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实探 | 宇树机器人带着机器狗,来了!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推动旅游业发展,上海最新部署 ·  2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600863,重组,今起复牌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华为大动作!成立新公司 ·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占比上升!人民币大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

在川大,相处的最好状态是?

四川大学  · 公众号  ·  · 2024-05-16 17:10

正文



相识于川大,因一场比赛结缘

在一起走过的三年里

斩获各类比赛省国奖

一起提升专业成绩

又在互帮互助中成功保研

他们是川大经济学院的

马艺源、晏艺航、秦朗、张程和杨星

上下求索的路途中

他们相互扶持,并肩作战

收获了成长、成功以及友谊

他们说,在川大

相处的最好状态是共同进步

今天,他们想把自己的故事和经验

分享给更多人

……




人物名片














马艺源 经济学院2020级经济学


保研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专业。获2020-2021/2021-2022年度四川大学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曾获互联网+、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省国级奖项多项。

晏艺航 经济学院2020级财政学


保研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曾获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财税实务技能大赛等省国级奖项。


秦朗 经济学院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保研至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获四川大学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 “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竞赛省国级奖项十余项。


张程 经济学院2020级国民经济管理


保研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获四川省大学生 “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家特等奖等三项国家级竞赛奖项,互联网+、三创赛等七项省部级竞赛奖项。


杨星 经济学院2020级经济学


保研至南京大学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发表C刊论文一篇,曾获第八届互联网+国银、第九届互联网+国金、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省国级奖项10余项。




因缘际会

缘分如线,丝缕交错


大二学年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五人正式认识的契机。一起组队参赛,则源自巧合。


组成团队之前,五人交集不深。马艺源、晏艺航、杨星大一时是同班同学,张程和晏艺航是同乡,与马艺源相识于学院辩论队,跟秦朗在学生工作中认识,彼此之间也相互组队参与过一些比赛。


兜兜转转,“金运的一大家子”队伍让五人正式相识了。第一次合作参赛,他们就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也开始了这段相知相携的珍贵友谊。


团队讨论现场




默契配合

默契无间,效率加倍


“市调是我们的白月光”。提及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五人都回忆满满,“我们彼此之间非常契合。”


张程和杨星擅长调研和数据收集,能够快速地完成数据分析文本;马艺源和晏艺航则比较细心,负责检查文字、格式错误,排版也特别好看;秦朗则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还会经常提醒大家注意截止时间,及时反馈通知信息,在各方面帮助大家补充完善……


讨论现场


默契配合下,五人做事的效率也很高。作品提交前大家临时决定做一个介绍视频,晏艺航和杨星写脚本,张程负责收集素材,秦朗进行剪辑,马艺源为视频进行配音,只用了五个小时完成了视频的制作。


尽管并没有明确队长由谁来担任,但每个人都非常认真负责。那时大家刚上完大一的课程,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还不够,所以很多运用的数据分析模型都要自学完成。五人一同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学习参考优秀案例,琢磨参赛作品。抱着学习专业知识的心态,大家积极地参与到选题的每个部分,保证所有人都对作品充分理解。


合作完成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永不言弃

刨根问底,朝目标进发


当然,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免不了争执。遇见不理解或有争议的点大家都会互相讨论。若是形成不同观点,则一定要刨根问底,直到讨论出大家都认可的结果。


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也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养成了不断自我批判,使作品臻于完善的好习惯。 “可能会有争执,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


看似是争吵,大家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友谊,“即使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还是要一起吃饭”,张程调侃道。


市调大赛虽成功晋级,但初赛的成绩并不理想,能否参加省赛也悬而未决。从校评级结果出来到省赛初稿提交,只有短暂的三天时间。但是五人有着共识:不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全力以赴。这份坚持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最终在省级比赛中实现了从校级倒数第二到省赛一等奖的华丽逆袭。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奖作品封面


之后,五位同学又一起合作参与了全国商业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有时他们也会两两或两三一起组合参赛,相继斩获大挑省一、中汇杯省一、camu营销策划大赛省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五人所获奖状照片



共同进步

相互扶持,勇往直前


因比赛聚集在一起,收获的却远非比赛奖项。


虽然大二时五人各自分流去了不同的小专业,平时还是会共同交流学习上的心得体会。保研准备期间,他们会相约一起去图书馆自习。面对去向的不确定,有时也会灰心和沮丧。但是在学习中分享学习资料和准备材料的注意事项,在学习后相约一起吃饭,互相安慰鼓劲,一切困难又仿佛迎刃而解,也拥有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在组成一个团队之前,我们五个单独可能还没有那么突出”。马艺源说,自己和晏艺航成绩相对较好,但对竞赛相关的信息了解没有那么充分。秦朗和张程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比赛,对竞赛相关信息了解更多也更有经验。杨星则更加擅长科研,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


秦朗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自信但又有点自卑的人,从大家身上看到了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好的友谊,不仅是性格的合拍,也是精神的契合。


就像马艺源、晏艺航、秦朗、张程和杨星五人的相遇,相知相携,一往无前。


张程、马艺源、晏艺航一起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排右一、第一排右二、第一排左一)


















优秀秘笈大公开


Learn by doing

在互帮互助中学习


马艺源

正确看待学习

正确看待学习是第一步


首先比较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学习。大学有很多自主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些时间是关键。


其次是要在应用中去学习知识点。有目的性地去学会事半功倍。想象学到的知识如何在实习和科研中发挥作用,会带来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在互帮互助中学习


要多与同学互帮互助,这样便于促进学习、理解和加深记忆。我们五个人是同一个专业大类的,经常会互相提问、整合共享学习资源

晏艺航

在互助中学习




深度科研

科研是比赛试错的过程


马艺源

找准兴趣进发


基础做起,找准兴趣出发


Working paper、大创、助研、调研等都是科研经历的一部分。大一大二时可以先去做一些比较基础的训练,比如调研或助研,找准自己的兴趣点。


其次要多阅读文献,学习核心课程,练习使用stata、python、AI类工具等。此外,还可以尝试申请大创等科研课题来积累经验。

耐心积累,大胆试错


耐心积累,勇敢试错,循序渐进。


首先,要耐心积累大量文献,学习优秀文章,关注学科前沿,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参与研究热点问题来提升学术视野。其次,掌握方法背后的原理是关键。最后,要勇于尝试。

杨星

耐心积累



抓住重点获取信息

精准内容表达和清晰逻辑是关键


张程

细则是基础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首先,要仔细查看比赛要求和评分细则,了解哪一部分分数占比最重。


其次,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明确比赛的内容与目的。撰写比赛策划书等文本时,逻辑性和内容比字数重要。在比赛中解决问题不仅要指出问题本身,还要阐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理由。


此外,展示环节也至关重要。在比赛中,评委老师最想看的是你认为自己最出彩的地方,要充分展示这部分。


张程的“挑战杯”团队合影(第二排右一)

从小处着手,逐步提升


从0到1是最难的,但是从一到无穷就没有想象那么难。此外,持续关注比赛信息,积累和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展示和沟通能力,以及利用资源和培训机会,在比赛中触类旁通等等也很重要。


杨星参与“互联网+”比赛路演现场(左二)

杨星

从小处着手


秦朗

可行性是关键


选题是关键,配合是核心


首先选题非常重要。最好是能实际落地的事,而不是一个观点或想法。


其次是成员间要配合得当,每个人清楚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和担当。最后是要积极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


秦朗在“服创大赛”中获奖(右一)



探索多元兴趣

寻找多个领域的自己


马艺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