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省口罩、科学戴口罩,2月18日举行的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终于明确强调: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官方声明。
实际上,根据《广东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引》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2号通告,普通民众在几种场合都可以不戴口罩。
公园等空旷通风场所不用戴
相比更早前发布、目前已被废止的1号通告,2号通告结合国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将“口罩令”的实施范围删除公园,增加了超市、农(集)贸市场。
此外,2号通告还增加了“口罩佩戴原则”部分,明确提出: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根据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最新口罩使用指引,普通民众在室外通风处(公园、小区、街道)与其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通风良好的办公室、独处或家庭成员都健康(居家、开车)的情况下,都不需要佩戴口罩。
比如,这些情况可以不用戴口罩:
家中没有疑似患者,也没有密切接触者、疫区回来的家人;
私家车没有搭乘过疫区客人或者疑似患者;
在通风条件好的露天劳动、工作并和相邻人员保持适当距离,逛公园时没有游客聚集,有条件和周围人保持适当距离;
办公室严格采取了消毒、测体温、通风措施,同事也没有疑似和密切接触者。
比如,在当日新闻发布会现场,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主席台上人员戴着口罩相继入场,落座后即取下口罩。
对此,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常务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邓鸿解释:发布会场内每天会进行严格消毒和通风,且发布人和记者进入现场的通道是分开的,同时还加大了主席台与记者席之间的距离。“因此,为便于记者朋友能更好地听清楚,我们进行发布时不戴口罩。”
普通民众不需要N95口罩
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普通民众应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也可以使用纸质口罩、布面口罩、棉纱口罩、海绵口罩、活性炭口罩等普通口罩。
正常工作生活时,普通民众如果买不到口罩,可以佩戴任何可以遮掩口鼻的物品,勤换勤洗。
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级别)主要供医护人员等使用,普通民众并不需要如此高级别的防护。
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除了高或较高暴露风险人员,健康人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包括适当延长口罩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已使用。
此外,佩戴两层口罩不能增加安全性。
过度防疫乱象的忧思
关于如何省口罩、科学戴口罩,在黄埔观察此前的多篇推文中,我们多次转发了钟南山院士、张文宏专家的意见——
口罩不用时刻都戴着,在人少、空气流通、空间开阔等场所就没有必要戴口;普通防护戴外科口罩就可以,请把N95留给医生。
但在实际疫情防控中,越到基层,这些如雷贯耳、俨如守护神的专家的意见,就已失灵了,不管用了。过度防控、粗暴执法的防疫乱象,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
比如,江西丰城县一名教师因在空旷无人的小区跑步没戴口罩,尽管他辩解理由是钟南山的权威说法,但仍被强制隔离14天,还挨了单位处分。
我很好奇,这位老师拿钟南山的说法辩解时,当地相关单位是如何反驳的。比如,会不会有这种:“专家说了不算,领导说了才算”;“专家算个屁呀,出了事担责的还不是地方”?
当然,我看到个别网友振振有词的说法:
你觉得空旷无人不戴口罩,你不戴,他也不戴,个个都不戴,那不危险了吗?类似的说法还有:你也出门,他也出门,个个都出门,那岂不乱套了吗?——这是劝导大家不要出门的说法。
这类看起来是“为大家好”的劝导说法,实际上无知、愚蠢、机械,他们把每个人当毫无理性思考能力的傻子看待,而忘记了人有趋利避害的基本反应机制。
当然,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也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机械地出个政策条文,又不做详细解释。
比如,没有对“公共场所”的解释,结果导致无知防疫人员以为只要一出门就是公共场所,就要戴口罩。
比如,广州对湖北新抵穗人员的隔离措施中,
没有对所谓“整户”、“具备独居条件”进行解释,让很多人一头雾水。
结果一些地方,一刀切对所有湖北新抵穗人员进行强制集中隔离,而且费用还很贵(每天1000元)。
又比如,搞出个气溶胶传播,又没有同步作出解释,搞的很多人心慌慌。
举全国之力群防群控,织起了严密的防疫网络,让我们也看到了举国体制办大事的优势,但从不少粗暴防疫乱象中,也让很多人产生..死灰复燃的担忧。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许多牛鬼蛇神。也再一次警醒国人:脱离了法治轨道的群众运动,是相当可怕的。历史教训,殷鉴不远!
广东2号通告已明确了带口罩的范围,如你再遇到那些瞎指挥的防疫人员以及各类保安,请将本文甩给他们!
同时,也请拨打12345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