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娱乐官
泛娱乐产业第一新媒体平台,聚焦影视、网生内容、音乐、二次元、VR、游戏、体育等细分领域。各大一线内容平台重点扶持优质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日报  ·  《上元欢渝夜》!4分钟完整版来了! ·  17 小时前  
重庆日报  ·  《上元欢渝夜》!4分钟完整版来了! ·  17 小时前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半岛都市报  ·  青岛小哥黄晓明,突然发文:圆梦! ·  昨天  
Vlinkage  ·  剧集周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娱乐官

专访|时光网侯凯文:《变形金刚5》有望30亿票房,但衍生品市场远比票房有想象空间!

首席娱乐官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6-22 23:39

正文


马上,《变形金刚5》就要在内地上映了!截止目前,零点场票房预售已近4000万,首日预售过亿。


从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上映至今,走过了整整10年,带来了几十亿美元的票房收益。其中,上一部《变形金刚4》内地票房19.7亿元,全球票房10亿美元。所以, 即将上映的《变形金刚5》,不少人给出了30亿元的内地票房预期。



看一部《变形金刚5》也就几十块上百块,但是要买个擎天柱模型,你可能要花几百元甚至数千元。除了电影票房,衍生品带来的巨大效益不容忽视。在国外,衍生品的产值远高于电影票房。而国内,衍生品的市场却逊色许多,处于起步的初期阶段。

变形金刚大概是最能体现衍生品价值的IP之一,正值《变形金刚5》上映之际,小官专访了此次“变5”衍生品合作方时光网CEO侯凯文,其深耕电影行业十余年,做衍生品4年,侯凯文是如何看待国内的电影衍生品市场的呢?

《变形金刚》衍生品更加实用有创意

《西游记》不是严格意义的衍生品商业

《变形金刚》这一IP在中国的火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许多人的儿时记忆中,都有这个能够变形的“汽车人”。1988年之后,在动画片的带动下,变形金刚玩具成为当时大家的最爱,全国几乎卖脱销。


2007年,真人电影《变形金刚》上映,在全球获得3.6亿美元票房,片中玩具也在日本和美国同步推出。除了玩具,设计方还推出了实用性非常强的音乐设备,包括擎天柱形象的音箱和耳机。

到了2017年《变形金刚5》,变形金刚的衍生品更是在设计上精益求精,其中主推的两款充电宝和擎天柱头模音响,更能体现如今电影衍生品已不是简单印刷logo的阶段了,其创意和实用性都非常重要。如今市面上的许多电影衍生品仅仅将形象元素印在手机壳、鼠标垫、T恤等物品上,远远达不到衍生品的真正标准,无法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当然,《变形金刚》跟《魔兽》一样,有着一大批情怀粉丝,他们愿意收集相关衍生品,而许多国产IP并撑不起这个市场。除了《大圣归来》,国产电影中鲜少有深入人心的形象。然而,《大圣归来》衍生品虽卖得好,但“孙悟空”或是《西游记》跟严格意义上的IP并不一样。



侯凯文告诉小官,国内至少有30家做孙悟空的公司。 “只能说拥有这种特殊形态的IP,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衍生品商业。 比如美国环球上演《侏罗纪公园》的时候,商家狂进恐龙玩具,卖得非常好。包括《速度与激情》,里面的车全是标准型,它的衍生品就没法做。”

这也是时光网在做电影《长城》衍生品没能成功的原因, 首先它跟《变形金刚》和《魔兽》没法比,它是一个新IP,跟观众的情感连接需要新建;另外就是“长城”是一个“大众IP”,设计出来就像旅游纪念品。

海外电影收益超过70%来自衍生品

国产电影90%收益来自票房和广告

经过多年发展,海外影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电影衍生品开发产业链。 不少数据显示,海外电影行业的利润只有不到30%来自票房,超过70%都来自电影衍生品和版权出售带来的收益。

这其中,在衍生品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迪士尼。公开数据显示,《星球大战》三部曲的总票房收入为18亿美元,衍生品入账却超过45亿美元;动画电影《狮子王》票房7.8亿美元,衍生品收入高达20亿美元。



