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灵光一现
!
英仙座中出现了一个新星!6.2等!
这是自2013年以来,北半球天空中最强的一颗!它距离御夫座五车二不远,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出现在傍晚的天空中。
红色的 V392 Per 就是我们的主角新星啦
此等机会焉能错过?趁着昨晚外出调试设备的机会,编辑部的招牌科学摄影师们尝试去拍摄这颗新星。可万万没想到,这颗新星如此之低,如此难找。大家忙碌了二十分钟,才在新星下山前抓住了一张炸天的长焦星野照片:那颗红得发紫的小星星,就是这颗英仙座新星V392 Per!但不得不说,颜色太CUTE了。
闪耀的新星
摄影
/
张超 2018.5.3
新星
?
不是新星
?
虽然拍摄成功,但是回来之后,小编趁黑摸到了天文台同事的办公室,却被浇了冷水:V392 Per不是一颗新星。什么?!!那它是啥?
看名称,V392 Per是一颗早就知道的变星,1970年首次发现,确认为双子U星型变星,其范围介于14.1和16.9之间。尽管它在1999年经历了亮达13等的耀发,然而,这颗恒星这次所显示的耀发是前所未有的。
2018年4月30日的新星
摄影
/
Stuart Atkinson, Kendal, Cumbria
2018年4月29日,日本人中村裕司发现这颗星突然非常明亮,4月30日光谱确认为6.2等新星爆发。光谱观测显示,具有宽Hα和FeII发射线以及P Cygni特征轮廓。费米γ射线空间望远镜在4月30日的观测表明,新星坐标处有一个强大的伽玛射线源。2018年5月1日,康科利天文台的新星光度测量结果显示V波段为7.38等,B波段为8.22等,表明它的亮度已经在下降。
5月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新星约7.3度。摄影
/
Robin Scagell
所以,这到底是一颗变星,还是矮新星,还是新星,还是激变变星?
事实上,在此之前它一直被认为是一颗矮新星,但通过这次事件,其亮度变化已经达到了新星,在矮新星观测史上只有一颗恒星(V1213 Cen)过渡到了新星。另外从机制上,看这颗星应属于激变变星,它和普通新星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是白矮星吸积伴星的物质产生了亮度增加;区别在于激变变星机制为吸积不稳定产生的爆发,而通常意义上的新星机制为表面的热核反应。所以这颗星是由激变变星(矮新星)转为了新星,机制是啥呢?不清楚。所以有意思了嘛~
白矮星吸积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