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购买?
顾客可以使用随意三张个人照片,或截图WhatsApp短信(类似微信聊天记录),或电子邮件对话购买一个马克杯。(这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怎么考虑)
如果你想获得商店提供的T恤,就要用你手机上最近拍摄的三张照片交换。(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一下最近三张照片具体是什么内容了)
而如果你想进一步获得独特的个性印刷品,那么就需要交出手机,并允许工作人员选择五张照片交换。(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交换吗?)
商店会将交换来的数据,展示到商店门口的大屏幕上,并且在30天后删除。
只要数据不要钱,真有这么奇葩的商店吗?
在移动支付普及之前,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使用现金购物,最先进的支付方式就是刷卡。所以,在人们的脑海中,货币就是一张纸或者是一张卡片,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概念。
随着近两年 支付宝 和微信支付的迅猛发展, 每个人的每一笔消费都会实实在在的变成一组数据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这时候人们才发现:货币其实就是一串数据,而数据是可以用来购买商品的。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我们每一天其实都在使用数据购买所需的商品,每一天都在使用数据来产生或者交换自己想要的商品(价值)。
举一些很简单的例子:
我们购买商品的消费数据会产生会员积分,积分又可以当作一般等价物来购买(兑换)商品, 你用积分购买了商品,其实就是在用数据购买商品 。
我们到麦当劳、星巴克去使用无线网络的公共服务,它并不是直接就可以链接使用的,你必须要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才可以链接,当你使用这项公共服务时,它并不是免费的,因为你付出了数据(手机号)作为交换。
互联网会通过大数据来推送专门给我们定制的广告,推送我们需要的商品来促成购买,这个给我们推送广告的人就是在使用数据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货币(货币是一种等价商品)。
很多人喜欢在百度文库下载有用的资料,下载是需要积分的,而这个积分只能靠你上传自己电脑中的资料才能获得。
犯罪分子早就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和重要性,可能在你眼里一文不值的数据、在别人眼里就会价值千万。
每年发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电信诈骗案等等就是在使用你认为一些公开的、没有什么保密价值的数据进行的诈骗行为,对方通过了解你的手机号、你的家庭住址、你的亲戚朋友关系、你的公开照片、你所发的每一条公开的朋友圈……
这些数据的泄露都有可能让你去选择去判断去认为一个骗子可能真的是你的亲人,真的是一个正在遭受苦难急需帮助的亲人。
这就是骗子想要达到的目的,当你选择了汇款,骗子所搜集的在你看来一文不值的这些个人信息就产生了巨大价值,为骗子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用数据来对未来做出判断,都可以使用数据来指导生产生活用以更快速更高效的生产优质商品,那些使用数据指导所产生的增量和富余价值就是数据的价值。
这家“数据一元店”的发起人,艺术家Ben Eine,就是想通过这家脑洞大开的快闪店让人们意识到个人数据的价值和珍贵性。他说,“我希望人们对于给出去的个人数据更小心,并意识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种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