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23 小时前  
河南新闻广播  ·  南阳最新人事任免 ·  23 小时前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  晴朗回归,下周河南最高气温15℃+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李零《風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記》出版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8-12 23:59

正文

新书预告 | 李零新书《风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记》 —— 专文论证北京中轴线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4年08月06日 15:28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布局“和谐而明朗”,被称为“古都的灵魂和脊梁”。北京中轴线始于1267年忽必烈营建元大都,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它包含了钟鼓楼、 万宁桥 、景山、故宫等15处遗产点,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中”“和”哲学理念。700多年间,北京城建筑布局、城市规划诸多变迁,但“中轴线”的地位和功能基本没变。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庄严承诺,也为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巨大努力的成绩。围绕北京城市变迁和“中轴线”,学者们有过诸多研究。


万宁桥东侧北岸镇水兽


万宁桥东侧北岸镇水兽下方元代刻记


在即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风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记》一书中,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著名历史考古学者李零专文论述北京中轴线。作者所理解的中轴线是串联元大都主体建筑的一条南北轴线,而不是沿旧鼓楼大街(药王庙街)按几何划分画出的大城平分线。它是以万宁桥为基点,即沿海子(什刹海)东缘的切分点画一条线,把钟鼓楼、中心台和元大内像串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钟鼓楼、中心台不在旧鼓楼大街上, 万宁寺 中心阁也不在今钟鼓楼的位置。


在本书中,李零教授从城市规划的元问题——水源入手,辨析元大都中轴线的位置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订正了过去的一些“定论”,也提出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推理。


万宁桥西侧的绞关石和闸门槽


李零教授通过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查证文献资料,一是实地踏查,历时三年“反复读(文献),反复走,反复改”,风乎舞雩,行走北京,阅读北京,玩得不亦乐乎。


李零在北海大西天琉璃阁


除了中轴线,李零教授还在本书中重点讨论大都五十坊和大都水系两个问题。


复原元大都五十坊时,“类似拼图游戏,既用串并法,也用排除法,反复尝试,反复调整,不敢以为必是,目的只是提供材料,提供思路。”


元大都五十坊复原示意图


讨论大都水系时,李零老师研究生张南金撰文《地安门景山西河的形成与变迁》,形成有趣的师生互动。


景山西河及周边现状示意图


诚如李零老师在序言中所说:元大都是明清北京城的基础。


不了解元大都,就不懂北京城。……玩也是学问,玩就是学问。北京太好玩了。





内容简介


李零教授言“我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本书是作者李零以其在北京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多年的文献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元大都的历史文化的学术作品。元大都是明清北京城的基础。不了解元大都,就不懂北京城。


书中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首先,详述了元大都的南北中轴线,特别是钟鼓楼与中心台、 中心阁 ,以及万宁桥与万宁宫、万宁寺的关系;其次,剖析了元大都的水系,包括高梁河、金水河、通惠河。重点讨论金水河从和义门南水门到元大内的水道流向以及金水河与高梁河、通惠河的关系;最后,对元大都50坊的布局、命名及与《析津志》记载和明初33坊做比较,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本书可为研究北京城历史、保护北京文物古迹提供学术支撑,读者也可跟随作者的文字行走北京,在阅读中感受脚下的“丰厚”历史。



作者简介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县,师从张政烺先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代表作有《兵以诈立》《丧家狗》《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万变》 《波斯笔记》 《考古笔记》等。



内页展示



图书目录





《风乎舞雩:元大都踏查记》


作者:李零  张南金

编者:王瑞智

ISBN 978-7-5746-0445-2

定价:108元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