、法国快速充电网络项目及中欧绿色走廊项目。TEN-T向这些项目提供总投资50%的支持资金以加速欧盟充电网络的形成。此外,欧盟也正在力促汽车制造商与能源公司进一步携手合作,共同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同时,福特、大众、宝马和戴姆勒计划在欧洲主要高速公路上设立电动汽车充电站。


日本:的充电基础设施主要有两大参与主体:一方面是代表日本充电行业的CHAdeMO体系,是由众多经过CHAdeMO第三方认证的充电设备生产商组成;另一方面,是由丰田、日产、本田、三菱等四家汽车生产企业出资设立的日本充电服务公司(NCS),目的是为电动汽车驾驶员提供一个更加方便有效的充电网络。在这种模式下,NCS会承担充电设施的建设费用及运营成本(电费、运营开支),车企某种意义上成为充电服务的购买方与享受方。


充电方式:慢充和快充技术相对成熟。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有慢速充电方式、快速充电方式、电池更换方式、无线充电方式和移动式充电方式等。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是慢速充电方式和快速充电方式。快速充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电池组进行快速补电,慢速充电的电流比较小,充电时间较长,是最为常规的充电方式。快充和慢充是相对概念,一般快充为大功率直流充电,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慢充指交流充电,充电过程需6-8小时。电动汽车充电快慢与充电机功率、电池充电特性和温度等紧密相关。当前电池技术水平下,即使快充也需要30分钟充电到电池容量的80%,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必须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


无线充电更为方便和高效。电动车无线充电方式是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一种新型充电方式,主要有电磁感应充电方式、磁共振充电方式和微波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最大的优点在于便捷性和安全性,如果能进一步实现动态无线充电,则可以大幅减少电动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容量,从而减轻整车重量,降低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对电动汽车蓄电池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电动汽车在路上行驶时充电,即所谓的动态充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应充电方式,仍处于试验阶段。



快充时间只需10-30min,电网配套要求高。快充的充电机功率很大,一般都大于30kW,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供电,典型的充电时间是10-30min。这种充电方式对电池寿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普通蓄电池不能进行快速充电,因为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电量会导致蓄电池过热。快速充电站的关键是非车载快速充电组件,它能够输出35kW甚至更高的功率。由于功率和电流的额定值很高,因此这种充电方式对电网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应靠近10kV变电站附近或在监测站和服务中心使用。


国内车企的快充技术已较为成熟。吉利、广汽、奇瑞等主流车企的快充时间已缩短至30min,上汽、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控制在1小时内。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未来快速充电的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至30min以内,增加电动汽车长途续航能力。



无线充电技术不断突破。无线充电对收发线圈水平位移的要求严格,降低提车难度的技术已逐渐问世。如高通Halo的产品就能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前提下将水平位移做到±250mm,Evatran的产品用辅助装置来帮助停准位置;未来自动泊车功能的引入也将使得停准位置不再困难。此外,SAE制定的标准也将着力提高停车环节的便捷性——SAE 国际无线动力小组主席杰西•施耐德表示,其标准将通过“一系列文件帮助消费者迅速将自己的车辆停靠在配有TIR J2954设备的停车区,无需做任何事即可走开,电动车自己会充电。”



无线充电价格将随技术成熟、量产和竞争加剧不断下降。无线充电产品价格略高,且高于于有线充电(按整套系统来看)主要因为 1)比有线多出线圈成本;2)技术溢价。此外,由于无线充电传输效率稍低于有线,为保证传输效率,用电成本也略高,但不显著。目前 Evatran 达到 Level 2 充电水平的后装产品单价在 1300-2200 美元之间,Level 2 家庭充电桩单价在 450-1000美元之间。但随技术进一步成熟、产品数量增加、量产规模扩大,无线充电产品整体的价格中枢将不断下降。


首个乘用车无线充电系统已发布。2016年3月底,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联合丰田、思科、Evatran 以及克莱姆森大学演示了世界上首个用于乘用车的20kW无线充电系统,采用的是配有10kWh电池的丰田 RAV4电动汽车,充电效率达90%以上。在这套独特的装置中,ORNL自建了逆变电源、隔离变压器、车侧电子。目前ORNL已着手研发50kW的充电装置,研发成功后预计能达到目前商用有线快充的充电效果。此外,全球已有若干机构和公司在测试其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其中包括 KAIST、 庞巴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通 Halo、WiTricity等,技术和产品成熟度进展不一。



充电时间不断缩短,加速电动车的普及。方便、高效的充电方式是大量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基础。目前快充技术的发展将电动车的充电时间缩短至30min,而未来随无线快充和动态充电投入商用,充电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至10min以内,甚至于汽车能在行驶道路上便完成充电。未来随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这两项前沿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便捷性,甚至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3.7. 撬动需求:归根结底,是需求的游戏


多因素影响消费者需求,购买价格、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最为突出。新能源车吸引着来自政府及产业界等多方面的关注,但归根结底,消费者仍是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多项调查均表明购买价格、续航里程、充电时间是消费者考虑购买电动车的关键因素;此外,影响新能源车接受度的因素还包括政府政策、电力基础设施和替代产品等。虽然如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体验有限,但随着电动车的不断普及,消费者经验随之增加,将会出现包括运行成本(汽车充电的电力成本及维护和维修新电动车的成本)以及最后对汽车的总体拥有成本等新障碍。



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逐年提高,纯电动汽车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混动。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市场洞察调研报告》,自2012年到2016年中国消费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意向一直高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意向自2012年2%持续增长至的2016年的22%;同期纯电动车的购买意向从1%增长到14%。但到了2017,这个数字出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分别达到27%和25%。



新能源车主期待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车主和高端车主尤甚。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提升的要求在纯电动车主中表现尤为明显。2016年的实际值和期望值分别在164公里和256公里,说明现阶段的电动车电池续航能力远低于消费者的期望水平。得益于新能源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动车电池续航能力的实际值和期望值在2017年分别提高到252公里和374公里。如果按照高端车主和中端车主来划分,总体来说高端车主的期望会显著高于中端车主的期望。以纯电动汽车为例,中端纯电动车车主的期望续航里程平均为309公里,而高端则达到462公里。不仅如此,中端纯电动汽车车主的期望续航里程(309KM)与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接近(314KM)。这也反映出市场上的新能源车,中端向高端看齐、高端向概念车突破的现象。



消费者愿意为新能源车支付的溢价金额显著提升。尼尔森报告还显示,对于未来市场上表现优异的车型,用户将会不再对补贴金额斤斤计较,愿意为它们支付一些溢价。大部分新能源车意向消费者愿意为新能源车支付高于相同配置普通燃油车的溢价,溢价金额从2016年到2017年有明显提升,不同技术类型的溢价金额有所区别,而纯电动汽车最高,在2017年平均达到5.3万。


供给日益匹配需求,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从国内外历年推出的纯电动汽车车型的续航里程和价格来看,我们发现续航里程逐年显著提升,相比之下价格变化似乎并不理想。眺望未来,超级电厂的出现将使得电池生产的规模效应尽可能放大,进而使得电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我们大胆预计接下来几年价格将明显下行,达到与传统燃油汽车一致甚至于以下的水平指日可待。而技术突破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将不断提高,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逐渐跟进,续航里程将持续上扬。同时,我们还相信快充技术有望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0min以内,未来当无线快充和动态充电投入商用时,新能源汽车在十余分钟内或在行驶道路上便可完成充电,便捷程度甚至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供给端加速改善,与需求端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望加速。




