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点儿艺术
艺点儿艺术网站,打造中国最大原创艺术品库,挖掘推介未来艺术之星。聚集30万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国内领先艺术公号。用户投稿生成UGC杂志S.T.U.B,不定期出刊。艺点儿艺术,让你的生活多一点儿艺术。
51好读  ›  专栏  ›  艺点儿艺术

看展笔记 | 2019香港巴塞尔

艺点儿艺术  · 公众号  ·  · 2019-04-01 20: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GALLERIES-艺廊荟萃


2019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一共设有八个专区, 「艺廊荟萃」专区可以说是整个艺术展的重头戏。 这个专区聚集了 196 家世界顶级的艺术画廊,展出的艺术品数量高达 2,698 件,囊括了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


来到这场年度艺术盛会,不用搭飞机出国,我们也能探一探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艺术画廊,欣赏他们带来的艺术品。


当然, 就算跑断腿,也不可能把巴塞尔艺术展上所有的画廊全看一遍。因此 我们精选了21家 绝对值得一看的 国内外顶级艺术画廊、20位当今艺术大师及其作品。





🇨🇳

刘小东


今年台北诚品画廊再次参展,为国内知名艺术家刘小东举办 个人展览 。作为艺术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刘小东被国际艺术评论家称为”当代最好的现实主义画家“,其画作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新纪录,得到众多收藏家的热捧。


刘小东将创作的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与熟悉人物,着力表现普通人生存遭遇的独立与疏离,将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紧密衔接, 在他的作品中 每一个普通人物都能不同程度地形成对生命的深意凝视。


▼ 参展作品欣赏





🇨🇳

吴季聪 / 刘国松 / 郭汉深 / 冯钟睿


"新水墨"并不限于对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创新,近年国际艺术界用Ink art(水墨艺术)去表达具有东方美学基础的、有水墨画基础的一种新艺术形式。


聚焦新水墨绘画,世界画廊今年继续展出的是当代中国知名的水彩画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台湾艺术家吴季聪之外,还有传统彩墨的三大画家郭汉深、刘国松和冯钟睿,其作 品尽显东方古典美学。


▼ 参展作品欣赏 ▼





🇨🇳

吴大羽


吴大羽的抽象画是纯粹的, 留法期间受野兽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潮流影响,追求现代化的艺术表现。


吴大羽一生潜心创作,留下150余幅油画,2000多幅小件纸本作品,这些画作均无日期、无签名,在世无人知晓,更无缘举办个人展览。不过近几年,吴大羽这颗一度被遗忘的艺术之星 重新 回到了艺坛。


一幅幅命名为《无题》的纸本蜡彩作品,不少尺幅在A4纸左右,但却投射出吴大羽当年的创作境遇, 吴大羽 随时随地都在创作,手头拿着什么笔就画,包括蜡笔这些,所以创作了很多纸本作品。


▼ 参展作品欣赏 ▼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十分重视亚洲的艺术发展,以上三家国内知名的艺术画廊对于中国,乃至亚洲的当代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年参展的艺术名家及其作品均呈现了东方艺术的古典之美和现代感。



ABOUT: 高古轩画廊在多个发达国家都设有分支画廊,一共代理了80位左右国际知名艺术家与众多已逝世的大牌艺术家,属于国际首屈一指的传奇顶级画廊。


🇨🇳

曾梵志


高古轩画廊今年带来了曾梵志最新的作品Roster来参展,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曾梵志在亚洲艺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年首件过亿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后的晚餐》正是他具标志性的“面具系列”的晚期作品。


曾梵志通过挖掘旧符号的独创性,赋予了已知的元素以全新的价值和魅力,作品风格多变,其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历史、政治、个人的情感和记忆、心理与幻想等等因素紧紧联系,具有丰富的故事性。


▼ 参展作品欣赏 ▼





🇺🇸

Robert Rauschenberg

罗伯特·劳森伯格


Rauschenberg将日常物品精心编排布置,结合绘画和雕塑两种艺术形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融合绘画“(Combine Painting),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定义和边界,也是 新达达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波普艺术的创立者之一。


▼ 参展作品欣赏 ▼



🇯🇵

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


日本超人气的流行艺术家奈良美智也是前卫艺团「超扁平」的成员,他的作品以其神情冷淡的大头小孩而闻名,融合了日本人对身份的新旧观念,混合幻想和现实,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话来点睛。


奈良美智许多作品更被美术馆购入成为日本近代美术的典藏品,其创作风格深受日普罗文化-漫画和卡通动画-的影响,他不仅是当今日本超人气新生代艺术家,在国际上也相当活跃。


