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相
「镜相」 一个积极探索我们内心世界的新媒体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新闻  ·  南京地铁发布出行提示 ·  23 小时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昨天  
蓝钻故事  ·  人性的真相,400年前就被他戳穿了 ·  昨天  
十点读书  ·  正在消失的中国火腿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相

那些听京剧的90后,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镜相  · 公众号  ·  · 2018-05-15 21:54

正文



来都说:说到京剧,作为一个年轻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花脸?刀马旦?还是不太听得懂的「咿——呀」唱词?


那,听京剧的人呢,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样的?是从样板戏那个年代过来的、如今早晨在公园遛弯儿的老爷爷吗?


这些其实都是刻板印象,不管是对京剧,还是对听京剧的人群。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这样的被年轻人占据的在线音乐平台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听着自己心爱的京剧,讨论着自己心爱的京剧。


他们结识京剧、和京剧共处的生活,可能都和你原本想象的不一样。为此,编辑 faye 采访了几个听京剧的 90 后年轻人。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是京剧「四郎探母」中的一段选段,这段长达7分钟的京剧选段却在网易云音乐上有着和流行乐同样的热度,收获了3556条评论。所在的歌单「京剧入门洗脑有毒」收藏人数1w+,播放人数24w。在评论里有人问「评论的全是老头吧?」回复最高赞的一条回答:「十七岁零一个月,我大概是老了。」一千多人点了赞。


在网易云京剧的歌单下面,经常会有这种跟年龄相关的对话,有时甚至会发展成互怼。


评论里除了上述的日推路人派「听京剧的年纪都很大吧?」和不服回怼派「我是90后,我就爱听京剧。」还有一些人则会怼第二派,觉得「拿年龄说事儿是很low的行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喜欢京剧这种艺术不是很正常吗?这有什么好炫耀的?」


从回复的数量来看,第二批人比第一批要多得多,第三批人又比第二批人要多得多。有意思的是,点开个人资料,这三批人都以90后为主。





我听京剧,也看日漫


Zoro觉得,这样对话的几方都挺无聊的,「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Zoro是90后,毕业之后开始听京剧,已经快4年了。4年前偶然有一次,他听到了申凤梅唱的越调(河南地方剧种),突然迷上了这种曲艺形式,然后开始「莫名其妙的听上了豫剧、黄梅戏、评剧、京剧……」


听得多了,Zoro开始找戏曲老视频出来看,最开始的时候,他会在国内的视频网站上看,后来广告太多他受不了,就去YouTube上看。他惊喜的发现,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在YouTube上居然很多很全,有很多爱好者一直在上传各类视频。他找过京剧大师于魁智、李胜素的戏,也任由YouTube给自己推荐,就像刷抖音一样,一个视频一个视频的接着看。


听京剧的时候,他觉得很放松,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就和听喜欢的歌一样。他还喜欢看日漫听日漫歌曲,把微信头像换成了Q版的海贼王角色剑客Zoro,这是他最喜欢的日漫角色。


「现在的年轻人都还蛮好玩的,即会听京剧也会看日漫,感觉是两个不相交的东西。」我感慨道。


Zoro忍不住笑了:「那你要是知道我还听哥特…… 」




佛系追戏


青蛙才读大二,但是听京剧已经好几年了。


对于京剧,他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他觉得「这么好的国粹艺术,应该大力推广。」他会痛心疾首的批判,说现在的京剧艺术太讲究创新了,改得乱七八糟,花了那么多资源,没几出受欢迎的,不如好好的发扬传统的优势,大力推广。他在网易云建了一个歌单,名字就叫「对于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很痛心」,66首曲目,他听了400多次。


另一方面,他很少跟身边的朋友提起自己喜欢听京剧。寝室的几位兄弟,有的喜欢听流行乐,有的喜欢听摇滚乐,偶尔他们会外放喜欢的歌曲,但青蛙从来不外放,就自己默默的听,非常佛系。


比起身边的人,青蛙更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他加了一个

群「b站戏曲交流」,群里的人都是京剧爱好者,因为都是从b站过来的,大多数还是90后,大家会讨论自己喜欢的角儿、京剧圈的新闻、对演员的看法。就像追星一样。


这些事儿,他都不会跟朋友提起,也不会尝试着让朋友去听京剧,「他们不会喜欢听的。」


「他们听过吗?」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喜欢?」

青蛙有些无奈:「第六感,就像一个厨师对口味的自信判断。[捂脸]」





我会躲在公园偷偷听戏


小赵喜欢上京剧是因为王珮瑜,「当时看到瑜老板说世界上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我就特别好奇,就去听,一下就迷上了。」


和青蛙一样,小赵也从未在生活中遇到过喜欢京剧的朋友,但他注意到,在他经常去的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每次出名的戏都会有很多年轻人去看。区别只在于,坐前排、包厢的一般还是老年人,年轻人一般会购买票价比较低廉的后排座位。但在听戏的认真程度上,两者倒没有太大区别,看戏的年轻人玩手机的很少。


有一次,他在看《霸王别姬》时,上演到「看大王在帐中」选段时,后面一位打扮很酷的女孩子大声叫了一声「好」,他忍不住笑了,觉得这样的反差很有意思。


小赵的身边没有可以聊京剧的人,他在家里放京剧,朋友有时候会抱怨,嫌太吵,于是他只敢偷偷在洗澡的时候放。


每个周六早上,小赵会起个大早,在奥森公园跑一圈,然后在南边的一个长椅上坐半小时。这个椅子一般没人坐,于是就像《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一样,他拥有了一个专属座位。坐在这儿,早上的阳光不刺眼,温度也刚刚好,最重要的是,在十米之外的空地上,有几位老人每周六早上都过来放着京剧,跟着摇头晃脑的听或者唱,小赵就偷偷的听。


小赵从未想过要加入这帮老票友,毕竟年龄相差太大,也没什么好聊的,而且他也觉得,音乐本来就是个人爱好,用不着分享。但坐在这儿,听自己喜欢的戏,他很开心,「就像是拥有了一个秘密基地。」这是他一天之中最满足的时刻。


图:TENG YU


◆  ◆ 

你有过「本以为ta会爱好…,实际情况却很反差」的经历吗?


◆  ◆ 

如果你对今天的话题感兴趣,还可以看这些……

我的爱好突然变成“羞羞”的……

嘻哈红了,有人却不高兴了

我在北京东直门,跟50个陌生人尬聊


◆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