3.8. 潜力车型:新能源的1.0与2.0时代


3.8.1. 全球加速的2017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2017年上半年快速回暖。前7月累计销售20万辆,同比+34%,并且前7月销量保持上升趋势,增长势头良好且速度快。2017年各月,除1月数据同比低于2016年1月销量数据之外,单月销量同比保持近几年最高。



国外: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呈平稳增长。总体来看,月销量基本在4-10万辆/月之间波动,并且下半年的销量多于上半年,在年底会达到最大值。2017年整体销量明显大幅增长,前5月累计销量达到34万辆,累积同比增速为+46%,上半年月销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均有增长,其中3月和5月的增长最为明显,3月同比增速达到+57%,5月同比增速+63%。



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明显加速。截至2017年5月,全球除中国以外月度销量5万辆,同比增速80%,4月销量3,9万辆,同比增速35%,属于2017年前5月销量同比增速最低的一个月。由此可见,由于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巨大销量上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增速,在剔除中国之后,全球新能源汽车体现出在之前的基础上一个更加大的增速。



美国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趋势变化大体与全球趋势变化相似,2017年前七个月销量分别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长,累计销量达10万辆。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2017年前六个月累积销量13万辆,总量略大于美国。变化趋势方面,2017前六个月,欧洲月销量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为2.9万辆。2017年上半年月销量相比去年同期有增长,3月销量最大2.9万辆,同比增速为+21%。


日本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趋势有所不同,2016年月度销量中,上半年销量总量明显高于下半年,下半年月销量持续低迷;2017年上半年月销量增长幅度巨大,前五个月销量达2.1万辆。


3.8.2. 新能源1.0时代车型


新能源1.0时代贡献特斯拉Model S、日产Leaf、比亚迪秦和唐、宝马i3等明星车型。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较2015年增长41%,其中占比较大的车型有特斯拉Model S、日产Leaf、比亚迪秦、比亚迪唐、宝马i3等。相比2015年前20车型,2016年销量排名提升的车型有比亚迪唐,销量同比增长71%,排名上涨5名,达到第3名;北汽新能源EV系列车型,销量同比增14%,2017年销量排名第8。以日产Leaf、特斯拉Model S等畅销车型作为新能源1.0时代的代表车型,能够看出其在动力性能、续航里程、内外观设计上对销量增长的助推作用。



新能源销量表现:老车型较为稳定,新车型总体处于上升趋势。2017年前6月逐月销量前10车型排名中,可以看到Leaf、Zoe、i3、Model X、Model S、Outlander PHEV、Volt都是新能源领域的老牌车型,销量数据比较稳定;另外丰田Prius Prime、知豆D2、北汽EC180相对而言是新产品,销量总体表现不错,其中丰田Prius Prime销量趋于稳定,5月销量达到第一名,但6月被Model S超越;知豆D2连续4月、5月两月处于销量第二的地位,6月降至第三;北汽EC180销量在2017年5月上升到第三,6月又降至第九。根据2017年前6月前10车型排名变化来看,新车型持续出现,并且销量表现不俗,未来预计上榜新品会越来越多。




日产Leaf:市场定位精准,领跑全球范围畅销车型。日产leaf是一款5座掀背两厢纯电动汽车,巡航里程可达199公里,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的驾驶需求。目标市场为中国,美国,欧洲中端消费者。该车型具有突出的价格竞争力,低廉的运维成本,价格在最近五年内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下降,现在定价10,724美元,在同类车型中一直保持价格优势。该车型2016全球销量48,772辆,占据全球同类产品销量第一位置。该车目前在美国电动车市场独领风骚,2016战胜雪佛兰Volt在美销量达14,006。公司把Leaf视为核心新能源车型,预计2020在其品牌总销量中的占比为20%。



续航耐久性长久,动力性能优越。日产锂电研究开始于1992年,并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测试电动车Prairie和Altra,之后又于2000年推出Hyper Mini电动车,2001年在美日等国小批量产300辆。通过使用效能更高的电池,并对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车内用电设备的一系列优化,新款日产LEAF将从原版24千万时(KWH)装电量提升到30千瓦时(KWH)装电量,该款车续航里程从改款前的175km提升到了现在199km。总体来说,日产Leaf是一款比较成熟的电动产品,动力性能能够满足家用需求,动力数值与大部分小型和中型家用车的表现接近,而且经济性比普通轿车要好很多,电池组最大能支持120hp马力的电动机。Leaf的快充模式能够在30分钟内将电池组电量补充到80%,大大改善了电池组不能迅速补给的难题。


舒适度优于小中型家用车,车身设计富有科技感。日产leaf作为真正零排放的动力总成和车型平台,具有独特的车型设计,先进的车载智能信息系统,为车辆行驶保驾护航。日产聆风的尾部设计保证了日产聆风在高速行驶时减少风速阻力,确保车身稳定,增加了一定的安全系数。富有未来科技感的车头灯竖直凸出向后延伸设计可以达到降低风噪和风阻的目的。另外,日产 Leaf 的车头灯用电量比普通车灯节能90%,灯组内部还采用了蓝色内发光效果,以显示与众不同。


全新leaf九月首发预销量再涨,ProPilot系统植入提升自动化等级。日产计划在9月5日发布第二代Leaf,随后消费者便可在经销商处购买,但日产目前还尚未公布售价和任何技术规格。预计,第二代Leaf将至少搭载两款电池组,其中一款可能将会是60kWh电池组,续航里程有望达到200英里,相较于Leaf现款的30 kWh电池组的107英里续航里程来说有了很大进步。全新Leaf或将搭载两种半自动驾驶技术,即Pr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高速公路单行道行驶时提供驾驶辅助,另外一项技术是ProPilot Park全自动泊车技术,但仅会在欧洲和日本市场的2018款车型当中搭载。



特斯拉Model S:百公里加速全球第一。作为Tesla旗下第一台商务全尺寸高性能电动轿车,外观造型方面,该车定位一款四门Coupe车型,其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480公里,2012年6月上市时的价格为10万美元,此后销量与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最新的电动车有惊异的性能表现,特别是其续航里程、加速性能。2015年和2016年特斯拉Model S 在美销量独占鳌头。数据显示,2016年特斯拉Model S销量为51,528辆,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2017年前六个月的累计销量达24,405辆,占比达到5.5%。


电池容量提升加政策扶植,加速性能与续航能力出色。目前,特斯拉电池能量密度的每年都能提升5%左右。Model S的电池组在前5万英里仅仅只会损失掉5%的电池容量。另外,该款车在不少国家都受到政策的支持,例如挪威政府为它提供的慷慨补贴、免费停车场、免费充电站和在高速公路上使用快速车道。基础款车型由静止到百公里每小时的加速时间为5.6秒,最高车速可达193km/h。动力方面,特斯拉Model S提供三种不同容量的电池供消费者选择,将为车辆提供256公里、370公里和48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充电方式上,该车可以选择传统插座,充电站,太阳能充电,对于容量为85千瓦时的电池,需10小时可将电量充满。


