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Ser last
GISer last 公众号 主要以分享互联网数据资源为主。也分享过GIS、FME等技术教程方法。我个人对于大数据资源、可视化制作、地图制图等方面有很大兴趣,也会分享个人的一些应用和教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为什么我劝你马上开始治脚气? ·  5 小时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备孕、怀孕、分娩……有很多问题不明白?这份攻 ...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运动 VS 不运动,大脑居然真的会差这么多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盘点作为医生,从来不会做的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Ser last

Sustain Cites Soc.|量化城市热岛的形态演变并评估其在大都市中的热暴露

GISer last  · 公众号  ·  · 2025-01-17 22:28

正文

本推文来源: 知天象


量化城市热岛的形态演变并评估其在大都市中的热暴露


01.研究背景


许多大都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下垫面和景观格局的巨大变化。森林、湖泊、农田和湿地等大片蓝绿色空间转变为不透水表面,改变了地表附近的大气结构和城市土地的热特性。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平衡被破坏,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UHI),即城市地区几乎比周围环境更温暖的现象。

根据地表、地下和空气中不同的升温和降温速率,UHI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冠层UHI、边界层UHI、地表UHI和地下UHI。这些UHI对应于不同的尺度,由不同的过程引起,并产生各种现象,因此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其中,遥感数据反演方法能够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地表温度(LST)来识别地表UHI。近年来,由于遥感数据的可访问性、分辨率更高、操作更方便,UHI对整个城市、城市群、省或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长时间的序列。因此我们在本文中选择它来研究地表UHI。

02.主要内容



本文选择北京作为研究区,从2000—2020年UHI形态学的分布、膨胀类型和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的框架。然后,利用人口加权模型和相对暴露风险模型,在城市和栅格尺度上对UHI暴露进行了探索。

结果表明,对形态学的长时序和多视角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UHI的演化特征,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缓解策略。具体而言,北京市UHI规模显著增长,以扩边型为主,主热岛拓扑结构从单核向多核更加复杂。此外,对UHI暴露的跨尺度评估可以得出整体暴露条件和本地高温风险水平。2005—2010年,北京市整体UHI暴露量显著恶化,2010年后略有改善,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区。





03.研究数据和方法


研究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LST数据和人口数据。LST 数据源自 MYD11A2 Version 6 产品,该产品可以提供平均 8 天的 LST 分布信息,(https://ladsweb.modaps.eosdis.nasa.gov/ )。本研究中使用的人口数据包括 LandScan 全球人口分布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LandScan Global 数据最初由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 https://landscan.ornl.gov/ ),代表 24 小时平均空间环境人口分布,非常适合对环境因素或危害暴露的评估研究。

研究方法:

(1)利用ArcGIS 10.2和MODIS重投影工具(MRT)对LST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联合、投影变换、去异常值、镶嵌等,并对同年所有预处理的LST影像进行平均,得到当年夏季LST影像。

(2)本文选用温度水平阈值法对UHI进行空间分布识别,对UHI强度进行分级。目前,UHI边界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城乡温度阈值法、温度水平阈值法、高斯拟合参数法和温度下降突变法。其中,温度水平阈值法可以避免温度阈值选择过程中的主观性,获得更准确的UHI边界,并且易于操作。

(3)通过叠加相邻5年的两个UHI边界,基于空间拓扑关系的UHI斑块可以分为重叠、收缩和增长3种类型。重叠类型是指在UHI状态下保持5年的斑块;收缩型是指在5年内从UHI状态演变为非UHI状态的斑块;而生长类型是指在5年内从非UHI状态演变为UHI状态的斑块。

(4)本文首次定义了局部等温线树方法,并将其引入热环境场,推导了UHI的拓扑结构。该方法源自 Wu et al. (2015)和Wu and Lane (2016)提出的基于图论的局部等值线树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连续栅格数据绘制拓扑图树以简化和描述等值线图(补充方法A4)。

04.重要图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