▼ 参展作品欣赏 ▼


不只有绘画,这次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奈良美智也带来了他的陶艺作品“森林小姐”,从对自然与人类的观察中取得的灵感。


▼ 参展作品欣赏 ▼



🇨🇳

仇晓飞

Qiu Xiaofei


从2012年起,仇晓飞的绘画风格转向抽象,一些几何形状的图形也反复叠加到其创作的画面之中,以独特的方式将概念与美学结合在一起。


蛇形最早在仇晓飞的绘画作为一种环状的结构来使用,这在心理学层面上既是某种时间性的暗示,也是神秘感的反映。实际上,仇晓飞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与个人的记忆有关,强调的是绘画的心理过程与视觉形式之间的联系。


▼ 参展作品欣赏 ▼




🇺🇸

George Condo

乔治·康多


美国艺术家Condo的标志性风格是“突变的超现实主义”,其作品里常常出现的被挤压后的卡通脸,还带有即兴夸张的立体主义、文艺复兴色彩、幽默和讽刺,继承了欧洲传统的艺术创作,也将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技巧运用到当代油画中。


▼ 参展作品欣赏 ▼



🇺🇸

David Salle

戴维·萨尔


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Salle的具象作品使用的色彩相当大胆,把不相关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对立性的主题,充滿拼贴的后现代诗意。


▼ 参展作品欣赏 ▼



🇺🇸

Kaws


作为当代涂鸦艺术家, kaws 结合街头涂鸦、波普艺术与流行文化所 创作的个性IP——带招牌「 XX」眼的“Companion”风靡全球,除了玩偶、雕塑之外,在Kaws的绘画中,你找到了它了吗?


▼ 参展作品欣赏 ▼




🇬🇧

Tony Cragg

东尼·克雷格


Cragg用他无尽的想象,使得原本沉闷的材料被创造出了全新的形态,改变了人们对物体的固有认知,其雕塑作品的挤拉、扭转、延展、凹陷,给人最直接的视觉感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具影响力。


▼ 参展作品欣赏 ▼



🇺🇸

John McLaughlin

约翰·麦克劳克林


McLaughlin作为极简主义和硬边绘画风格的先驱之一,其抽象风格深受佛教和日本禅宗的影响,重视色相的对比和平面感的大块色面,采用精确绘制的矩形和网格形式的暖黑色,万寿菊黄色和深靛蓝等


▼ 参展作品欣赏 ▼



🇳🇿

Gordon Walters

戈登·沃特斯


Gordon Walters在创作中不断进行简化与抽象,把一种植物的形状(银蕨)被简化为顶端有逗点的直线,他通过对这种单一元素的组合与拼接进行艺术创作,使作品表现动态的视觉感。


▼ 参展作品欣赏 ▼





🇺🇸

Jeff Koons

杰夫·昆斯


作为当代最贵的波普艺术家,Koons创作的每一个新的艺术作品都会引起大量的关注,不少作品也被各大著名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所收藏,他以满足、好奇,甚至是玩乐的态度来呈现光怪陆离的现代商品社会。


这次展出的是与路易威登合作设计的“Gazing Ball”项目,Koons从艺术历史中挑选出喜欢的画作,尽可能维持原画的所有细节,并在画作前方放一个蓝色的“gazing ball”——在小球的反射下,观众從反光球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参与到这艺术创作之中。


▼ 参展作品欣赏 ▼



🇺🇸

Stanley Whitney

斯坦利·惠特尼


Whitney用色彩的浓厚和饱和度,甚至是光泽度来创造艺术空间,颜色也是有深度的,色彩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出情感情绪。 从堆叠的形状到一排排的圆点和彩色的条纹,都是运用涂鸦来完成的线性表达。


▼ 参展作品欣赏 ▼



🇬🇧

Cecily Brown

塞西莉·布朗


注重色彩的运用是Cecily Brown作品的重要特点,在布满细碎密集笔触的画布上,她总被鲜艳的色彩所包裹,用多个颜色、多个视角、似乎有点凌乱的色块来表现整体感觉和活力,表现自己的热情和投入。


▼ 参展作品欣赏 ▼



🇺🇸

Dana Schutz

达纳·舒兹


Dana Schutz的油画大胆描绘各种人物,常被描述为“传统与改革边缘的钟摆”。她擅长表现扁平的图案和明快的色调,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可以称得上色彩与构图大师。