安全性能稳定,设计科技感十足。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消费者选购汽车时最关注的因素,占据了产品整体表现的44.3%。旗舰车型Model S连续荣获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及欧洲新车安全协会的“双五星”安全评级。Model S的车身主要采用铝合金打造,重量更轻,造价也更为昂贵。特斯拉将Model S的电池组置于车厢下方,结合 Model S最新科技车身结构,重心更低,侧翻零可能。前备箱”作缓冲,能有效吸能,牵引力十足,稳定性更高。对于儿童的乘车安全,特斯拉也考虑到位。自动驾驶加安全辅助系统,让科技领航。三块车底护甲防火设计,让乘客远离火灾。特斯拉率先引领了车联网的风潮,其性能完全超越了SUV和小型货车。



三菱Outlander:是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作为三菱Airtrek越野车版本,其沿用了三菱Lancer轿车的平台,具有轿车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它又有SUV的特性,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还具有MPV的宽敞空间和多用途的特点。截止2017年前五个月,Outlander在全球市场上2017年的累计销量达10,935辆,其中欧洲市场占据销量的73%。



高容量电池组配备,加速性能突出。在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2.0升MIVEC发动机并配备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全时四驱。续航方面,新车配备了一组高容量电池组,并可依靠外接充电桩为电池组充电,延长续航。最大续航里程为160千米,充电方面i-MiEV可匹配普通家庭使用的100V/200V电源。此外,三菱也与几家电力公司就快速充电系统的开发展开合作,能够在30分钟内为电池组充入80%的电量。对于Outlander PHEV来说,已经是在经济性与SUV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纯电可行驶60公里能够满足日常上下班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帮助车主节省燃油,即便是使用混合动力模式油耗也是十分低。


设计上继承了三菱传统的越野技术。外型近似SUV,采用三菱最新的Dynamic Shield设计语言,全新的四轮传动系统,它的外观设计时尚,线条柔和,悬挂采用轿车结构,驾驶座椅却比轿车高,视野开阔。方向盘设计为时下比较流行的四幅式,采用上下可调节的设计,圆形的出风口以及T型的仪表台与Outlander“独特”的设计理念相呼应。前脸采用上下式分体格栅设计,大嘴造型非常有立体感,中央镀铬式条与两侧大灯相连,日间行车灯也经过重新设计。内饰方面,车内空间较为阔绰,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搭配传统式按钮,配有四幅式多功能方向盘。电子挡把拥有较强金属质感,下方设置SAVE动能回收系统。



宝马i3:是全球最畅销纯电动之一。i3是宝马集团于2011年成立的旗下第四个汽车品牌“i”的一款,这款车的发布标志着宝马迈入电动车量产领域 。2013年12月,上市仅一年,宝马i3的宝马全球销售量达12,000台,已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纯电动汽车之一。宝马集团2017年第一季度电动化汽车的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其中,2017年i3电动城市车的需求量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0%,前五个月的全球累计销量达到12,175辆。作为宝马纯电动版车型的宝马I3来说,新车的款式分为时尚型和豪华型,售价在42万以上,增程版车型售价为52.28万元。升级后的纯电动版i3将续航里程提高至271Km,增程版车型续航里程则为396km。



私人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完备。宝马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免费的宝马充电墙盒及基础安装服务。截至2017年底,宝马私人充电网络安装将覆盖全国100个城市。此外,宝马还将引入新型充电墙盒,充电时间更快,宝马 i3升级款用时3.8小时即可将电池电量充满80%。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客户,宝马提供充电卡,两年内免费充电。在公共充电技术设施建设方面,2017年底前,宝马即时充电TM在中国将建成2500个充电桩,覆盖范围扩大至15个城市。BMW即时充电桩主要集中于高档购物中心、高端运动会所及写字楼等,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更好地缓解里程焦虑。


eDrive架构理念,创新驾驶辅助系统。首先是宝马 i3的eDrive,它包括由宝马研发和生产的,具有及其敏捷特性的电机;创新型电池技术以及智能化的发动机管理系统。电机可直接从静止状态达到最大的扭矩,并能够迅速不间断的加速,从起步直到最高车速。其次是Life Drive架构理念,Life Drive由两个垂直分布的独立模块组成。Drive模块是一个铝制底盘。它构成稳定的框架。将电池、驱动组件和底盘组件系统以及结构上和基础性事故保护功能融合于独特的高强度轻质单体结构中,并具有结构上和基础性事故保护功能。BMW i3的驾驶者辅助系统有诸多创新,例如交通堵塞辅助系统、驻车辅助系统或带制动功能的行人警告辅助系统以及针对纯电动驱动技术调校的专门调校的宝马互联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安全、便捷、高效、人性化、智能化。此外,在360°ELECTRIC框架下针对电力机动性需求特别开发的导航服务对宝马互联驾驶进行了补充。每辆宝马 i3均标配有一张SIM卡和一套导航系统。


设计感前卫,智能程度高。宝马 i3设计前卫、极具未来感,宝马i系列车型专属的配色方案让BMW i3极具辨识度,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富有特点的车身侧面设计和大尺寸的车窗让座舱更显轻盈、通透。采用U形LED光源的前大灯和与后备箱盖融为一体的尾灯则让整车的科技感得到了更完整的诠释。宝马i3的内饰设计采用了大量桉木和天然纤维,无处不体现着这款电动车型的环保精神。宝马i3升级款提供多种前卫的车身颜色和内饰搭配,为追求独立和个性的消费者提供专属方案。宝马 i3升级款客户可以通过“BMW云端互联”APP尽享智能互联生活。BMW云端互联是豪华汽车市场功能最丰富的“一站式”个人数字化出行智能伴侣。提供包括“旅程管理”、“车辆服务”、“高档出行服务”以及“生活方式及娱乐服务”四大类别的功能,让汽车无缝连接至个人生活。比如,使用“从多种终端发送兴趣点至车辆”功能,轻松开启车辆导航;一键连接经销商预约保养服务;还有一系列针对新能源车的独特功能,如查看充电状态、查找充电桩、远程开启空调等等。



雷诺Zoe:畅销爆款,连续两年蝉联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冠军。雷诺是纯电动出行领域的开拓者以及欧洲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该品牌在法国尤其受欢迎,占法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48.1%。雷诺Zoe是一款经济型电动汽车。雷诺Zoe的定位是城市通勤车,满足了喜爱小型车又崇尚环保的欧洲人。雷诺Zoe的续航里程为240KM,在欧洲售价大约15,000欧元左右,根据所售国家不同售价略有调整。雷诺Zoe 2015年在欧洲销量达1.85万辆,Zoe 2016年在欧洲销量突破2万辆,2017年上半年度销量已达1.2万辆。



外观设计与内部环境,豪华与技术的统一。车子最为吸引人的特点便是雷诺Zoe独具特色的车顶。由于采用了4鸥翼式车门设计,雷诺Zoe的车顶被分为4块,所有车门全部打开后,可以实现后半部车顶全部掀起。车身长3.45米,既实用又具有多功能性:专为城市使用而设计的开放式创新面板,十分便于进入和装载,尤其是在空间局促的都市。两块玻璃顶板内嵌有发光二极管,驾驶舱明亮,方便司机夜间驾驶。


