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崆峒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统揽,探索建立“543”工作体系,扎实推进“食安崆峒”品牌建设,有效推动“两个责任”层层落地,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全市创建工作蓄势赋能。
始终把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强化压力传导,拧紧责任链条,形成了属地管理、企业主责、部门监管、行业主管、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食安委全会等,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推动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落实“两个责任”。全面建立层级对应的包保体系,区、乡、村三级党政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207户,督导主体21390户次,覆盖率100%。督促企业建立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以末端发力确保终端见效。三是靠实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食安委会和办公室牵头抓总职能作用,持续加强基层食安委办和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配备业务专干20名、协管员253名。
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贯穿食品安全治理全过程,坚定不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管控、风险防控,确保了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一是强化源头“严防”。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管理、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依托平凉红牛、设施蔬菜等重点产业链,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10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达到3.19万公顷,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农药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二是强化过程“严管”。加快推进“陇上食安”平台建设,安装“互联网+智慧监管”设备2336户,整治提升“三小”业态1486户,规范改造学校食堂175家、宗教场所餐厅4处,全区6953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风险分级评定和规范运营管理。三是强化风险“严控”。扎实开展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深化抽检分离改革,严格执行“四统一”抽检工作法,食品监督抽检量、快检量年均达到4.5批次/千人、26批次/千人,检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29个哨点医院常态化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无食源性疾病事件报告。四是强化违法“严惩”。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一域一重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全区共查处各类案件136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防线全面筑牢。
始终把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持续在强龙头上下功夫、在延链条上做文章,“崆味”食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是推进产出“标准化”。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制定蔬菜全产业链一体化标准,建成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7个;平凉红牛6项团体标准由中国畜牧协会正式发布并得到全面推广,持续完善提升平凉红牛良种扩繁体系,良种化率达到85%。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化”。全力打造行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建成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2700座、规模肉牛养殖小区26个、百头规模养殖场162个。规划建设面制品、肉制品、清真肉制品和豆制品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4个、食品综合批发配送中心1个,改造提升综合便民市场10个、餐饮集中区6个。三是实现产品“品牌化”。强化质量管理和品牌保护,培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19家,认证绿色食品20个,注册优势蔬菜单品商标4个,“平凉红牛”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崆峒胡麻”“崆峒山药”分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陇强面粉”等9个企业商标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
始终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域强化宣传引导,全力拓宽共治渠道,全心优化消费环境,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采取“网上+网下”“传统+现代”等多种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参与•万人行动”、食品安全“六进”宣传活动140余场次,发布科普食品安全知识650余条、食品安全“红黑榜”28期,累计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者1.5万余人次。二是拓宽参与渠道。引导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商超、批发企业、外卖平台等在餐巾纸盒、一次性纸杯、购物袋、配送车辆添加食品安全宣传标语、海报;督促沿街门店、公交车、出租车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食安城市创建宣传内容。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先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2次。聘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20名、“文明餐桌”社会监督员20名,让人人成为食品安全的“宣传员”“监督员”,努力形成食安城市全民共建,创建成果全民共享的良好格局。
食品安全,关乎全民健康,牵系万家幸福。崆峒区将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统筹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稳步提升全区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守护全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欣苗)
来源:崆峒区市场监管局
校对:刘俊海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订阅2025年《中国食品安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