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但没有钱先准备着,几乎无解。
优雅养老,是一个主动选择的结果。
有点烧脑,但干货的部分来了!
父母的养老更紧迫,说说我的财务思考过程:
第一步:
养老,哪些方面要花钱?
奔着保证小康,能力范围内追求更好的目标,我把养老需求,进一步分成了3个层次。
加大了对护理、休闲娱乐准备的量化思考。
第二步:
养老到底要用多少钱,准备多久,领多少,领多久?
1.参考国人的平均年龄,至少要保证85岁前的优质生活,更长寿也要有准备;
2.完全基于目前他们的收入和资产状况,可以稳稳实现
3.方案准备期,最多10年。
65岁后他们就不需要为打理钱而操心。
第三步:
和父母认真聊聊,他们的想法
直接和父母聊聊,真的很重要!
分享几个通用的问题:
1)父母目前的日常基础消费水平
正常吃吃喝喝没压力那种,比如让我妈爱吃榴莲,至少这事没压力
。
问了问,目前一个月4000块,已经很充足了。
2)升级一些,具体描述一些相对理想的退休画面
比如,我爸妈还是挺喜欢出去走走的。
在身体玩得动的情况,保持现在这样一年1-2次较深度旅行的安排;
再比如我妈可以跳跳舞、我爸想重拾养花养草的爱好,也可以保证。
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休闲娱乐金的细化标准。
3)目前的家庭财务状况
包括现在的资产情况;
未来几年,在退休前的收入情况;
退休后,退休金领取情况。
4)如果身体不好了,如何治疗和护养?
由另一方照顾到什么程度,需要请护工?
如何看待住家护工?
对养老社区、养老院有什么看法或要求吗?
5)明确我的一些态度
- 我希望他们可以有尽可能好的晚年状态,不需要考虑给我留什么钱,包括房产;
- 爱和陪伴是肯定的,但作为不在家工作的独身子女,如果遇到长期护理问题,还是需要更多依赖他人、设施服务来解决;
- 希望他们更认真地设想,怎么安排退休生活。
6)如果,最近几年,家中还有
别的大项支出计划
,也要考虑在内。
第四步,拿出你的执行力,定方案,想清楚了要操作!
有了这些信息,我为父母规划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执行方案:
- 点击图表可放大 -
补充两句,参考了一些行业报告的护理需求,我设定了现在物价水平,
9000元/月的专项护理金
;
早期父母用不上的时候,既可以用来休闲娱乐、提升生活,也可以用来理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