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7月23日至8月6日期间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支委会向支部所有党员多轮次推送了多份相关学习材料,包括:《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图读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点》。
全体党员一致认为,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总体部署,是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支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把思想摆进去,要把工作摆进去,要把职责摆进去,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原原本本全面学、结合工作重点学、交流研讨深入学,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原则和举措,要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以下摘录的是支部教师党员的学习心得体会。
黄崑老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做了重要讲话,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全会还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科技人才的评价、培养与选拔,科技成果的多维度影响力评价,以及服务于科技人才培养的信息服务体系构筑等问题,都将是服务于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需求的研究问题领域,在学生培养中也要将这些研究议题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学生论文选题及指导中去,建立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促进实践领域的问题解决和成熟发展。
刘晓娟老师: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涉及到各行各业。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数据要素的内容,为了能够发挥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当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例如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等等。
肖明老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多项重要决议,并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行动指南。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深刻领会到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强调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支部书记,我要带头学习并带动支部党员加强理论学习。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全会精神,通过读书会、党课等形式,深刻理解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还要鼓励党员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推动全会精神在支部内形成广泛共识,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李春秋老师: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是划时代的,必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新局面。这次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新时代中国改革的最强音。三中全会决定原文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分别详细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高等院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教育、科技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摇篮,作为高校教师,我将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握本次会议的重大主题、重大原则、关键决议和有力举措,不断夯实自身科研功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本学科的需求,不断追求科研质量,确保科研活动能够真正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陈志新老师: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重视,新闻中也多次预告这次重要的大会。从微信上面,当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的当天,我就全文阅读完毕。感觉这真是涉及中国国家各个领域的、非常深入的改革措施,很实在、很具体、很深入,规定了具体落实实现的时间,显示任务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我注意到,牵涉教育科研领域曾经强调的问题,要继续深化和具体落实。总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这个文件为全党、全国擘画了蓝图和行动方案,我会深入领会,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黄鑫老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所作的说明和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催人奋进。作为党员更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并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个人教学科研能力的强大动力。
靖培栋老师:
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倍感鼓舞,大家共同学习。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陈翀老师:
2024年7月18日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其中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李蕾老师: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令人深感振奋,深受启发。这一决定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此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推进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不仅是对以往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改革方向的明确指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更需要在各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全会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一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此外,全会精神还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总之,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全会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陈实老师: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成果赋权是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这一概念旨在改变传统的科技成果管理方式,使得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收益权。2020年,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试点单位可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改革模式,实现成果所有权充分赋权、成果收益权长期共享。具体包括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应向单位申请并提交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由其单独或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按规定给个人的现金奖励,应及时足额发放给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受单位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
周晓燕老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设计、组织调研、精心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决定》共15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学习以后,我觉得党员就是要绝对服从,听党的话跟党走。
贾卫民老师: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高校教师也应以此为动力,在教学科研、思政育人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