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发生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更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老年人一般服用多种降压药,伴有用药依从性差等特点,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既要控制高血压,又要治疗其他疾病,如何更好地治疗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呢?
1
、流行病学:
患病率58.9%,上升幅度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
2
、
定义: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三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只有收缩压升高,定义为单纯收缩压期高血压。
3
、特点:
1)病理生理特点: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导致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及弹性降低。2)临床特点:收缩压增高常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合并餐后低血压、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诊室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容易漏诊。
4
、治疗目标:
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mmHg以下。
5
、诊治流程:
小剂量起始,平稳降压;慎重选药,严密观察;多药联合,逐步达标;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监测立位血压;重视家庭自测及24h血压监测。
6
、治疗:
非药物治疗:
1
).限制食盐摄入(<6g/日);2).平衡膳食;3).戒烟、避免吸二手烟;4).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25g,女性<15g)。5).适度减轻体(BMI≤25kg/m
2
);6).坚持规律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60min);7).保持心理健康。
降压药物治疗
1
)、降压药的选择
(1)平稳、有效降压;(2)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3)服用简便,依从性好。
2
)、常用降压药物
种类
|
作用机制
|
适应人群
|
特点
|
备注
|
CCB
|
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
|
低肾素或低交感活性者
|
无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少
|
优选长效二氢吡啶类
|
利尿剂
|
利尿排钠
|
合并心力衰竭、水肿者
|
用于患者的初始及联合降压治疗
|
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存在糖脂代谢风险,
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
|
ACEI/ARB
|
竞争性抑制ACE/拮抗AngⅡ与AT1结合
|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蛋白尿者
|
对糖脂代谢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ACEI可引起干咳,ARB无
|
需排除双侧重度肾动脉狭窄、监测血钾及血肌酐、eGFR水平,血钾>5.5mmol/L时禁用
|
β受体阻滞剂
|
拮抗交感神经,减慢心率
|
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快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大伴交感神经活性高者
|
小剂量起始,根据血压及心率调整剂量
|
老年人常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
α受体阻滞剂
|
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
|
伴有前列腺增生症状者
|
小剂量开始、睡前服用,根据患者疗效逐渐调量
|
监测立位血压,以便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
|
复方制剂
|
利用不同机制降压
|
单药常规剂量不达标者
|
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靶器官保护
|
根据老年个体特点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
|
7
、合并疾病的降压目标及药物选择
合并疾病种类
|
降压目标
|
首选药物
|
备注
|
卒中
|
急性缺血性卒中拟溶栓<180/100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140/90mmHg;脑出血<130/80mmHg
|
CCB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
--
|
冠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