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台湾人文与学术
引介臺灣人文及學術研究現狀和趨勢、論文期刊發表概況、論壇及學術前沿。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2027年,“双一流”高校倍增 ·  昨天  
青塔  ·  2025年美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 ·  2 天前  
青塔  ·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 ...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年薪高达50万 | ...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教师招聘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台湾人文与学术

施展《樞紐:縱覽歷史3000年,探索當代世界的中國》

台湾人文与学术  · 公众号  ·  · 2019-01-13 10:14

正文

樞紐:縱覽歷史3000年,探索當代世界的中國

  • 作者: 施展
    新功能介紹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9/01/25

  •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強力推薦年度好書,盛讚:「最大的一次認知升級!」
榮登2018年中國大陸各大媒體好書榜,討論度最高的歷史書!
「得到」APP熱門音頻課程「中國史綱50講」作者力作
上市2天狂銷5萬冊,中國大陸銷量破20萬冊!

何謂中國?從內部來看,中國是個體系;從外部來看,中國是海陸樞紐。要如何理解3000年來中國的過去與未來?施展的《樞紐:縱覽歷史3000年,探索當代世界的中國》顛覆傳統史觀,打破學科藩籬,用宏觀角度、全新視角、邏輯思考,縱覽中國千年歷史,重新定義中國的「樞紐」角色,用超學科視野重新理解中國。從過去看見未來,從世界發現中國!

《樞紐》縱覽中國千年歷史、探索當下世界的「中國力量」。施展指出,中國的兩大基本特徵,一是它作為一個古老且未中斷文明所帶來的歷史記憶,一是中國的超大規模性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效應。對中國超大規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國問題的根本前提,它構成「中華文明區」與其他文明區的重要差別。施展運用空間和時間的觀念與方法,致力於在全球的視野下,將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串連起來,提出新穎的解釋框架。

在古代史的闡述當中,施展突破常見的中原本位視角或草原本位視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個亞區域,彼此互動、依賴、塑造的過程中,發現超越各個亞區域之上的歷史進程,從而將中國史定位為一個體系史。

《樞紐》以問題為導向,超越具體學科的限制,調用地理、歷史、哲學、思想、經濟、財政、貨幣、軍事、人口、社會、法律、國際政治等跨學科領域知識來解釋中國歷史。有關二十世紀中國革命對於中國現代轉型的意義、近年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對世界秩序的塑造,也獲得全新模式的深入討論,並對未來提出一系列深具建設性的探討。

名人推薦

到了中國人書寫中國歷史哲學的時候了。從醞釀到落生,這部作品花去作者八年時間。而作為見證人,我們跟著他的激情和沉思,從四萬字到五十萬字,一路讀來。作者力圖對我們這個人群遭遇的苦難,給出歷史哲學和社會學的解釋。施展邁出的這一步,是零到一的創造。它將結束這個巨大人群如此長時段、對自我認知和定位的焦慮和迷茫,也將引起激盪,誘發更廣泛、深刻地對這個人群未來命運和擔其所當的思考。——劉蘇里(萬聖書園創始人)

作者以湯恩比式的歷史哲學視野,考察農耕文明、游牧文明與海洋文明互動中的中國大歷史。如此之大手筆、大氣象、大格局,為當今中國學界所罕見。在碎片化研究的時代,本書不啻為令人精神一振的難得力作。——許紀霖(知名歷史學者)

氣象壯闊的論述格局……這是這一代青年人在大時代進行大構想的一個可貴的嘗試。——劉吉(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前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

第一次聽施展講述他的研究,就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讓我看到了理解中國問題的一種前所未有的視野,也解釋了很多令我困惑的問題。中國到底從哪裡來,中國未來可能會向何處去?這是我想了很久的問題,相信許多人也在思考。施展的這本書,給了我一個非常有衝擊力的答案。——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施展


中國大陸知名青年歷史學者,在「得到」APP開設的「中國史綱50講」大師課,超過五萬人訂閱。工科出身,因為覺得不夠好玩,轉向文科,2008年於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外交學院外交學系,研究方向為政治思想史、政治社會學、歷史哲學、國際政治。

曾發表專著《邁斯特政治哲學研究》,另有學術論文數十篇,時評文章數十篇散見於諸多刊物、媒體。


目錄

推薦序 劉吉(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前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
導言 十字路口的大國與歷史熱

緒論
壹 哲學篇:中國歷史哲學綱要
一、作為中華民族之信仰的歷史
二、歷史的精神現象學過程
三、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
四、中國歷史的時間結構
五、從奉天承運的天子到普遍均質的人民
六、中華民族的世界歷史使命
七、歷史運動的內生方向

貳 社會學篇:歷史演化的動力機制
一、從欲望到信仰
二、制度的演化

上篇 作為「中國」的世界
第一章 地理與歷史
第一節 中原
第二節 草原
第三節 過渡地帶
第四節 西域
第五節 雪域
第六節 西南
第七節 海洋

第二章 第一輪歷史大循環:封建社會
第一節 三輪大循環
第二節 脫於混沌,封建初成
第三節 封建的巔峰與瓦解
一、周厲王之敗
二、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三、技術進步與封建社會的終結
第四節 思想的自由奔流
一、軸心文明思想的開啟
二、史學的勃興

第三章 第二輪歷史大循環:豪族社會
第一節 中原帝國與草原帝國
一、天下定於一
二、草原的興起與中原的豪族化
三、從豪族崛起到中原陸沉
第二節 塞北的精悍氣血與江南的衣冠禮樂
一、塞北的精悍氣血
二、江南的衣冠禮樂
三、孝文帝之敗與宇文泰之成
第三節 普遍帝國及其瓦解
一、關中與關東
二、海上聲教與西域胡風
三、安史之亂與西域新命
四、吐蕃的聚與散
五、技術進步與豪族社會的終結

第四章 第三輪歷史大循環:古代平民社會
第一節 精神的自我超越
一、普遍帝國與特殊認同的矛盾
二、儒學的新譜系與自我超越
第二節 特殊帝國及其蛻變
一、從「倫理世界」到「倫理—官僚世界」
二、二元帝國的精神自覺
三、西域的歷史伏筆
第三節 大陸普遍帝國及其絕唱
一、元:「大一統」抑或「大居正」?
二、明:大陸的專權與海洋的興起
三、清:大陸普遍帝國的絕唱

下篇 內在於世界的「中國」
第五章 從古代向現代的轉型:帝國餘暉
第一節 世界市場背景下的諸多新要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