变更传统电动车出售概念,推出租赁电池组形式。动力系统为锂电池配电动机,充电时间约6至8个小时;另外一种是急速充电,只要30分钟就可以充满80%的电池,完全满足城市通勤需求。顾客不必购买电动车电池,只需每月租用电池组即可驾驶电动车。雷诺Zoe所用的电池组是以租赁形式交付购车人使用的,每月费用79欧元,因此不必担心电池寿命问题,也不用负担保养费用,用坏了可去雷诺电站置换新电池。



比亚迪唐:位居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国际排名雄踞Top5。比亚迪唐的畅销原因首先来自于市场高水准队公关团队的公关来抢占市场。作为542战略的一部分,唐是承前启后的一款产品,之后所有产品均以唐命名。另外,比亚迪唐通过新的概念来吸引眼球,比亚迪唐的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四驱,百公里油耗2L。其云系统走在了行业前沿。唐的车主主要集中在30-39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且这个群体对车更为注重性价比,因此对于配置、空间、油耗、动力等等都有较高的需求,比亚迪唐基本都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542战略序幕拉开,新国货品质代表。比亚迪唐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百公里加速最快的SUV,唯一一个电四驱的SUV,纯电动续航里程最长的双模。SUV,价格百万级SUV里面领导百公里加速最快的一款车,3.5T以内的领导百公里加速最快的SUV。像比亚迪这种坚持自主研发、积累了核心科技的企业,已逐步过渡到“好用”的阶段,成为“新国货”的品质代表,也因此,迅速聚拢了一批敢于积极为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代言的精英消费群体。


全球首款三擎四驱双模新能源汽车,内饰与车机体验堪比高级别豪华车。唐实现了百公里加速4.9秒、极速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动力方面,唐搭载了由2.0T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和前、后两台高功率电动机组成的“三擎四驱双模”混合动力系统。外观方面,比亚迪唐将标配LED日间行车灯、HID氙气大灯、双排气管、18寸双色铝合金轮圈、车顶行李架、智能感应迎宾灯等。其中豪华型和尊贵型没有配备门带迎宾灯的槛踏板但却配备了大灯高低调节。外观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设计感,它有众多国人喜欢的元素。它豪华的点在与堆砌配置,小到电动调节方向盘,细腻厚实的皮革座椅和全景摄像头等等,在部分豪华品牌的高配车上才能看到的配置,在唐上面竟然成了标配。宽敞的空间是唐上面的一个很大优势,同价位中整体空间算是数一数二。外观够虎气、前卫;内部配置足够丰富;配置功能很为用户着想;空间宽敞、灵活。



3.8.3. 新能源2.0时代车型


2017年新上市新能源车型众多,以几款明星车型为代表,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新产品无论从参数方面还是造车工艺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明星车型品质提升明显。类型方面,5款车型中仍旧以BEV为主,分布在轿车和SUV两类车型,轿车以A级为主。续航里程方面提升尤为明显,300多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出行要求,另外最高时速以及百公里加速也有长足的进步。电池容量以北汽EU400最大,为54.4kWh,交流慢充时间普遍在7小时左右,雪佛兰Bolt在充电时间控制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大幅减少充电时间,达到2个小时就能完成充电。电池类型仍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电机类型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北汽EC180搭载北汽新开发的交流异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拥有结构紧凑简单的优势,而且不用耗费价格昂贵且不稳定的稀土。


三电供应商方面,自主车企在电机和电控方面开始进一步自主研发。在EU400和EC180配备的电机和电控上都使用了由自己研发的技术。除此之外,电池供应商目前国内主要以宁德纸袋和国轩高科为主,电机供应商帝豪EV400与精进电动合作开发,荣威ERX5则选择了华域电动;电控供应商除北汽自主研发以外,吉利和上汽的合作供应商都是联合电子。另外,国外新车型雪佛兰Bolt在三电方面选择的供应商都是韩国企业LG。



帝豪EV300:吉利精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蓝色战略的首款车型。2017年3月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指导价区间为19.48-21.58万元,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双重补贴,以北京为例,补贴后售价为12.88-14.98万。配备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和线下网点。充电站除了4S店和公用充电桩之外,还有吉利专属充电站;吉利在全国共布局176家线下网点,并且从中挑选优质经销商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售网点,保障售后保养与维修。2017年五月销量为2155辆,连续数月夺得销量冠军。


帝豪EV300是帝豪EV的升级款,续航里程增加至300公里。同时,EV300以吉利蓝色战略作为支撑,采用特斯拉同款三元锂电池,可实现60公里/小时匀速状态续航360公里;充电方面:新车将配备的ITCS电池控制系统,具备“动力电池低温预热功能”,实现在-20℃快速充电,-30℃车辆仍可正常使用,新车的慢充模式将提高充电功率,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为7小时,快充模式下45分钟电量即达80%。


外观设计承袭吉利原有风格,安全性能得到优化。外观设计上,帝豪EV300没有太大的改变,造型设计上都采用了吉利3.0时代的家族式设计,在水滴涟漪回字纹上格栅,注入回纹元素的下进气格栅以及内饰上都有相似之处。内饰和空间方面追求实用性,中控触摸屏操控区域新增导航、多媒体等快捷操作按键,前后排座椅空间加大以及超大680L后备箱,为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帝豪EV 300搭载全新博士第九代ESP系统,搭配6安全气囊、TPMS胎压监测系统,车身设计遵循N-CAP五星碰撞安全标准,采用超高强度钢材,整车安全性得到提升。



荣威ERX5:全球首款纯电动互联网SUV。2017年6月荣威ERX5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官方指导售价为27.18-29.68万元。在享受完国家和地方(以上海为例)双重补贴后的售价为19.88-22.38万元。荣威ERX5因为外型设计与荣威RX5相同而有客户知名度。


荣威ERX5承载中国高水准的新能源科技。作为一台纯电动车,新车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25km,并支持快充技术。在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85kw,扭矩255N·m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了宁德时代的48.3kwh三元锂电池,快充需要40分钟可充电80%。荣威ERX5使用上汽绿芯新能源科技,续航表现最大能够达到425km,工况续航里程为320km,驱动系统效率极高,同时配以整车低风阻、低滚阻设计,将百公里能耗降到15kwh。EDS电驱动系统、VCU智能高效电控系统和ESS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这三大技术提升了整车性能。


内外饰与普通版RX5风格保持一致,未来配套服务将更加完善。新车采用了荣威品牌最新的“律动”设计语言,内外饰方面,ERX5与普通版车型的风格基本一致,但对诸多细节进行了调整。中控布局简洁,中央10.4英寸液晶屏幕,并拥有诸多纯电动专属功能,如充电桩智能推送、支付宝智能缴纳停车费等;插电版ERX5主要对应的还是以上海为主的限牌城市,未来纯电版ERX5则主要对应北京市场。上汽新能源还为其新能源车型配备“安悦充电”项目,为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现全国已建设近6000根充电桩,并且全部接入互联网运营平台,可以通过手机APP查找和支付。



