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上海申花与海港队的德比战落下帷幕,申花逆转战胜海港,缩小积分差距并引发联赛冠军悬念。文章详细描述了比赛过程和关键事件,包括申花的战术调整、海港的红牌事件、以及比赛的转折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申花逆袭战胜海港,缩小积分差距。
上海申花通过努力逆转战胜了实力强大的海港队,将二者之间的积分差距缩小到了2分,使得联赛冠军的归属再次产生悬念。
关键观点2: 比赛过程及关键事件。
文章详细描述了比赛的整个过程以及关键事件,包括申花的战术调整、海港的红牌事件、于汉超的进球以及比赛的转折点等。
关键观点3: 海港连胜纪录终止,申花展现斗志。
海港队的连胜纪录被申花终止,而申花通过这场胜利展现了他们的斗志和实力。同时,文章也提到海港队比赛中的战术调整和球员表现。
正文
本赛季第二回合上海德比周末落幕。申花在主场3-1后来居上击败了10人作战的海港。在终结同城对手联赛16连胜纪录的同时,将二者之间的积分差距缩小到了2分,让联赛冠军归属又产生了悬念。
从开场的排兵布阵来看,海港较之申花占有人员上的优势。首发阵容当中,除了右后卫王振澳无法登场之外,其他主力球员精英尽出。而申花近期状态并不理想,锋线上的战术支点马莱莱(尽管有人觉得他鸡肋)、右边路进攻发动机马纳法都因伤缺阵,连马纳法的替补杨泽翔也累计黄牌禁赛。
在上一场5-1大胜南通支云的比赛中,申花主教练斯卢茨基已经开始尝试实验德比的阵容。在确认杨泽翔缺阵的情况下,斯卢茨基把徐皓阳调动到右后卫、夏季转会窗加盟的陈晋一出任左后卫。这个变化在和南通支云的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陈晋一还取得了加盟申花的首个进球。但海港两条边路的攻击力可不是南通支云能比的。
开场之后,申花两条边路承受了很大压力,徐皓阳这一侧需要面对巴尔加斯、李帅的夹击,陈晋一则要面对武磊、王燊超等人的围攻。申花的两个边路上不去,宽度拉不开,进攻只能集中在中路
。海港掌握了主动权,并且抓住角球机会,由王燊超首开纪录。说起来,两支球队首回合交锋,海港也是利用角球打破了场上僵局。我相信,斯卢茨基赛前肯定也针对海港角球战术做过布置,但无奈海港角球进攻套路丰富,再加上奥斯卡和巴尔加斯两大传球高手,让对手防不胜防。
对申花而言,情势已经变得非常危急——比分落后,外援数量上又处于劣势……但魏震的红牌打破了平衡。这是张完全没有必要的红牌,魏震鲁莽的出脚踩到了费南多的小腿上。由于转播画面当时还在播放吴曦禁区外远射的镜头,使得我们无法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但应该是攻守转换,魏震失位,情急之中想伸腿阻截费南多的传球。但
就当时站位来看,海港后场还是多防少,这样的出脚实在太莽撞
。
在场上少一人之后,海港主教练穆斯卡特的出招是让茹萨改踢中后卫。结果,申花加强进攻,费南多突入禁区单挑茹萨,结果造成了蒋光太的手球。关于这个手球的判罚,赛后穆斯卡特颇有微辞。但无可否认,这个点球和之后蒋圣龙在大禁区前与武磊对抗倒地,马宁有自己的裁量权,主教练能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调整。
茹萨踢中卫的操作效果不佳,之后穆斯卡特让张琳芃入替。此处变化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保持双中卫加双后腰的结构,是否对防守更加有利?
这里扯个闲篇,不知道诸位还是否记得上赛季英超联赛热刺主场1-4不敌切尔西的比赛?巧了,当时也是热刺率先破门,然后中后卫罗梅罗红牌离场。主教练波斯特格鲁依旧要求全队阵型前压,在高位和蓝军展开对决,结果被雅克松上演帽子戏法。
穆斯卡特师出“澳波”,面对几乎相同的场合,宁下一个后腰,也要保留进攻压力
。
如果当时穆斯卡特换下的是古斯塔沃,队形收缩,继续用武磊和巴尔加斯的速度骚扰申花后防,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个变化还是会在之后的比赛中遭遇挑战。因为
第64分钟,杨世元换下了巴尔加斯。原因是巴尔加斯肌肉不适。随着,这个海港前场唯一突破爆发点下场,申花后防压力进一步减轻
。就是说,以穆斯卡特的脾性、战术观念和人员情况,总会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能说“时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