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
习近平主席在北大五四讲话中说: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青春在当下,在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在大变革的世界中,青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在中国崛起的同时造福世界,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达沃斯论坛上曾经问到,“世界到底怎么了”,并提出中国的全球化主张和全球治理方案。同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一直思考解决当今世界的三大赤字问题,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而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联通中国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的中国倡议和国际共识。
中国青年如何与国家、社会、世界同行?这个问题落实于“一带一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推进的五年。党的十九大将“一带一路”列入党章,为“一带一路”确立了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并赋予其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全球治理的使命。“一带一路”不仅要服务于“美好生活”,也要服务于“美好世界”。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强调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就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际遇和机缘,责任与光荣。“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青年丝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丝路人”是“一带一路”的认同,解决的是“我是谁”的问题。早在“一带一路”建设初期,就有学者使用“一带一路人”“丝路新使者”“丝路新通使”等相关概念,而“丝路人”是对过去各种“一带一路”参与者称谓的总称。那些认同“一带一路”的志同道合者是“丝路人”。“丝路人”坚持“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三原则。“丝路人”有责任担当,是责任共同体;有利益需求,是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是命运共同体。这些“丝路人”,“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而“丝路人”的中坚力量,是“青年丝路人”,是“一带一路”的青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确立了“一带一路”的五大目标,即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五年来,“青年丝路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五路”目标上,刷亮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青春度。他们正在形成“一带一路”青年命运共同体的“知-行-创”模式。知是教研一体,行是多元实践,创是开创引领。
青年人正放眼未来,掌握通往未来的钥匙。青年将成为“一带一路”这场新时代的全球性运动的中坚力量。中国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与各国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致力于更具包容性的“一带一路”青年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对中国青年与国家、社会、世界同行这个问题的时代之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