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力量为目标跟以形体为目标的训练者而言,很多时候在训练上的差异其实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大,包括做的动作形式跟安排也是一样,
但对于硬拉而言,不同目标的训练者往往有着更多不同的注意点
,不同形式的硬拉带来对肌肉的刺激差别相对其他动作更大,硬拉更会影响恢复也能使用更重的重量,
因此我们更需要根据硬拉训练的特点跟个人的目标来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能按照同样的标准去进行训练
,而以下的一些注意点,可能会颠覆你原本对硬拉训练的认知。(主要分为力量导向跟形体导向做分析,某种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是要练力量举还是健美)
不管是对于形体发展还是力量发展的需求,相扑跟传统硬拉都各有优势,所以两种都可以去尝试,
对于力量举爱好者而言,最好的做法是找到自己更适合的那一种去进行更多的训练,去更好的掌握它,提升动作细节并不断增加训练重量,毕竟大家的训练时间都有限,
而我们在比赛的时候就要选择我们能够拉更重的那一种,频繁的去更换或者保持一样的训练比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它们在锻炼的肌肉群参与比例上有一定区别,传统硬拉会比相扑硬拉更加依赖背部,而相扑硬拉则在发展伸髋肌群上很有优势,同时非常有效的缩短了做功距离,所以
整体来看,进行相扑硬拉的力量举运动员比健美运动员要多的多,
因此很多人认为力量导向就是做相片,形体导向就是做传统。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
即便对于形体导向,其实更看的也是先天的一些因素
,更看的是我们到底更适合哪一种硬拉,
比如你髋关节的构造,股骨嵌入的方式,上下肢比例等很多先天的因素会影响到你适合哪种形式的硬拉,包括你当下后天的背部跟伸髋肌群的强弱比例也会影响你的动作形式选择,因为当你选择好了适合你的形式之后,你的训练效率更高风险性也会更低,
你没有必要为了想锻炼某个肌群而选择不适合的那种硬拉形式,你大可以换其他的动作去锻炼它。
不管是肌肉肥大还是力量增长的需求,我们都一定要保证训练的重量,
我们没有什么用低重量做高次数来“修饰肌肉线条”的必要
,我们永远也没必要担心自己会举的太重,尤其在硬拉这样的动作上。
因此在使用重量上,我们不能说健美跟力量举体系在硬拉上该有多大的区别,很多高水平的健美选手也会使用非常大的重量做硬拉,这也是塑造他们夸张背影的重要原因,不过
在超大重量,
比如1-3RM的试举上,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可以适当避免的,因为带来的收益值跟风险比对于形体需求的训练者而言是不合理的
,而
对于力量举的体系而言,最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增加使用的重量,要尽可能长久高效的提升1RM,因此会更加需要大重量的试举,而对于12次以上这样更加关注肌肉增长跟TUT的次数区间则不是特别需要
所以总结起来形体类运动员更没有必要尝试1-3次这样的超低次数,更有必要增加一些12-15次左右的练习,而在中间的次数区间则是两种目标都需要安排的。
训练强度越大,需要休息的时间就越长是谁都知道的道理,而由于硬拉的恢复难度超高,因此对于力量导向的训练者而言,组间休息3-5分钟甚至以上都是常有的事情,
你基本不会看到有力量举爱好者在硬拉的组间采用1-2分钟之内的组间休息
,而对于形体导向的训练者而言,则截然不同,休息30秒,休息1分钟都是时常有的情况,尤其当你没有把硬拉当成主要训练项目,而只想通过它来获得肌肉充血的情况,因此你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实际的训练强度跟目的,力量为导向的话同等强度下比一般的训练适当延长一些休息时间。
在三大项当中,硬拉几乎是公认的最难恢复,而对于力量举的体系,整体的硬拉强度往往会比健美体系要更高,
而使用越大越接近1RM的重量去进行训练,那么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恢复压力就会更大
,因此理论上来说,力量举体系中硬拉训练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会更长,不过这不意味着健美体系训练硬拉的频率就一定比力量举体系要看。
这整体还是要看训练的安排以及形体的需要
,因为恢复上的压力,我很少看到一个力量举计划中一周有超过2次的硬拉,但对于深蹲卧推则不是这种情况,一样的对于健美体系的训练而言,硬拉的训练频率往往也没有那么高,
因为硬拉这个动作本身的重要性要比力量举体系要低很多
,对于是否需要这么做就要看你需不需要靠硬拉来提升你身体后侧链的肌肉维度,以及有多需要。(所以在训练频率上可能会比较相似,但背后的原因却不一样)
这里讲的都是一些硬拉变式,改变动作幅度或者增加动态负重,严格来说,对于不管是力量举还是健美的体系,一般的训练者都不是那么需要这些手段,除非你已经具备了很不错的水平,
否则你能够从基本的训练动作中获得几乎全部能得到的收益。
比如进行赤字硬拉会增加对于竖脊肌的挑战,垫高则能使用更大重量并对背部产生更有针对性的刺激,而使用动态负重也能提升快肌纤维的参与程度,
因此严格来说这些技巧在某个阶段是能够对健美运动员产生帮助的,所以你是否需要它们要根据你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说训练力量就需要,训练形体就不需要。
严格来说助力带都是我们在做拉相关训练时可以使用的装备,尤其是使用大重量时,这包括硬拉类,划船类,垂直拉类跟耸肩动作,
这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装备,但是又存在明显的缺点。
大部分人的硬拉训练都很可能会受到握力的制约,因此使用助力带帮助提升训练强度是很好的做法,
但同时硬拉也是最好的帮助我们提升握力的动作之一,完全依赖助力带就可能限制握力的发展
,所以对于助力带的使用一定要掌握在一个适当的比例,才能效益最大化。
如果是力量举爱好者,考虑到正反握进行过于大量的硬拉训练可能带来的风险,
因此助力带会是你大重量硬拉训练时非常值得考虑使用的装备
,但不在绝对必要的时候,训练中还是要尽量少的使用助力带,毕竟绝大部分的力量举比赛在硬拉时不能使用助力带,
而一个足够强大的握力会是你比赛时的制胜法宝。
如果你是一名健美健体运动爱好者,那么对于助力带的使用制约就会少很多,你不能忽略握力的发展,但在做硬拉的时候用助力带给你带来的影响相对也有限。
魁奇时间
马上十月即将结束,双十一的盛大造势即将开始,不单我们鲜少打折的健身护具系列会出现史无前例的优惠,一些在折扣区已经具备超过性价比的运动服饰也会折上加折,真的打到骨折,有的款售完就不会再补货,相信买过魁奇产品的你,知道到手之后到底产品力有多出众!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实现健身目标,魁奇全新设计的训练日志正在筹备当中,有效记录每一天的训练跟体重饮食变化,
从每一个今天做起,改变就会惊喜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