北汽EU400:续航可达460公里,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大突破。2017年6月,北汽新能源EU400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22.49万元,补贴后售价为15.89万元。该车可视为现售EU260升级版车型,其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360km,另外在60km/h等速行驶工况下,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60km,续航里程领先于大多数车型。


北汽新能源独有的e-Motion Drive超级电驱技术,为EU400带来更好的性能。动力方面,新车搭载最大功率为100kW(136PS)的永磁式同步电机,54.4kWh三元锂电池组能为新车提供超过360km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而在60km/h等速行驶工况下,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60km。新车提供两种充电模式可选:在快充模式下,仅需48分钟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在慢充模式下,充满100%电量则需要9-10h。在电池保护方面,EU400在经历2000次充放电后,电池衰减度低于20%。


延承北汽新能源轿车系列的整体设计风格,安全性提升,成本更低。内饰方面,新车配备一款9英寸液晶屏幕,车内多处采用蓝色线条装饰,并配备旋钮式换挡机构。此外,新车还配备手机APP远程控制/远程信息查询、微信平台充电状态查询以及i-Link车联网系统。EU400的用车成本仅为同级燃油车的1/6,维修保养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3。EU400接受了多达379项涉及整车、电池验、电机等项目的验证,整车验证时长达100万公里,电池包验证时长达10万个小时。底盘以及车身设计使整车具有重心低、转弯侧倾小的特点,使其拥有同级车型不具有的安全性优势。



北汽EC180:全球销量前十的入围车型。EC180是北汽新能源首款全面正向研发的纯电动车型,定位于小型跨界。于2017年1月上市,指导价格分别为15.18和15.78万元,除了享有国家(3.6万元)和地方补贴(1.8万元),北汽新能源官方还提供了4.8万元的厂家补贴,补贴后价格分别为4.98万元和5.58万元。价格优势以及北京市场的地域优势使其获得2017年4月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并蝉联3个月的销量第一,2017年前六月累计销量已达1.79万辆。


动力性能方面在同级车型中较为突出。动力方面,EC180搭载最大功率为41马力、峰值扭矩为140N·m的电动机,配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最高时速可超过100km/h,最大续航里程为180公里,在NEDC工况续航下EC180续航里程为156公里,满足市内短途出行。而充电方面,EC180只支持慢充,车辆能够接受的最大充电能量为250V/16A。除可以直接使用公共慢充桩充电之外,还可以使用随车附赠的“随车充”使用家用电源为车辆进行充电。在充电速度方面,至少需要7小时才能完成充电。


全新的设计语言,外观颠覆现有车型设计。首先在安全性能方面,EC180具有54%高强度钢车身,标配ABS+EBD,电池经过七重极限实验使得整车更安全,核心部件有8年/15万公里质量担保使维修费用进一步降低;其次在驾驶方面,旋钮式换挡,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极自动变速,坡道辅助,专业纯电汽车底盘,智能人车互联解决方案都是目前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此外,在内饰方面,EC180的中控台造型简洁,以实用为主,高配车型配备的8英寸大屏幕功能较为全面,支持百度CarLife手机映射功能。最后,新车还配备有多功能方向盘、倒车雷达/影像、双色的仿皮+布料拼接座椅。其简洁的设计风格以及价格优势未来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求。



雪佛兰Bolt:唯一获得了2017北美年度车型称号电动车。官方续航里程为383公里。雪佛兰Bolt的起售价格是36620美元。2016年雪佛兰Bolt在美国的销量可喜,但2017年从销量表现上看却并不尽如人意,2017年的前五个月的全球累计销量为7592辆,销量的走低迫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延长了雪佛兰Bolt电动车在密歇根工厂的停产时间,以求控制在美未售汽车的库存积压。


雪佛兰Bolt续航里程比肩特斯拉,成为最大亮点。该车续航里程超过380公里,在动力方面,搭载一台最大功率203马力(149kW),峰值扭矩为360N·m的电机,电池则采用最大容量60kWh的LG电池,雪佛兰Bolt 0-100km/h的加速时间不到7秒。新款Bolt采用了全新的富镍锂离子NMC(镍锰钴三元材料)化学电池组设计,Bolt的电池包总共有288个电芯组成,成组方式3P96S。电池包的质保为8年/10万公里,电池的衰减官方给出的范围为10~40%(8年),在8年保修期内,电池容量可能会有10-40%的衰减,动力电池的容量大幅衰减将缩短车辆本身的续航里程,这成为本车的缺点之一。


雪佛兰Bolt整车造型较为流畅,更加注重实用性。雪佛兰Bolt采用雪佛兰最新的家族式前保险杠设计,封闭式进气格栅,车前大灯与侧面车窗边框使用了连通式的设计,搭配尾部的悬浮式车顶造型。在内饰方面:车内空间较大,中控配备了10.2英寸的控制显示屏,并且支持谷歌Android Auto和苹果CarPlay车载系统。雪佛兰Bolt可以用240伏的充电装置在2小时内增加8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快速充电装置下半个小时内,续航可提升到144公里。雪佛兰计划未来基于Bolt纯电动车打造SUV车型,但是电池容量衰减将使其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丰田Prius Prime:丰田的第一款PHEV旗舰车型。2016年正式发布,普锐斯Prime以第四代普锐斯为原型,基于TNGA平台打造,最大的亮点在于混动系统性能方面的提升。2017年前六月丰田普锐斯Prime夺得PHEV车型全球销量冠军:得益于日本和美国市场,今年上半年,普锐斯Prime共售出26,867辆。


普锐斯Prime动力性能与续航里程得到较大提升。首先,普锐斯Prime搭载一套插电式混动系统,该系统由1.8L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纯电动模式下采用8.8kWh的锂电池组进行驱动,最大续航里程为35km,最高时速为135km/h,发动机的总输出从37KW增至68KW。这也是电力最高速度提高的原因之一。此外,使用一般240V民用电源,5.5小时便可将普锐斯Prime的电池充满。混动模式下新车的平均油耗仅为1.4L/100km。丰田普锐斯Prime与第一代普锐斯相比,续航里程由180km变为350km,时速即可达到135km。


在外观设计Prime相较于四代更加激进。前脸呈X型,搭载全新LED前大灯,车头两侧为竖立的LED日行灯,车身侧面采用了前冲式的腰线,车尾采用了贯通的尾灯,整体外观风格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变。内饰方面,新车沿用第四代普锐斯的设计风格,中控台升级为11.6英寸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并且集成了空调、导航等一系列系统。插电混动系统、低油耗以及突出的动力性能都将助推其获得更大市场。



宋DM:作为混动双模SUV,定位于全擎全动力车型。宋DM于2017年4月份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21.59—24.59万元,补贴后宋DM的实际支付价是16.99—19.99万元。首批1万名用户各1万元的电费,可充16600度电,行驶超过8万公里,这相当于5年的开车行驶里程。宋DM突出的动力性能以及外观设计使其成为7月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冠军,单月销量5069辆。


