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圣经,我们有许多错误的动机,阻碍我们体贴上帝的心意,因此无法活出神所喜悦的生活。如何辨识这些错误的读经动机?神赐下圣经原本的目的是什么呢?
❶
心怀负罪感
很多人查经的动机是出于负罪感。我们都知道自己应当阅读圣经——基督徒被要求去做一系列事情,读经是其中之一。除了读经以外,还有出席教会、十一奉献、不说脏话等。没人会承认自己读经是出于负罪感,但负罪感确实是一种有力的动机。
这种负罪感常常与律法主义有关系。
我们创造自己的标准(「我必须每天读多少章」),然后拿这套标准来要求自己,却不回头想想这并非上帝的标准,而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很快我们就开始用这套标准去要求别人。于是,
一种「负罪感文化」就形成了。
在这样一种律法主义的文化中,「好基督徒」勤奋读经,因为他们生怕自己表现不好;「坏基督徒」则因为自己不达标而心怀负罪感。
❷
谋求地位
在基督徒中间,那些熟悉圣经的人当然地位较高,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这当然是应该的。我们都应当渴慕上帝的话语,从里到外熟悉圣经。上帝的话语应当随时放在我们嘴上,印在我们脑海中,刻在我们心里。
但是,能否花一分钟问自己,为什么想熟悉圣经?上帝确实喜悦我们看重他的话语,但是,你真的认为上帝也喜悦你渴望显得比别人聪明吗?你想成为一个从不跌倒的「万事通」,并将这种想法归荣耀与上帝吗?你希望大家都觉得你最善良、最属灵,而这种愿望本身属灵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查经太多(假如这事可能发生的话),而是你查经的动机是什么。
很多时候,基督徒查经的动机是谋求地位,而不是渴慕认识上帝,被上帝的话语改变;不是爱周围的人并服侍他们。
很可能你认识某个精通圣经的人,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大家尊重他(她),并且你也想得到这种尊重。攀比争竞是强有力的动机,却不是正确的动机。上帝在乎你的品格,而非你的能力。所以,为了显得比别人强而查经,真是非常荒谬的。
❸
用作教材
有时候,我们查经是为了带领查经班、讲道,或只是为了找点宝贵的经文和人分享,这样的动机也偏了。这是一种更难以察觉的误用圣经。
我们完全可以用圣经来预备教导,而且也必须如此。然而,一旦我们把圣经「仅仅」视为教材,问题就出现了。
如果你正处在牧养或教导他人的角色中,你是仅仅扫描圣经,为寻找那些可供分享的金句,还是沉浸在经文里,因为经文在对「你」讲话?「你」是否喜欢聆听上帝的教导,让圣经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去改变「你」?
问题:
花些时间思考你过去如何查经。你有以上所讲的哪些错误动机?你是否有其他的动机?
要查验我们学习圣经的动机,最好先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帝为什么赐圣经给我们?我们常说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并且习以为常。但是,上帝当初为什么把圣经赐给我们?如果圣经真是上帝的话语,上帝为什么要对我们讲话呢?我们必须知道上帝赐下圣经的目的,查经才不至于错失上帝的本意。
❶
教我们认识他自己
那么,上帝为什么赐给我们圣经?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想向我们描述他自己。从起初到结束,上帝一直是圣经的主角。圣经里记录的一切都以上帝为中心。《创世记》开始于一位自有永有、说立就立的上帝。《启示录》结束于同一位在一切受造物之上永远掌权的上帝。而介于《创世记》和《启示录》中间的每一卷书,都在讲述上帝在历史中的主权行动,揭示上帝的品格和属性。
上帝希望我们认识他,而他使用圣经来揭示这些知识。
人总是愿意相信人是一切的中心,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所以上帝赐给我们圣经,是想让我们晓得,原来上帝才是一切的中心。
他是首先的,他是末后的;他是万王之王,他是万主之主。他被称为「圣者」,这表明上帝和人之间有天壤之别。上帝让我们必须明白这点。
正是借着圣经,我们才晓得上帝的能力、公义、怜悯、忿怒、爱、仁慈、信实、嫉邪、圣洁等。因为圣经已经讲明上帝的样子,所以我们不能随己意捏造。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学习圣经,更好地认识上帝。我们要努力认识关于上帝的真理,清除一切关于上帝的错误概念。
❷
教我们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上帝赐给我们圣经,也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圣经记述一个宏大的故事,解释了我们从哪里来,为何世界会是这样,以及未来将如何。圣经解释了人类是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存在。
许多基督徒认为圣经是宗教书籍,可以回答宗教问题,教我们如何过敬虔生活,但圣经不能回答那些哲学、科学、社会学当中的棘手问题。这是大错特错的。圣经给了我们一切答案,回答了生命中一切最重要的问题。
圣经绝非仅仅提供「宗教真理」,而是精确地解释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
写作圣经的那位上帝,就是设计世界的那位上帝。因为这是他的世界,所以我们必须从他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根据他的原则来生活,才不至于陷入虚空。
这一切都意味着一点:我们查经的时候,应当努力寻求认识上帝、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我们不应该追求个人的情感体验或积累宗教知识,而应当学习如何在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好好生活。
❸
让我们敬虔度日
上帝给我们圣经,另一个目的是让我们过敬虔的生活。彼得说:「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彼后1:3)简而言之,借着认识上帝,我们就可以敬虔度日了。无论我们有哪些查经的动机,「敬虔度日」应当是第一位的。我们学习,因为我们想成为敬虔的人。
保罗说:「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在这里,保罗说圣经是上帝「默示的」(上帝吹气)。尽管上帝使用人类写作每卷圣经,但上帝自己才是这些话语的最终源头。
另外,请注意保罗这里提到了圣经的目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所以,上帝为什么赐给我们圣经?上帝赐给我们圣经,「好叫」我们得以完全,可以遵行上帝的命令。
这意味着,我们学习圣经应当着眼于改变自己。《希伯来书》4章12节警告说:「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我们阅读圣经,以为可以获取知识,但其实这样是搞反了。圣经在阅读我们——圣经刺入我们的内心,显露我们的本相。
如果你发现自己光是读经,生命却没有改变,那可以肯定一点:你读错了。读圣经,不是找出经文,来支持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圣经帮助我们体贴上帝的心意,让上帝改变我们,重新定义我们的身份。
❹
使我们与上帝相交
上帝希望你认识他,并且他赐圣经给你,让你可以认识他。关系需要交流——我们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关切和梦想,每一次爱的表达都会加强关系,加深亲密感。我们就这样彼此建立关系,与上帝相交也是如此。圣经就是上帝与我们分享思想和情感的渠道。我们是渴望获得关系的人,因为上帝造我们的本意就是如此。三一神位格之间完美的合一和仁爱,展示了上帝自己纯全的关系。自从上帝把亚当放在伊甸园那一天起,他就与人类维持着关系。而且,「上帝与人的交流」一直是「上帝与人的关系」的中心。
所以,我们翻开圣经,就是在与上帝交流。上帝选择某些特定的字词来对特定的时代的特定人讲话。他选择六十六卷书,为我们保存下来,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他。虽然圣经不同的部分是讲给不同的人听的,但圣经里的一切都最终是为了我们得益处。如果圣经真是「上帝所默示的」,如果圣经真是上帝自己口中所出的话语,那么读经就是聆听上帝对我们亲口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