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佛教建筑

【解读】极尽繁华 不过一抹细砂——藏传佛教的坛城

佛教建筑  · 公众号  ·  · 2019-01-04 07:07

正文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

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流中。

坛城:梵文的音译为曼陀罗,藏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之意。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

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藏语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 之意。在汉译时,坛城还有曼陀罗、坛场等不同的音译和意译。

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

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陀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塑绘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

坛城是所谓"治"的象征 ,"治"的反面就是"乱"。恶劣的天气,身体的疾病,荒凉的土地,野蛮民族,异教徒之国,这些都是"乱"。

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

按照此信仰,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是根据一个坛城形象的原始结构而塑造成的,此结构人肉眼看不到。

比如说西藏就是一个坛城形象,以拉萨为中心,雪山环绕四周。同样拉萨也是一个坛城,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大昭寺自己又是一个坛城,以主祭坛为中心。

坛城是藏传佛教修炼者不可少的工具,它蕴涵着世界的所有原理。坛城也是做法的工具,用以呼唤鬼神。

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

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

它们大都以唐卡、壁画形式出现,在寺院的各殿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都绘有精美的坛城。绘制坛城时必须尊奉固定的格式,造像的规格尺度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改动以免降低其神圣性。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其形式多样,大都以唐卡、壁画形式出现,在寺院的各殿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都绘有精美的坛城。

就其平面可分为4种,即大坛城、三昧耶坛城、法坛城和羯磨坛城。 其中, 大坛城 以青、黄、赤、白、黑5种颜色,总集诸尊之坛城及其诸尊的形体,一一描绘诸尊。

这5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 三昧耶坛城 ,不直接绘画诸尊的形象,而只是描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如金刚杵、刀剑等,故以此直接诸尊的本誓念愿;

法坛城 ,主要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义理,表示诸佛、菩萨种子文字的坛城,故又称种子坛城。

修行者见到代表诸佛、菩萨各自称的第一个梵文字母,就如同拜见诸尊一样;

羯磨坛城 ,系描绘塑造诸佛、菩萨威仪事业的坛城,以及诸佛、菩萨的铸像、画像和捏像等雕塑。

从坛城中诸佛、菩萨的配置和安请形式来看,上述4种坛城又可分为下列3种形式,即 都会(都门、普门)坛城 ,三世、十方诸佛、菩萨聚集一处,其中以 金刚界坛城 胎藏界坛城 最为著名;

部会坛城 ,主要表现密宗各部部会诸佛、菩萨的坛城,如11面观世音坛城、系莲花部,佛顶坛城、系如来部; 另尊(一门)坛城 ,以一尊为中心的释迦坛城、如意轮坛城等。

绘制坛城时必须尊奉固定的格式,造像的规格尺度都有明确规定,不得改动以免降低其神圣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彩砂坛城画。是一种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坛城是指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圆形和形的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

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

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内套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

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白、蓝表示东南西北四方,

图案结构复杂,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坛城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多彩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绘制,

坛城虽为神佛宫殿,但其内容深奥难懂,是佛教密宗专修课。

坛城的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


彩砂坛城选用特殊细砂砌成。由于砂是构筑世界最基本的元素,砂坛城难建而易毁,美丽而脆弱,转眼就消逝,最能具体揭示世界"虚幻无常"的空性本质。

所用的白砂,是以手工磨制特殊石头而成,其中有黄金、绿松石、玛瑙等贵重金属和矿石;再经染色,方才成为砂坛城的基本素材。

坛城的制作方式有许多种,可透过平面或立体形式表现,手绘、铜铸、砂砌、木雕,各具特色。

坛城构图井然有序,方圆相间,几何结构精密,俨然世界的缩影。色彩则绚烂缤纷,光华夺目,深具特殊的艺术魅力。

绘制坛城是一个艰辛而细致的过程,僧侣们要戴着口罩,事先磨成小颗粒状的砂子装在特制的锥形容器里,通过或轻或重的敲打控制流量,将砂漏在模板上,细细堆砌、勾勒,而且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要前功尽弃,依尺寸不同,需费时数日到数月不等的时间。

从艺术上看整幅图画结构严谨,色彩丰富,借助砂这种富有层次感和厚重感的媒介,将信仰的意义表现得十分到位。

无论是端坐正中的佛,还是围绕在佛周围的神态各异的生灵,还是围绕在世界周围那一圈缥缈的气,都恰到好处的拥有了各自的神采,又和谐的构成了圆满的世界。

更令人叹服的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限制了太大的改动的可能,因此整个图画必须一气呵成,就像僧侣们将自己脑中的烂熟的世界观默写出来一般。

从行为上看僧侣本身的创作过程也契合了图画的意图。

漫长的创作,成功后短暂的喜悦,然后是毫不犹豫的毁灭。

当这个砂制的坛城在完成及展示过后。它将会被驱散。

它是从外层的砂驱散向内层,代表一切老死后又回到它心中本初的状况。

另外它又表达世事的无常和空性。






坛城沙画富有深奥的佛理,极秘密珍贵,传统上只在灌顶过程中开放给受法弟子看,后来才选择性的对社会大众公开。修行者用沙坛城作为一个图解或蓝图,在灌顶或是日常修行时,帮助他们观想本尊的立体宫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