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橙旅游
品橙旅游——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海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行雷达助手  ·  限量,不到2折!三亚丽思卡尔顿总统套房,一价全包! ·  14 小时前  
重庆共青团  ·  定了!定了!重庆再上总台元宵晚会 ·  昨天  
今靖江  ·  冰封!靖江这里,变“尔滨”了! ·  2 天前  
今靖江  ·  冰封!靖江这里,变“尔滨”了! ·  2 天前  
精明常旅客  ·  携程春促今晚12点开启,要抢就别早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橙旅游

OTA四季度财报纷纷发,抢夺“一哥”地位还要靠硬数据

品橙旅游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3-15 13:21

正文


【品橙旅游】3月14日、15日,两大旅游上市劲旅途牛、携程纷纷发布2017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一哥”携程继续扩大优势,但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如何健康发展才是关键。


国内市场,携程再一次确认地位


近年来,无论是交易量还是投资布局,携程一直稳坐中国旅游公司的头把交椅。但途牛也一直没有停下追赶的势头。


从数据来看,携程2017年第四季度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4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8亿元,同比增长39%。途牛第四度净收入为4.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2017年净收入为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



此外,途牛2017年净亏损为7.713亿元人民币(合1.186亿美元),与2016年净亏损为24亿元人民币相比,亏损明显收窄。而在2017年已宣称盈利的携程,此次净收入的增长也让人刮目相看。


实际上,携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业务都有一定的优势。过去几年,携程在国外陆续投资了Travelfusion、MakeMyTrip、天巡;在中国则主要投资了众荟、华远、途牛、东航、首旅酒店等,并分别参与了艺龙、去哪儿的私有化交易。而在2017年底,携程又促成同程艺龙的合并,并于近期传出同程艺龙将在香港IPO的消息,可谓大赢家。


从业务形态来看,携程无论是旅游产业链上游的布局,还是国内国际的渗透,都显得游刃有余。据财报显示,携程的国际业务维持健康增长的态势。


  • 2017年第四季度非中国相关的纯国际机票继续高速增长,已占到国际机票总量的30%。


  • 2017年第四季度天巡的直接预订收入几乎是2016年同期的2倍。


  • 得益于天巡的直接预订,com的机票预订量连续五个季度都取得了三位数的增长。


此外,公司继续在低线城市渗透上取得进展。


  • 2017年公司在目标城市的渗透率平均增长超过50%。


  • 2017年公司共新开了1,000多家携程和去哪儿品牌加盟店。这些线下门店以及5,000家旅游百事通品牌门店的总交易额在2017年共增长超过30%。


从报表来看,携程2017年住宿预订收入占总收入的35%,交通票务营业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45%,旅游度假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11%,商旅管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结构也基本稳定均衡,只是曾经作为主要业务的商旅略显不足,当然这也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而途牛则因为资金池有限,更专注于旅游业务本身的拓展。在新闻通稿中,途牛旅游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敦德先生表示:“2017年途牛在服务端,我们建立了自营地接社;在销售端,我们继续拓展销售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家线下门店。2018年,我们将继续执行我们的核心战略,加强销售网络、服务网络和智能网络建设。”截至2018年2月28日,途牛拥有14家自营地接社,其中国内12家,海外2家。



在途牛看来,“直采”与开设“直营地接社”成为盈利关键点,也体现出目前旅游行业对目的地资源把控的渴望。


北京联合大学副研究员杨彦锋对品橙旅游表示:“今年两家业绩都在回升,携程全面盈利,这要归功于过去的整合并购已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激烈的、直接的市场竞争暂告一段落以致于利润回升。但是目前来看,整个OTA市场还潜藏着很多的变数。在这种市场并未完全平稳的状态下,市场的领先者也需要把规模盈利进行适当的控制,要把更多的盈利或者资源投放到市场整合、并购、市场推广等方面去,以巩固自己前期的成果。所以我觉得未来虽然有规模盈利的可能,但是利润不会增长得特别快,还会有很大一部分资源用于市场进一步竞争。”


也就是说,OTA厮杀的下半场已悄然拉开了帷幕?


放眼世界,“老师”依然遥遥领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