▼ 参展作品欣赏 ▼



About 位于纽约的卢赫灵·奥古斯汀画廊作为美国艺术经销商协会(ADAA)的成员,一直保持着艺术业界高标准的鉴赏水平。


🇺🇸

Christopher Wool

克里斯托弗·伍尔


《无题》系列是伍尔很出名的作品,看似都是杂乱的涂鸦,实际是他用喷枪喷出线条后,再用蘸满绘画稀释剂的布在画面上反复擦磨得来的。另外,Wool也是美国总统女儿伊万卡最欣赏的艺术家。


▼ 参展作品欣赏 ▼





🇩🇪

Imi Knoebel

伊米·克诺贝尔


Knoebel以极简主义的抽象绘画和雕塑而闻名,他擅长于图像和空间,结合不同材质的手法来隐藏或表现不同层面的内容。他这种创作技巧突出了作品的张力和活力,艺术也在这样的语境中变得纯粹。


▼ 参展作品欣赏 ▼



🇦🇹

Herbert Brandl

彼得·布兰德尔


Brandl擅长绘画出抽象的自然风景,其作品尺寸庞大,呈現出远观和近观两种不同的角度联想,曾多次参与国际艺术展览,包括世界三大艺术展等。


▼ 参展作品欣赏 ▼




About White Cube 白立方画廊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之一,被媒体称为”艺术蓝筹股“。


🇬🇧

Tracy Emin

翠西·艾敏


作为英国当代最具知名度和争议性的女性艺术家,Emin所创作的作品主题通常与爱情、两性、死亡有关。她不断地将事实和虚构、自传、个人的得失与悲喜等大胆放入在自己的作品里。


▼ 参展作品欣赏 ▼



🇨🇳

周力


作为一位跨媒介艺术家,周力的创作从来不会被绘画、装置等媒介所拘束,而是显现出自身特有的轻盈、飘逸与力量。在他的作品中复现的线条、色块与阴影源于中国东方的古典哲学,山水、书法和怡然自得之境中,也带着西方美学的视角。


▼ 参展作品欣赏 ▼



🇨🇦

David Altmejd


Altmejd朴素的单色浮雕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石膏质地材料和行为所对应的效果上——掉落后的四散飞溅,或是粘土质感的表面被手挖抓过的痕迹。


▼ 参展作品欣赏 ▼



About 卓纳画廊自1993年开业以来,一直见证各种各样的创新艺术媒体与流派。


🇺🇸

Carol Bove

卡罗尔·博夫


作为以各种类型钢材的组合为特色,Carol Bove创作的“拼贴雕塑”系列作品将各时期影响艺术史的理论和流派融合于一体,就像20世纪60年代的芝加哥意象主义者一样,其拼贴美学混合了不同的风格和技术。


为了创造这些抽象的组合,卡罗尔·博夫以不同的排列将工作室中被压碎和成形的几何管,找到的金属碎片和一个高度抛光的圆盘进行组合,并给组合的各部分涂上发光颜色,将通常被认为不灵活性和沉重的钢材转化为彷如粘土,织物或皱纹纸一样具有可塑性和轻质性的材料。


▼ 参展作品欣赏 ▼



🇨🇴

Oscar Murillo

奥斯卡·穆里略


Murillo的艺术创作富有创造性和流动性,持续关于文化交流概念的持續關註,思想、语言和日常物件在创作之中会以多重形式来展示、流转、混杂,比如把很多布碎拼接而成的艺术作品,此前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布碎在不同的地方经历过多少艺术创作。


▼ 参展作品欣赏 ▼



🇺🇸

Josef Albers

约瑟夫·亚伯斯


Albers热衷研究色彩与空间的知觉,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颜色交互来研究人们对某种颜色的视觉感知是如何被相邻的颜色所影响,从而创造出许多有趣的视觉效果。


▼ 参展作品欣赏 ▼


🇺🇸

Josh Smith

约什·史密斯


活跃于纽约Smith主要创作单色绘画,行动派的抽象绘画与多重的具象绘画,在他的系列创作中常出现的元素有树叶、鱼、骨架、日落、棕榈树等,运用过的意象和材料会被不断反复地再利用,无限地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 参展作品欣赏 ▼




🇫🇷 🇺🇸

Louise Bourgeois

路易丝·布尔乔亚


从表现形式和内涵来看,Louise Bourgeois的作品充满象征意义。不同于其他传统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她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用个性的方式表达,最终展现出来的却是人类的欲望和疏离、死亡与恐惧。