迪士尼在电影衍生品开发上有一个重要准则,就是产品与影视作品在属性上的紧密关联性,保证影片角色的形象能够顺利渗透。同时迪士尼将衍生品的开发列为整个电影项目的重要一环,从电影筹备期,就开始规划其衍生品了,产品的制作与电影的制作同步进行,电影上映后,产品同步或提前开卖。

侯凯文表示,《变形金刚》同样遵循这样的节奏。 “大的IP一年前就要下手了,有时候电影拍到30%,衍生品开发团队就可以看,70%的时候再看一遍,拍完后第一时间又看一遍,这其中,衍生品的设计和开发就已经开始了。”

提前看影片对于衍生品的开发非常重要,侯凯文提到《银河护卫队》,由于前期开发团队没有看影片,到拍到70%的时候,才发现“树人”才是重点,回去把之前开发的形象都不做了,就做最能打动人心的“ 树人 ”。



由此可见,衍生品与影片内容的衔接非常重要。反观国内,电影衍生品仍存在不少问题。除了时光网,国内着手发展衍生品的公司还有不少,包括光线和阿里这些影视巨头公司,不过它们在其产业链上仍未建立完善,处于不断试错阶段。

以光线为例,此前《大鱼海棠》12个品类数百种产品,为光线带来5000万的总销售额,可谓票房和衍生品双丰收。然而,《神奇女侠》虽然票房挺热,但衍生品的销售却不尽人意。在光线旗舰店里,12件《神奇女侠》正版衍生品,销量最高的盾牌钥匙扣仅卖出不到100件。另外,斩获5.77亿票房的《你的名字。》,衍生品的销售同样比较惨淡,几家店铺的销售总金额不到100万元。


国内做文化IP衍生品开发和运营的公司娱猫创始人徐杨斌告诉小官, 衍生品运营的过程中,时机的选择很重要,提前预判爆款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投资。

相比于国外衍生品远超过票房收入的情况, 国产电影90%的收入还来自票房和广告。 好在市场已经逐渐打开,未来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话侯凯文


首席娱乐官:衍生品盗版的问题你怎么看?在《变形金刚》项目上存在这个问题吗?

侯凯文: 有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衍生品做了4年,我觉得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首先盗版必须是盗那些大IP,消费人群多的那些,它才有市场。 那现在中国电影处在一个每个月都有大片的市场阶段,这一点就违背了盗版的商业模式。 盗版也有成本,要开模具,模具开完之后生产成本也很大。所以大工厂没有了,小的工厂财力又有限制。加上政府抓盗版的力度也在加大,所以环境越来越好。


首席娱乐官:你如何看中国电影整体市场,什么样的IP能做到衍生品大卖?

侯凯文: 首先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急,《变形金刚》34年,《特种部队》48年,迪士尼的更不用说,真正全球领先的IP,没有几个是横空出世的。第二点,电影要进到第二部、第三部,不断“重启”,它要深入人心,成为一个故事、一段回忆,这个IP要是长线的。比如《捉妖记》,我们举例你做到第三部、第四部的时候,它已经有一代人的积累,这个力量才会大。快的IP,我们有,它昙花一现,这种衍生品没办法做。

首席娱乐官:电影衍生品也是一个时效性的东西,它的热度会随着电影上映时间改变,根据之前《魔兽》、《长城》的销量,《变形金刚5》衍生品的销售会呈现怎么样的趋势?

侯凯文: 这个就是对IP的长线、短线要做一个判断。《变形金刚》完全不用担心,《星球大战》、《魔兽》等,我们可以多做些库存,不担心卖不掉,它的持续性很久。 但有的IP,比如《长城》就要做决策了,它不是常青款,它的生命周期就一个月,通常是上映前一周到上映后三周。


长按二维码成为【暴娱读书会】年度会员,带你引爆泛娱乐!


>> 热文 <<

2016电影 | 2016电视 | 2016VR | 2016直播 | 2016电竞 | 2016泛娱乐

阿里影业 | 华谊兄弟 | 华策影视|腾讯

艺人经纪 | 天价片酬 | “限韩令” | 欢喜传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