动力性能优越,超越同级别SUV车型。比亚迪作为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为宋DM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在混动模式下,1.5TI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前后电机,以及缸内直喷发动机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333kw,最大扭矩740N·m,相当于一台5.5L排量燃油车的动力输出,百公里加速仅为4.9s;其次,新车的百公里油耗1.4L,纯电续航可以达到80km,荣威eRX5仅为60km;此外,电池容量为16.9kWh,电池类型为三元锂电池,提供6年15万公里电池质保,3.3kw(220V)壁挂式充电盒充满需5个小时。性能方面优于同等价位的SUV车型。


内外饰设计凸显时尚元素,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全车采用双色车身、双色轮毂、双排气管的设计风格。内部设计智能化突出,其中配有8英寸中控大屏,搭载开放式CarPad安卓系统,真正做到智能互联。另外,宋DM还配有360°全景影像、PM2.5绿净系统、遥控驾驶、云服务等众多豪华车型才有的高科技配置。在安全性方面,电池热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应对高温天气,增强行驶稳定性,也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全时电四驱的响应速度更快,能够及时有效地防止爆胎、制动失灵、侧翻等突发危急状况,配备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实时数字式胎压监测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陡坡缓降以及四门防夹功能,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



3.9. 小结


政策+技术双保障,动力电池性能加速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追求更长续航里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与政府的政策及激励密切相关。各国技术路线图的发布为动力电池发展指明了方向,辅之补贴等激励政策以推进,自上而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致力于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随着各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不断进化,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由100Wh/kg提升到200Wh/kg。不止步于此,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研发也在持续突破,量产之日步步临近,能量密度提高至400Wh/kg甚至500Wh/kg以上已不遥远。


整车成本:有望显著下降,车企加速控成本。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超级电池厂的规模效应渐显,电池成本有望显著下降。得动力电池者得整车,未来新能源汽车成本竞争无疑将加剧,因此国内外车企提前加速布局。特斯拉、大众等国外主流车企降成本已取得成效,目标更为激进。国内车企起步相对晚,基础较差,因此上汽选择与锂电龙头CATL合作,北汽新能源、吉利等自主品牌以及上汽通用、戴姆勒等合资/外资品牌则加速布局电池厂,一体化生产加强成本控制。


纯电平台:打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车,车企陆续推出全新电动平台。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短期来看,基于原有平台的改装成本更低,可能更具经济性,但从中长期来看,则会局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开发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在战略上是最佳的选择。大众计划2020年推出基于全新电动平台MEB设计的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雷诺日产等也已启动纯电平台的开发。国内方面,吉利、北汽新能源、江淮等也将推出全新新能源平台。


销售服务:体系搭建逐渐完善,为新能源全速前进保驾护航。从战略上来看,目前各大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均已进行针对性布局;从进展上来看,服务体系尚处于搭建过程中,部分环节尚处于摸索阶段,如电商销售、线下经销渠道、“互联网+”售后等;从车企来看,不同车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尤以北汽、知豆、广汽传祺等较为突出。


充电设施及技术:充电桩数量快速增加,充电技术不断突破。根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20万辆,“车桩比”接近4:1;国内公共充电桩达到17万个,私人类充电桩13万个,二者合计超过30万个。快充时间只需10-30min,国内吉利、广汽等车企的快充技术已较为成熟。无线充电技术不断突破,价格将随技术成熟、量产和竞争加剧不断下降。目前首个乘用车无线充电系统已发布。


综上所述,从造车到销售再到售后,质变已渗透到新能源汽车的各个环节,而后便可撬动需求。


消费者反映新能源汽车需求日益增强。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中,购买价格、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最为突出。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市场洞察调研报告》,新能源乘用车接受度逐年提高,纯电动汽车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混动;新能源车主期待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车主和高端车主尤甚;消费者愿意为新能源车支付的溢价金额显著提升。


2017全球销售端明显加速。国内,新能源乘用车2017年上半年快速回暖,1H17累计16万辆/+31%,并且销量保持逐月上升趋势,增长势头良好且速度极快。国外,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呈平稳增长,2017年前5月累计销量达到34万辆/+46%,每月销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均有增长。此外,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明显加速,2017年上半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的增幅均较大。


从1.0时代到2.0时代,明星车型品质提升明显。2017年新能源新车型众多,以几款明星车型为代表,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新产品无论从参数方面还是造车工艺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续航里程方面提升尤为明显,已达300多公里;最高时速以及百公里加速也有长足的进步。电池容量以北汽EU400最大,为54.4kWh;雪佛兰Bolt充电时间控制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将7小时的交流慢充时间缩短至2个小时。电池类型仍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电机类型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北汽EC180搭载北汽新开发的交流异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拥有结构紧凑简单的优势,而且不用耗费价格昂贵且不稳定的稀土。


供给匹配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撬动在即。从国内外历年推出的纯电动汽车车型的续航里程和价格来看,我们发现续航里程逐年显著提升,相比之下价格变化似乎并不理想。眺望未来,超级电厂的出现将使得电池生产的规模效应尽可能放大,进而使得电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我们大胆预计接下来几年价格将明显下行,达到与传统燃油汽车一致甚至于以下的水平指日可待。而技术突破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将不断提高,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逐渐跟进,续航里程将持续上扬。同时,我们还相信快充技术有望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0min以内,未来当无线快充和动态充电投入商用时,新能源汽车在十余分钟内或在行驶道路上便可完成充电,便捷程度甚至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供给端加速改善,与需求端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撬动乃至普及还会远吗?


4. 投资建议



在Model 3和中国双积分的双重压力下,全球车企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量变撬动质变,质变撬动需求,并且产生车型产品、地域、车企等结构上的变化。


4.1. 供给改善节奏加快:量变已然发生 终将推动质变


2017年新能源新车型大爆发,备战2018年。不论是新增车型数量还是新增车企数量,2017年均大幅增长,表现远远强于往年。2017年新增车企29家,新增新能源车型数量达162款,其中BEV新增111款,PHEV新增51款,两者合计新增162款。根据目前的披露情况,2018年将新增新能源车型46款,其中BEV和PHEV分别新增23款和19款。分车企类型看,自主车企普遍积极,新能源车型数量相对而言更为丰富。2017年自主车企新增新能源车型112款,其中BEV新增88款,PHEV新增24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和合资车企也在明显加快节奏。2017年合资和外资新能源车型分别新增16款和36款。从车型结构看,自主车企主要发力BEV,合资车企偏向于PHEV,外资车企则两者均衡发展。


海外车企加速转型,自主龙头目标远大。根据全球各车企发布的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规划,到2025年,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销量合计将达到1,215万辆-1,335万辆,计划推出的新能源新车型达200款以上,而中国则成为各车企重点布局的市场。外资主流车企均将新能源车视为重点发展方向,纷纷制定战略方针,尤以大众和丰田转型加速最为明显。自主方面,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上汽乘用车等的销量和车型数量领先优势明显,目标更为激进。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汽车以及上汽乘用车合计产销预计将达350万辆,新车型数量将多达60款以上,兼顾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覆盖各新能源细分市场。