▼ 参展作品欣赏 ▼



🇩🇪

Günther Förg

冈瑟·弗格


作为战后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Günther Förg 因其兼具实验性和激进性的作品而备受赞誉,从单色画到色彩研究、摄影到壁画、青铜浮雕到雕塑,他使用了抽象的语言,也借用了现代艺术和建筑的修辞创作丰富多样的作品来探讨“视觉领域”。


▼ 参展作品欣赏 ▼




🇫🇷

Bernard Frize

贝尔纳·弗里茨


把绘画看作是处于自然之中的一个旁观者, Bernard Frize的 作品有着冰冷的、酷似照片的一面,整个构图的重点并不和谐,而是遵循了某种规则,一种带有它必须服从束缚的规则, 既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又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感。


▼ 参展作品欣赏 ▼


🇯🇵

村上隆

Takashi Murakami


自从二十年前创造了“超扁平"这一概念以后,村上隆创造的太阳花这一标志性风格红遍全球,此次展览带来金色的巨大立式彩色花雕像,让人看了忍不住咧嘴笑。村上隆的风格结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日本绘画风格特点,融合了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





🇵🇱

Alicja Kwade

阿丽加·柯维德


对制作材料十分敏感的Alicja Kwade能把日常用品转变成能够启发人们思维的东西,观赏者者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思考环境中。


▼ 参展作品欣赏 ▼



🇩🇰

Jeppe Hein

耶佩·海恩


装置艺术家 Jeppe Hein 以制作互动装置作品而闻名,这些作品结合了建筑、艺术等。观众进入他的作品那一瞬间,改变了创作环境的状态和结构,其作品也会随之变化,比如通过气球表面的镜面反射,让观众成为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 参展作品欣赏 ▼




🇮🇹

Nathalie Du Pasquier

娜塔莉·杜·帕斯奎尔


Nathalie Du Pasquier是 意大利著名米兰设计团体——孟菲斯集团(Memphis Group)的创始设计师之一。 受到莫兰迪、基里科等意大利现代主义大师的启迪与影响,同时巧妙融合了“孟菲斯”时期的大胆探索与创作活力,她所使用大胆的色系与外型设计曾在意大利的设计界掀起一股浪潮。


▼ 参展作品欣赏 ▼



🇺🇸

Robert Mangold

罗伯特·曼戈尔德


21世纪典型新派艺术家Robert Mangold崇尚极少主义艺术(MinimalArt),他将造型语言精练化﹑纯粹化,按“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处理,画面减少到基本几何形状,色彩精纯到基本的原色,空间也要压缩到最低限度。 Robert Mangold认为, 这样的画面才能给观赏者纯粹的视觉刺激。


▼ 参展作品欣赏 ▼



🇧🇪

Pieter Vermeersch

彼德·维米尔什

Pieter Vermeersch 运用单一的颜色来再现色彩。单色美学美學的概念背后并非凭空思考,而是以写实的相片作为依据。真实的景象透过正片、负片、分格、配色等,把实验意象重现,具在風格上呈现出极简主义。


▼ 参展作品欣赏 ▼




About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古德曼画廊在积极推广传播优秀的欧洲艺术家和艺术品、促进艺术家与国际机构的对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John Baldessari

约翰·巴尔代萨里


他是“概念艺术教父”、“挪用大师”、“数码时代的超现实艺术家”,结合了蒙太奇照片、油画和文字的作品至今累计达数千幅, John Baldessari已经 在美国和欧洲举办了200多次个人展览。


Baldessari的概念艺术作品对Cindy Sherman、David Salle和Barbara Kruger等很多艺术家影响深远,被誉为“概念艺术教父”。


▼ 参展作品欣赏 ▼



🇿🇦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姆·肯特里奇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多媒体艺术家之一,William Kentridge 涉足的艺术从绘画到雕塑到动画电影、歌剧。所有创作的基础依旧是他那具备个人风格的炭笔画。每次完成了一幅又一幅的炭笔素描后,他都要將画好的素描拍摄、修改、再重复拍摄,制作作成动画影片。


▼ 参展作品欣赏 ▼




🇨🇳

吕松

Song Lu


受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吕松 从画法上的“薄画法”到“多层覆盖叠加”,媒介上丙烯和油画的交替尝试,他的画作充斥着一系列景观中的元素:树、沼泽、河岸和倾斜的小寓所。他关注的是一个安全或舒适的“理想之地”的概念,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脱节,并非画面中的神秘性和疏离感。


