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成功的电影是什么——《小丑》。除了与其他成功电影一样票房轻松破10亿美元外,《小丑》这部电影还被影迷评为最有希望获得奥斯卡的候选作品。由于《小丑》被定义为R级片,进口可能性十分渺茫,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也是韩版资源。
《小丑》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是确定的,有些老影迷甚至依靠对结局的熟悉倒推剧情的演变。而且,这部题材也不是什么新题材,在这部作品前就有好几部关于小丑的作品。就是这么一部几乎可以提前预知剧情并且已经被反复炒作的电影却依旧大获成功。
这部电影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名导、演技、剧本。《小丑》的成功在于其机缘巧合的反应了当代社会一些深层次问题。
在
“民风淳朴”的哥谭市,阶级分化十分明显。朱门酒肉臭,寒门粮米稀。小丑只不过是一个像其他吃瓜群众一样的普通人,每天为生计四处奔波。身处社会底层,即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不公平对待。
“
你每个礼拜只会问我同样的问题。工作怎么样?有没有负面思想?我满脑子都是负面思想。
”
即便是同病相怜,每个底层社会的境遇也大相径庭。小丑属于那部分在底层社会依然较为凄惨的那群人。小丑因为幼年时期的家暴导致精神失常,一旦情绪激动就会发笑,如果没有药物控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
后天残疾的小丑是个老实、守本分的人,被人欺负时为了保住工作不敢当面反抗只能躲在偏僻处独自发泄;被误解、被冤枉、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只能忍气吞声;被陷害、栽赃时,只能无奈背锅。
底层社会对工作的珍惜程度甚至超过自身尊严。为了保住工作,他们可以被取笑、辱骂、压榨,即使一身创伤只能回家自舔伤口也依旧一日如一日的照样过着。
天将降大任于
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可是,小丑毕竟不是什么伟大人物,这份大任他不想承担。很多人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平凡一生,他们甚至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只求饿了有食物果腹、冷了有衣物保暖、困了有地方安睡、病了有药品服用,而即使连这种微薄的要求也很难得到满足。
“
我说了,我这辈子,我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实存在。但现在我无比确定,人们也都开始注意到我。
”
患有精神病的小丑常年依靠药物维持日常生活。相比其他人,除了为日常生计烦恼外,还需要为自己平时犯病付出代价。
家人、朋友、同事知道实际情况能够给予包容,但旁人不会容忍奇怪的反应。因为这种精神疾病,小丑需要常备一张说明自己是精神病的卡片。
作为一名精神病患每时每刻都要考虑发生在眼前的究竟是事实还是幻觉?很多美好的事物对自己而言压根就是一场梦。
在被辞退后,小丑失落的坐在列车上,眼看着三名所谓的社会精英调戏妇女,本不想涉入其中,奈何良知未泯还是触动了敏感的神经。失控狂笑带来的是妇女及早抽身离去以及三名上流社会精英的拳打脚踢。
当跌落至深渊后,随之而来的爆发也是可怕的。平时积累下来的不满与怨气在此刻彻底爆发,小丑举起了抢,毫不犹豫的射杀了三名精英。
杀完人原本是该充满恐惧与仿徨的状态,但对小丑而言,这却是一次令自己感到快感的释放。
地铁杀人事件引起了全城轰动,底层社会把小丑视为反抗的英雄,众人纷纷模仿小丑,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关于小丑。在那一刻,小丑发现自己原来还活着,原本不起眼的自己现在成为所有人的焦点。
“
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可我现在发觉,其实是一出喜剧。
”
身为一名在底层社会成员,谁都有一份寄托,希望自己身世并非那么平庸,而是因为命运的误会导致自己生活艰难。
当小丑看到自己母亲写给当地首富的信件后,立刻询问自己母亲。在得到母亲肯定答复后小丑激动万分的去寻找首富,希望能得到肯定答复。
但没想到,无论是首富本人还是管家都告诉他这一切根本不是真的,他妈也患有精神病。而且,小丑根本不是他妈亲生的是被领养的,自己之所以患有精神疾病是因为幼年家暴所致。
得知真相后的小丑几乎崩溃,原来自己才是最荒唐的。正在几近绝望之际,被小丑视为精神支柱的著名电视主持人把自己最失败的一幕记录在荧幕中广而播之,并且还进行调侃。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后,小丑精神彻底崩溃深陷绝望。
正是这最后一击把小丑推入魔道,小丑发现自己已一无所有,也正因为一无所有才无所畏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不会失去;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毫无顾忌。彻底放飞自我的小丑意识到,现在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自己的人生已经完全
“脱胎换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再能伤害到自己。
“
各位都太了解这个社会系统了,你们决定是非对错,就像你们决定什么好笑或者不好笑。
”
小丑杀人后,全城警方都在搜捕。没人在乎那三名社会精英到底做过些什么,媒体镜头中都是对于精英的惋惜、哀悼以及对于凶犯(小丑)的唾弃。真相是什么没人在乎,或者说,人们只把从媒体中看到的视作真相。没人去深究事件原因,更没人愿意倾听小丑的辩解。
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完全落入媒体手中,而媒体又与精英串通一气。所有价值观、游戏规则都有上流社会制定,其他人只能服从、接受。
小丑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被迫顺从、随大流的一员。对于他们而言,只能躲在阴暗角落互相抱团取暖,话筒不属于他们,
没人会把话筒递给他们,也没人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
。
电视、新闻、广播、报纸、互联网上永远都是精英们的陈词滥调,永远都是挂在嘴边的正能量。小丑找不到真正能够为自己代言的人。无论是心理辅导师还是自己曾经喜爱的主持人。走上街头,到处都是被称为
“骚乱”的底层愤怒人群。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控诉整个社会的黑暗与自己的不满。
“
每个人都在对彼此大喊大叫,没有人互相尊重!没有人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他们以为我们都会默默承受,就像听话的小孩一样,不会变成野兽一样疯狂。当你惹怒一个被社会遗弃、被当成垃圾、患有精神病的边缘底层人士会怎样?!
”
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无奈,小丑最先想到的是自杀,用自己的死来痛诉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小丑的原计划是在出席那个曾被自己视为精神支柱最后却背叛自己的著名主持人节目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