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i科技你好
创建于1997年初的Chinabyte比特网是中国第一家IT互联网媒体。汇聚高端商业人群,紧跟IT行业趋势,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的报道和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心禅道  ·  投资#785 ...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5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i科技你好

美团做打车,高德推顺风车,出行这个市场又回到“野蛮”时代了

Hi科技你好  · 公众号  · 比特币  · 2018-03-30 19:29

正文


美团做打车,高德推顺风车,出行这个市场又回到“野蛮”时代了。


本来,滴滴已经从“烧钱补贴”的“野蛮时代”中走出来了,结果随着美团打车的疯狂介入,高德低调推出顺风车,又被硬生生地拽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高补贴、群雄并起的局面,再度让出行市场变得戾气十足。

美团、高德搅局,补贴、刷单再次兴起

目前来看,美团绕开了滴滴的大本营北京,而是选择在上海、南京这两个城市“开城”。



按照美团对外放出的消息,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后,首日订单量直线突破了15万单,已经占到了上海本地打车单量的1/3。

显然,美团打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复制了当初滴滴、Uber大战时的高补贴模式。

有媒体报道称,在上海,有了用户补贴的优惠券,只要花3块钱就能享受到美团的打车服务。



相比,司机端的补贴力度更大,一天只要在线10小时,并接够10单,就可以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前三个月司机还能享受到0抽成的待遇。而美团打车在南京试水一年,目前抽成也只有8%。


显然,美团打车在用户端、司机端两个方面,均采取了低价、高补贴的打法,用当年滴滴打败Uber的招数,“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对于美团单方面宣布的订单量数据,滴滴方面直接“回怼”。


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发表公开信回应指出,补贴畸高(客单价200%)就会带来黑产和刷单,这会对整个出行业造成巨大创伤;同时允许大量外牌车涌入,不做安全排查,更是灾难性的风险。

在滴滴与美团打车不断放“嘴炮”,打口水战的同时。高德也低调推出了顺风车业务,宣布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



当然,高德耍了一个小“聪明”,为了“避嫌”,高德强调,这只是一项公益计划,平台不会抽取司机的佣金。


但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高德这个节骨眼上推出顺风车业务,自然是看到了美团打车与滴滴“撕扯”在了一起,于是才顺手“搅”下浑水,揩点油。

给美团、滴滴都提个醒,各打五十大板


曹sir认为,抛开滴滴与美团打车间的“口水战”,两家都需要各打五十大板,为什么说呢?

先说滴滴,滴滴的用户体量和日订单量堪称巨大。



根据滴滴对外披露的数据,滴滴目前已经连接了超过2100万的司机和车主,乘客端为4.5亿用户,每天完成超过2500万的订单,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和4.5亿。


滴滴出行的生态中包括了乘客、私家车主、租赁公司,产品服务的形态涵盖了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共享单车、二手车等领域。但即使有如此巨量的数字,滴滴仍然不能睡“安稳觉”。



问题就在于滴滴出行自身。在整合完 Uber后,滴滴需要快速转换打法,从过去补贴的玩法中脱离出来,进入“文明”时代。


因为补贴所带来的用户往往都是“过路”的用户,不存在刚性需求,往往是为了贪图便宜,这需要滴滴在出行服务体验和用户重度运营上下功夫,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和市场准入壁垒。



这样,即使有美团打车这样的对手再度“下战书”,也不至于担心用户被“吸走”。

当然,滴滴的CEO程维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前曾有传言,合并Uber后,滴滴曾经因为体验做得差,而去惩罚CTO裸奔,让高管去打扫厕所。



那时,公司快速成长,一些员工难免会膨胀和抱有幻觉,不免做出违背商业规律的事。


程维在公司内部也说过,“我们停止了补贴,把创造用户价值写进了价值观第一条。”


只不过,截止到目前,滴滴在车辆供给可控性及用户体验壁垒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说美团打车,美团突然杀进打车市场,本身是一件好事。 毕竟滴滴一家垄断了整个打车市场,占到了90%的市场份额,这不是一个良性的格局。



美团是一家很凶悍的公司,在打法、可持续性上都堪称一流。本来期待美团可以有差异化的玩法,与餐饮、外卖、酒店旅游等业务进行紧密的绑定和协同,进而延伸出一些好玩的模式。


结果还是没有逃开老旧的套路,用高补贴抢夺用户,的确让人有些失望。


烧钱补贴不可久矣,时代已经变了

所以,不管是滴滴还是美团打车,这两家如今打得不可开交,甚至又回到了几年前打车大战的老路上,这确实不得不让人反思。

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样的还有共享单车领域。


摩拜与ofo开启融资竞赛,让二线单车平台的日子过不下去,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已然落寞。



但摩拜与ofo的日子就很滋润了吗?两家也没有高枕无忧,反而都陷入到了融资难的怪圈儿里去了,还被媒体曝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