▼ 参展作品欣赏 ▼



🇺🇸

McArthur Binion

麦克阿瑟·比尼恩


使用油画棒,蜡笔,甚至是激光打印的图片创作的McArthur Binion描述自己的作品始于波普的即兴创作和抽象表现主义的交叉处。


作品中复杂的分层版画呈现出单色极简主义抽象风格,却蕴含着强烈的个人元素与极致严谨的创作过程。近距离观看,抽象单色画作的细节成为观者注目的焦点,看似精准完美的网格,是艺术家费时费力手绘的线条。

▼ 参展作品欣赏 ▼




🇪🇬

Wael Shawky

瓦尔.肖基


Wael Shawky利用一系列的媒介去创作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是关于历史、地域、文化的问题以及全球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他称自己为一名文化叙事与假设的翻译者,以神话与历史为素材,创造惊人的视觉体验。


▼ 参展作品欣赏 ▼



🇮🇹

Ettore Spalletti

埃托雷・斯帕萊蒂


意大利极简主义艺术家Spalletti,他的创作总是有很强的空间感,丝毫不局限于空间之内,极简的几何框架中也能找到平衡。 他用一种介乎绘画与雕塑、光影与空间的艺术语言,向现代抽象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何绘画致敬。


▼ 参展作品欣赏 ▼



🇩🇪

Thomas Ruff

托马斯·鲁夫


德国摄影艺术家 Thomas Ruff 的作品却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他在最新系列作品“Negatives”中重温了19世纪的摄影起源——复古负片的手法,一种1827年所发明的成像技术。


在这个系列中,Thomas Ruff创作了一系列照片,扫描以后利用数字化颠倒了颜色,根据原始负片的大小再输出,反转成这种特别的蓝色色调。


▼ 参展作品欣赏 ▼




🇰🇷

河钟贤

Ha Chong-Hyun


Ha Chong-Hyun將颜料从画布的背面用手或不同的工具往前推挤,使画面的正面自然地出现纹路与层次,构成河氏特色的平面创作。他这种绘画手法与常规上在画布上正面作画的方法完全不同。


“单色画”艺术反对西方现实主义和色彩,更着眼于投影面本身,依靠原料的创新,让画面活灵活现。


▼ 参展作品欣赏 ▼



🇯🇵

Kishio Suga

菅木志雄


Kishio Suga是“物派”(Mono-ha)的先行者——“物派”指的是一群在上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早期彻底地对日本艺术进行了重新定义的艺术家。


Kishio Suga不断探索自然与工业材料之间的结合,比如石头、钢板、玻璃、电灯泡、棉花、海绵、纸、木材、金属丝、绳索、皮毛、油和水等。他的作品既关注不同的元素与其周围空间的相互依赖,同时也关注材料本身。


▼ 参展作品欣赏 ▼



🇳🇱

Karel Appel

卡雷尔·阿佩尔


眼镜蛇画派的创始人 Karel Appel 也是荷兰绘画实验团体的创始人,在当今世界画坛,Karel Appel不负盛名。


尽管不同的题材和情感需要以绘画或雕塑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但他始终强调色彩的艺术价值,因此他着重使用厚涂的笔法,在画面上涂抹对比强烈的纯色,借助线条、色彩、笔触等造型手段,构成强烈醒目的视觉效果,冲击观赏者的感官。


▼ 参展作品欣赏 ▼



🇩🇪

Friedrich Kunath

弗里德里希‧库纳什


Friedrich Kunath 的作品凝聚了各种零碎片段,千变万化,强烈的色彩对比如洛杉矶一般充满活力,同时,作品却流露出强烈的疏离感。他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人物精妙的层次感和精神力量给观赏者留下印象。

▼ 参展作品欣赏 ▼



About KAIKAI KIKI是日本著名艺术家村上隆于1990年代创造的著名卡通形象,“KAIKAI”与“KIKI”写作汉字分别为“怪怪”与“奇奇”,代表着村上隆心中各种奇怪有趣的想法,与他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


🇯🇵

Mr.


Mr.用日本文化融合不同形式的当代表现手法,把动漫推上了更高层次。从表面看,Mr.走的是夸张宅男风格,他所画那些带有色情动漫风格的男女,背后是Mr.一直在逃避的问题家庭。


与「超平面」艺术家村上隆一样,Mr.同样批判御宅族(Otaku)和他们所沉迷的可爱文化。


▼ 参展作品欣赏 ▼


想了解2019国内还有哪些艺术展览?可以点击查看这篇文章: 2019国内艺术界十大展览预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