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正略咨询《特色小镇和产业园的产业
规划及招商引资》研究课题组
组长:
张文德、于洋
指导专家:
赵民、刘非、崔玉莲、邓明时
组员:
张晨琳、龙延、戴军东、蔡荣伟、
王浩、王淮松、李绍拓、赵煜辉
以“科技产业”的集群和“智慧新城”的打造双管齐下,从而创造小镇的“产城融通”发展。
武汉市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市场基础、区位基础以及人才基础。
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对科技研发资源拥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如何创新科技研发落地模式、操盘科技研发主题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塑造特色小镇的科技研发核心竞争力,都值得深入探索。
国家中心城市的自我定位全面驱动武汉市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优质的区位交通也成就了武汉市资源、资本、信息、人才的高流动性。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始终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型城市不断谋求发展,逐渐树立起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层面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地位,有潜力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
作为封建社会时代的“九省通衢”,武汉市凭借水陆空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资源,也逐步成为了我国中部省份的物流中心,有潜力成为面向全球的货运中心以及内陆开放的贸易中心。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市不断推动商业、商务、会展、金融、旅游、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理念下,有潜力、也正在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光谷高新区是武汉市科技研发与全面创新的主战场,园区内国际化企业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汇聚、科技研发基础夯实。
其中,数字经济逐步成为光谷乃至武汉市科技研发的主要落脚点。
武汉市光谷高新区,作为我国最为成功的世界级高新区之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光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具备产业集聚优势,区域内培育出多个独角兽企业,并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光谷设立第二总部,成立有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大数据产业联盟等。
在数字经济细分领域方面,武汉市整体互联网+总指数与数字经济指数较高,但数字政务与数字生活指数较低,在数字产业的转化渗透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产业服务配套方面,基于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人才支持、知识保护、金融扶持等方面制定了全方位产业扶持政策,光谷内有十几所重点高校集聚,可以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
武汉市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牢固,在数字生活、数字政务领域拥有更大提升空间
来源:
正略咨询,数据整理自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年度报告、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
综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笔者认为武汉市塑造科技研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业在于——数字经济产业。
因此,在光谷落位全国一流的数字经济研发与创新应用型科技特色小镇,需要整合提升区域的技术研发驱动力、创新应用驱动力、产业孵化驱动力“3大驱动力”。
构建云计算与大数据研发、人工智能研发、物联网研发、智能装备研发业态,研发成果不断往创新应用型企业输送,应用型企业的市场需求反哺企业研发总部、高校院所汇聚到特色小镇。
聚合云科技、数据科技、人工智能、智能终端等企业集群,实现集群化、链条化创新与应用。
下游应用企业的快速发展支撑起上游创新和创业孵化的新鲜血液,为小镇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和创意支撑、人才支撑。
光谷布局数字经济科研小镇,需要塑造3大驱动力
来源:
正略咨询
科技特色小镇的发展主要依托光谷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以及政府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扶持政策。
以小镇为主体发展产业、提升城市,是武汉探索科技研发产业落地的重要模式。
产业上,聚焦数字经济研发、孵化、创新应用全产业链,构建总部经济集群。
其中,云计算产业涵盖从云平台软硬件设备商、云平台软件提供商到运维服务商、应用开发商,打造包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公有云、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私有云组成的产学研协同云平台,对行业开放赋能。
大数据产业以分析应用端为主导,综合布局政务、金融、零售、工业、医疗、旅游等行业应用,并布局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交易等关键环节,在特色小镇内实现数据共享。
人工智能产业以“AI基础研究”、“AI开放平台”及“AI+商业创新”为模式综合推动“金融科技、智慧物流、智能消费、智能供应、对外赋能”五大产业化应用方向。
物联网产业则聚集无人驾驶、云端机器人、智能家庭、数字金融等应用端进行研发。
科技研发总部基地聚焦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区域总部、业务总部,为入驻企业提供智能办公服务与高端商务办公环境。
城市上,塑造智慧化的商业商务服务,提供智慧化的城市生活公共配套服务。
采取“产城同步发展”的核心理念,以阿里巴巴或京东的“新零售、无界零售”模式,面向特色小镇居民提供智慧化商业服务,实现消费场景、消费货物、消费者之间的无缝衔接,并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智慧化商业综合体,并为小镇居民提供智能社区安防、智慧化的家庭设施、智慧化的出行方式等体验。
总之,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是“科技小镇”打造的黄金法则,既不能单纯依靠于产业集群,也不能偏颇于城市开发。
平衡政府与开发主体双方的核心诉求是贯穿小镇规划的主轴,政府的核心诉求是区域产业和公共服务升级,开发商的核心诉求是资金平衡和盈利,在这条主线之下,重塑区域产城融合的大系统,以“科技产业”的集群和“智慧新城”的打造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从而创造小镇的“产城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