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我家里 ?冲洗马桶也会产生气溶胶?专家解读来了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20-02-10 17:56

正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656例(湖北2147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湖北52例),新增死亡病例89例(湖北81例,河南2例,河北、黑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西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3916例(湖北2067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600例(湖北32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1124人。


截至2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3738例(其中重症病例618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49例(黑龙江核减1例),累计死亡病例811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7198例(山西、黑龙江、河南、海南各核减1例),现有疑似病例28942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7190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8183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3例: 香港特别行政区26例(死亡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治愈出院1例),台湾地区17例(治愈出院1例)。


2月8日,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 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三种。


据@央视新闻





许多人担心飘去飘来的气溶胶

是不是一不留神就被吸入身体里了

那岂不是防不胜防?

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

记者采访了 武汉5位传染病专家

受访专家: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李发久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



哪种环境气溶胶感染风险会更高?


问: 气溶胶在空气如影随形,会不会突然飞来一群有病毒的气溶胶?


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形成空气中的小液滴。 它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

即使是飘的状态, 一来我们有口罩防护,所以提倡正确戴口罩,口罩要遮严口鼻,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 二是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


在封闭的空间,如 电梯、办公室,气溶胶感染风险才会高一些 ,所以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队时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个比较安全的隔离距离。

制图: 张莉


患者呼气会形成气溶胶传播吗?


问: 一位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附近,他呼出的空气中是不是就饱含了带病毒的气溶胶?


郭威说, 正常呼吸的情况下,位于肺部这种下呼吸道的病毒没那么容易出来,倒是猛烈地咳嗽、咳痰时,更可能产生气溶胶,这和飞沫传播是一致的,其实气溶胶的传播途径也包含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之中。

气溶胶的传播对医护人员防范的意义更大。 提醒他们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采取空气隔离措施,比如戴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我家里?


问: 邻居中有感染者,楼上的气溶胶会不会飘进自家来,到底还能不能开窗透气?


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组组长许绿叶说, 开窗透气是必要的, 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气溶胶随之吹走,空气不流通,别说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门。 她建议, 一天可以开几次,总时长可保持在2-3个小时 她认为,如果不是恶劣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这种传染的可能性很小。总之,开窗透气,更新室内空气,即使有气溶胶也会沉降,按照防范接触传播的要求, 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都可以防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李晓宁主任医师进一步说明,楼上楼下有隔离病患的情况下,需要灵活掌握。 例如点式楼房的窗户直接和邻居对开的,要错峰换气,或者不开那一扇窗; 如果楼间距不大或者是老旧小区,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话,而且在已知周围有感染病人时,不建议频繁地开窗换气。 因为万一邻居家的换气时间和自己家正好一致,而恰好风向还朝着自己家吹,那么有可能将别人家的空气和自己家的流通了。

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内科李发久副主任医师也认为可以开窗通风, 如果和患病邻居隔得比较远,应该没问题。 气溶胶的传播大部分都是在封闭的房间当中,比如说实验室、医院诊室,释放到大气当中,气溶胶的传播能力会比较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何美安教授认为,市民加强防范没有错,但适当开窗是必要的,要选择好开窗时机。


电梯里的气溶胶会不会等着我?


问: 电梯被认为是高风险地带,会不会前面一个人留下了带病毒的气溶胶,正好被后面一个人吸入?


许绿叶认为,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荐的防范举措都是有效的, 减少出门,不聚会,必要外出时戴紧口罩。 建议身体不接触电梯空间,按电梯键时,可以用纸巾隔一层再按,回家后立即洗手。


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问: 气溶胶会沉降,如果踩上了气溶胶怎么办?


专家认为,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室外和室内穿的鞋子都是分开的,出门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门口,不放到室内来。 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参照为鞋子消毒的方法,在鞋底喷洒消毒水。


提醒: 冲洗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问: 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内检测出了病毒,冲马桶会产生气溶胶吗?


专家提醒, 粪便中会有病毒,冲洗马桶的水流也会产生气溶胶,建议把马桶盖盖好,可以防止气溶胶传播。 冲完马桶,还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盖。

关于下水道和马桶是否造成楼上楼下传播病毒,专家们认为风险不大。 李晓宁主任建议下水道的消毒可以在每天晚上没有人使用的时候, 用84消毒片或84消毒液放进下水道或马桶里,注意如果它是金属的就有腐蚀性,如果是PVC的管道就没有问题。

李晓宁主任强调,家庭里还可以多采用换气扇来促进室内空气的排出。 卫生间和厨房在用84消毒的时候,一定要开通风设备,就是要开换气扇通风,防止中毒。


很多70后和80后的童年都有一本连环画。


夏日午后,软磨硬泡要来几毛钱“巨资”,叼一根冰棍,再租上一本小人书,在树荫下,在蝉鸣里,一篇篇地翻阅。

这些连环画,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国学”的启蒙方式: 孙悟空的神通、关羽的忠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生动的画作、动人的故事,不仅是迷迷糊糊的童年,还是以后积累的作文素材。


小巧的体积,小小的篇幅,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浅显的道理,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孩子最“中国范”的国学启蒙。

上世纪,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的 《三国演义》连环画 ,风靡一时,重印达千万次之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套48册的小人书,有 7000多幅画图 ,其绘画队伍几乎囊括了当时上海所有优秀的国画家。中国画大师贺天健先生书写了每一册的书名。

1976年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左起:贺友直、赵宏本、顾炳鑫、郑家声、刘旦宅。

每一册连环画上形态各异的鲜红印章,皆出自篆刻家都如冰先生之手。


这套《三国演义》创作阵容之强,影响之大,在连环画史上可谓一枝独秀,不仅成为中国连环画的一张名片,也转换成一个时代的 文化符号 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可惜的是1979年的原版《三国演义》连环画 已经 绝版 ,也使它的身价与日俱增。目前的收藏价格至少也要5000元,可见其在一代人心中的艺术地位和收藏价值之高。


庆幸的是,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经过精心整编,全新修订,尽可能的还原这部作品的初始面貌。新推出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修订本,让这部经典佳作 重出江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