各车企百舸争流,角逐中国市场。大众规划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00万辆/年,中国市场占比2/3;并且计划2020年前向中国市场引入13款新能源汽车,2020年后继续投放基于全新MEB平台打造的4款I.D.系列纯电动汽车。通用拟于2020前在华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宝马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15%-25%;丰田则调整战略发力纯电动,到2050消除发动机车型,HEV和PHEV占七成,FCV和EV占三成;福特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销量的10%-25%,未来全系车型都将引入中国;沃尔沃自2019起只推出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销量达100万辆。北汽新能源将采用双品牌战略推出18款全新纯电车型,2020目标销量50万辆;比亚迪2020年新能源目标销量60万辆,覆盖各细分市场。吉利则规划2020节能+新能源销量180万辆,占比90%。


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量变已然发生。从行业层面看,不论是新增车型数量还是新增车企数量,2017年均出现大幅增长,表现远远强于往年,备战2018年的意图明显。从车企层面看,海外车企此前在新能源的发展上较为犹豫,今年年初以来转型明显加速,规划的车型投放量和销量目标大幅增加;自主车企具备先发优势,新车型的推出循序渐进,销量目标更为远大。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竞争,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量变已然发生。


4.2. 供给改善节奏加快:质变撬动需求 供需日益匹配


政策+技术双保障,动力电池性能加速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追求更长续航里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与政府的政策及激励密切相关。各国技术路线图的发布为动力电池发展指明了方向,辅之补贴等激励政策以推进,自上而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致力于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随着各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不断进化,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由100Wh/kg提升到200Wh/kg。不止步于此,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研发也在持续突破,量产之日步步临近,能量密度提高至400Wh/kg甚至500Wh/kg以上已不遥远。


整车成本有望显著下降,车企加速控成本。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超级电池厂的规模效应渐显,电池成本有望显著下降。得动力电池者得整车,未来新能源汽车成本竞争无疑将加剧,因此国内外车企提前加速布局。特斯拉、大众等国外主流车企降成本已取得成效,目标更为激进。国内车企起步相对晚,基础较差,因此上汽选择与锂电龙头CATL合作,北汽新能源、吉利等自主品牌以及上汽通用、戴姆勒等合资/外资品牌则加速布局电池厂,一体化生产加强成本控制。


打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车,车企陆续推出纯电平台。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短期来看,基于原有平台的改装成本更低,可能更具经济性,但从中长期来看,则会局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开发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在战略上是最佳的选择。大众计划2020年推出基于全新电动平台MEB设计的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雷诺日产等也已启动纯电平台的开发。国内方面,吉利、北汽新能源、江淮等也将推出全新新能源平台。


新能源全速前进,销售服务保驾护航。从战略上来看,目前各大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均已进行针对性布局;从进展上来看,服务体系尚处于搭建过程中,部分环节尚处于摸索阶段,如电商销售、线下经销渠道、“互联网+”售后等;从车企来看,不同车企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尤以北汽、知豆、广汽传祺等较为突出。


充电桩数量快速增加,充电技术不断突破。根据中国充电联盟(EVCIPA)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20万辆,“车桩比”接近4:1;国内公共充电桩达到17万个,私人类充电桩13万个,二者合计超过30万个。快充时间只需10-30min,国内吉利、广汽等车企的快充技术已较为成熟。无线充电技术不断突破,价格将随技术成熟、量产和竞争加剧不断下降。目前首个乘用车无线充电系统已发布。


综上所述,从造车到销售再到售后,质变已渗透到各个新能源汽车体现的各个环节,而后便可撬动需求。


消费者反映新能源汽车需求日益增强。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中,购买价格、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最为突出。根据尼尔森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市场洞察调研报告》,新能源乘用车接受度逐年提高,纯电动汽车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混动;新能源车主期待续航里程进一步提升,纯电动车主和高端车主尤甚;消费者愿意为新能源车支付的溢价金额显著提升。


全球销售端2017明显加速,开启新能源2.0时代。国内,新能源乘用车2017年上半年快速回暖,1H17累计16万辆/+31%,并且销量保持逐月上升趋势,增长势头良好且速度极快。国外,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呈平稳增长,2017年前5月累计销量达到34万辆/+46%,每月销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均有增长。此外,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明显加速,2017年上半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的增幅均较大。


从1.0时代到2.0时代,明星车型品质提升明显。2017年新能源新车型众多,以几款明星车型为代表,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新产品无论从参数方面还是造车工艺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续航里程方面提升尤为明显,已达300多公里;最高时速以及百公里加速也有长足的进步。电池容量以北汽EU400最大,为54.4kWh;雪佛兰Bolt充电时间控制方面有进一步的突破,将7小时的交流慢充时间缩短至2个小时。电池类型仍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电机类型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北汽EC180搭载北汽新开发的交流异步电机,相比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拥有结构紧凑简单的优势,而且不用耗费价格昂贵且不稳定的稀土。


供给匹配需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会远吗?从国内外历年推出的纯电动汽车车型的续航里程和价格来看,我们发现续航里程逐年显著提升,相比之下价格变化似乎并不理想。眺望未来,超级电厂的出现将使得电池生产的规模效应尽可能放大,进而使得电池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我们大胆预计接下来几年价格将明显下行,达到与传统燃油汽车一致甚至于以下的水平指日可待。而技术突破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将不断提高,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逐渐跟进,续航里程将持续上扬。同时,我们还相信快充技术有望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0min以内,未来当无线快充和动态充电投入商用时,新能源汽车在十余分钟内或在行驶道路上便可完成充电,便捷程度甚至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供给端加速改善,与需求端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会远吗?


4.3. 投资建议:上中下游 各有千秋


4.3.1. 下游:未形成龙头 关注爆款车及其产业链

在Model 3和中国双积分的双重压力下,全球车企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量变撬动质变,质变撬动需求。目前全球主流车企将从2H17起开始大规模投放全新新能源车型,供给端量的增加将伴随并加速质的改善,将有效撬动需求,加速明星车型的产生和增加明星车型的数量。预计2018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的一年,但目前仍是预期低点。预计中国2017/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分别为53万/86万辆,YoY+63%/+64%;2020年188万辆。预计全球市场2017/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16万/181万辆,YoY+54%/+56%;2020年373万辆。同时产业结构上,未来市场将以中美为主,欧日跟随,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形成绝对意义上的龙头车企,自主、合资、外资、新兴车企都处于千军迸发的状态。


建议把握新能源乘用车爆款车(A00、热销油车电动版、豪车)及其产业链机会(特斯拉、北汽、上汽、吉利)。推荐:


1) 特斯拉产业链供应商:拓普集团、国机汽车、旭升股份


2) 新能源汽车优质零部件供应商:奥特佳、银轮股份、三花智控、亿利达、安洁科技、宏发股份;建议关注:法拉电子。


(三花智控、亿利达由天风证券研究所家电组覆盖;安洁科技由电子组覆盖;宏发股份由电子组与电新组联合覆盖。)


4.3.2. 中游:一家独大与群雄逐鹿并存


中游龙头已逐渐成型。近两年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计划激进,新老厂商都提出了庞大的扩张计划,中端市场群雄逐鹿的状态将推动动力电池技术与成本的快速进步。从出货量角度看,行业集中提升的趋势显著,CATL已具备龙头特征,与其相关企业是最值得关注的产业链。其它企业仍旧你追我赶,胜负难分,包括即将独立出动力电池业务的比亚迪,已经闯出一片天地的国轩高科、沃特玛、力神、国能、亿纬锂能等,以及最近势头正劲的银隆新能源、孚能电池,强势进入的力信能源、欣旺达等。建议关注CATL产业链,推荐:

先导智能、杉杉股份、国轩高科;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江苏国泰。


(先导智能由天风证券研究所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杉杉股份、国轩高科由电新组覆盖。)


4.3.3. 上游:竞争最充分稳定 龙头显著受益


中长期而言,上游是最确定的环节。上游材料环节从产业趋势来讲竞争格局是最充分稳定的,不会出现中游下游更新换代、产业升级的剧烈变化过程。长期来看,碳酸锂供给有序释放与下游放量需求匹配,或将继续支持价格高位稳定;钴的供给趋于刚性,高镍化带来单位用量减少,钴成本占比降低亦可打开上涨空间。这些都是格局很稳定的行业,需求大增后,龙头将最受益。推荐:

威华股份、江特电机、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雅化集团、诺德股份、华友钴业;建议关注:洛阳钼业。


(除洛阳钼业外以上7只标的由天风证券有色组覆盖。)




5. 风险提示

各国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出现反复、动力电池性能提升速度低于预期、动力电池成本下降速度低于预期等。


感谢实习生郑青青对本报告的贡献。


相关声明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系列报告二:量变质变 撬动需求快马加鞭》

对外发布时间

2017年09月02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崔琰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6100005




天风证券汽车团队,专注汽车行业投资研究,提出汽车四化(电动化、电商化、智能化、共享化),关注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智能汽车、车联网等领域,希望通过研究为汽车产业与投资贡献力量。欢迎汽车相关产业的专家、投资人与媒体添加微信cathycuiy并关注公众号“琰究汽车”,进行资源对接与共享。


相关报告

新能源汽车系列深度报告

《140页/10万字鸿篇巨制!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系列报告一:双轮驱动 车企转型号角已响》,2017.08.31

《特斯拉:新王朝与旧时代——新能源汽车全球共振系列报告》,2017.07.04

《50页重磅电动物流车深度报告:蛰伏之后,蓄势待发!》,2017.01.04

《新能源汽车购置指南 摇号拍牌再无忧~》,2016.12.31

《混沌中酝酿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专场》,2016.12.18

《TA们的秀场 我们的前瞻——2016广州车展 等你们来!》,2016.11.18

《从一门心思 到两手准备——丰田新能源路线改弦更张标志全球电动化路径确立》,2016.11.10

《路线图明确阶段任务重点 未来仍需关注实现路径和格局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系列点评一》,2016.10.27


自主崛起+自主共振系列深度报告

《汽车的巨变: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 》,2017.05.14

《宁波高发:携手雪利曼构建智能网联生态 期待外延再布局》,2017.03.14

《复刻手机 汽车再造自主崛起最强音 ——“自主崛起”系列深度报告四》,2017.02.26

《收购宝信发挥协同效应增值服务实现流量变现—广汇汽车(600297)深度报告,2017.02.22

《上汽集团:荣威i6将黑科技进行到底 上汽自主强力新品》,2017.02.20

《拓普集团:跟随吉利设立瑞典研发中心 这就是自主共振!》,2017.01.23

《江淮汽车:多元化合作 产业链整合 打造未来新能源汽车龙头》,2017.01.04

《天风汽车17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新征途》,2017.01.01

《自主品牌的第三次扩张潮来自时代的引力 ——“自主的共振”整车系列报告二》,2016.12.18

《新的征途—汽车行业2017年策略》,2016.12.14

《齿轮上的群落演替——“自主的共振”汽车零部件系列深度报告之变速器》,2016.11.24

《混战已经来临?!——从长城WEY看自主品牌向上突围》,2016.11.17

《未来即现在 你的就是我的——吉利产业链史上最深度解析报告》,2016.10.20


新股系列深度报告

《新股系列报告八:特斯拉产业链舍我其谁-旭升股份》,2017.07.01

《新股系列报告七:多元化客户策略+多区域渗透布局维持业绩增长-钧达股份》,2017.05.09

《新股系列深度六:多区域布局+双核心业务驱动 业绩增长提速在即-金麒麟》,2017.04.06

《新股系列深度五:新一代汽车零部件的新坐标-新坐标》,2017.03.27

《新股系列深度四:合资战略定基调 公司优享市场增长红利-常熟汽饰》,2017.03.05

《新股系列深度三: 自主崛起引路 自主共振筑梯-新泉股份》,2017.03.05

《新股系列深度二:国内动力总成润滑龙头 IPO夯实主业稳增长 — 圣龙股份》,2017.02.17

《新股系列深度一:自主崛起引动上游市场 或迎业绩高增长期 — 常青股份》,2017.02.15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
《你是车的眼,带我领略未来的汽车——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二》,2017.03.14

《在变革中腾飞——智能网联汽车专场》,2016.12.18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八:特斯拉推完全自动驾驶 关注感知+执行端》,2016.10.24

《最全面/最干货的智能网联汽车百页PPT 把握汽车变革中的机会之智能网联汽车》,2016.9.12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七:北京车展-智能化、电动化是最大亮点》,2016.05.04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六:云意电气-汽车核心电子龙头整装待发》,2016.04.07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五:特斯拉Model 3发布超预期-- 电动车大众化:特斯拉将成为下一个苹果》,2016.04.05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四:亚太股份-制动系统龙头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圈》,2016.03.11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三:万安科技-主业稳定增长积极布局智能汽车》,2016.02.29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二:产业倒逼政策放开汽车智能化加速》,2016.01.19

《智能汽车系列深度报告一:2016年CES前瞻:颠覆汽车的盛宴》,2016.01.03


特斯拉系列深度报告

《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二:从特斯拉观汽车智能化,智能驾驶爆发在即》,2016.06.24

《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一:电动与智能齐飞Tesla浪潮来袭》,2016.06.23


本文为天风证券研究所汽车研究团队出品

如需转载,请和天风证券汽车组联系

文中投资推荐仅供机构投资者参考,具体以报告为准

详细报告或路演需求请联系研究员或对口销售经理



团队成员

崔琰/首席分析师(手机:158-0086-5715 / 微信:cathycuiy)

天风证券 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经济学硕士,7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央视财经频道特邀嘉宾,曾任民生证券汽车组负责人、国金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2016年加入天风证券,获2016年水晶球汽车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14年新财富汽车行业最佳分析师入围。专注自主品牌以及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商化)研究,在行业变革中深挖投资机会。


张程航/研究员(手机/微信:188-0190-5945)

天风证券 汽车行业研究员

哥伦比亚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2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莫尼塔(上海)1年工作经验,负责先进制造板块研究;2016年加入天风证券,覆盖新能源汽车与乘用车板块。


周沐/助理研究员(手机/微信:136-3644-2183)

天风证券 汽车行业助理研究员

波士顿学院 金融学硕士,1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美国精品投行制造行业并购重组项目经验;2016年加入天风证券,覆盖乘用车与汽车后市场板块。


娄周鑫/助理研究员(手机/微信:173-2113-8343)

天风证券 汽车行业助理研究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金融学硕士,新能源汽车实习经历,2017年加入天风证券,覆盖部分汽车零部件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