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给瓜瓜用药,我一直很谨慎:
既不讳疾忌医,又要适度用药。
所以,很有必要时不时学习点医药常识。毕竟嘛,退一万步说,医生也是人,也并非个个是神医。
我们现在基本都知道,抗生素不能随便乱吃、过度用。但是,很多爸妈、老人对中药却一直有“纯天然、更低副作用”的印象。给宝宝选择药物时,也会更倾向于中成药。
但是,这段时间有一个中药的新闻,却搅乱了大家的心——
》》最早是
全世界最权威的《
Science
》
科学杂志
下的子期刊发表了一篇:
研究称:这种叫“
马兜铃酸
”的化学物质
是
1类致癌物
,在很多中草药里都存在。长期服用,可以引起肾衰竭,并诱发尿道癌、肝癌。
而这个超危险的成分在不少中成药,包括儿童中成药都有!
中成药
说好的纯天然、低副作用呢?这可是 100% 纯天然的毒药!
一时关于马兜铃的争议四起,各界各种说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日前终于出来说话了。
(点击可放大阅读)
提炼一下
国家食药监对“马兜铃酸”声明的
主要信息:
》》已经确认的情况:
1、马兜铃酸的确是
1级致癌物
。
2、不管
短期大剂量,长期小剂量,或间断服用
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都能诱发肾病或癌。
3、虽然不像英美、香港等地这么全面禁止马兜铃酸,
国内已经禁掉了部分含马兜铃酸的草药
。
》》还要等待确定:
1、这份国外研究报告中,质疑马兜铃酸诱发肝癌,国家食药监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才能确定。
2、
鉴于中药一直以来凭经验为主,缺乏像西药那样明确的检测安全体系和标准,国家接下去将严格审查中草药。
含
马兜铃酸的药居然这么多!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对马兜铃酸药物的药物警报。
2002 年,美国 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禁止使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随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先后禁止宣布停止进口及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材。
2004 年,国家食品药监总局取消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三种含有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
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仍存在大量包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以及中成药。虽然还未完全定论,对于在这么大危害疑问的马兜铃酸,还是要小心为好!
吃中成药前,先好好对照下有没有这些成分
:(
点击可放大)
不完全统计,
目前市场上含马兜铃酸的儿童药也不少
:
小儿金丹片、小儿导赤片、白益镇惊丸、五粒回春丸、太和妙灵丸、猴枣散、小儿咳喘颗粒、儿童清肺丸……
不仅是这些列出来的药,
如果要给宝宝吃中成药,记得对照上面那张表格仔细看
。建议爸妈们存起来,千万别让宝宝吃了“毒药”啊。
还要提醒下产后吃减肥药瘦身的麻麻们,
马兜铃酸最早就是在减肥中成药中被发现的,
当时很多比利时的减肥女性都吃坏了肾
。所以,产后瘦身一定要尽量采取健康的方式,比如多运动,管住嘴。
合理科学地给宝宝吃药
孩子处于成长期,身体各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用药不当可能对肾脏产生更为严重伤害。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超过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据统计,
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不像西药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后才能上市,
很多中草药凭得是老底子流传、积累下来的经验。
所以,给孩子吃中药或中成药,更要多留个心眼。
我尊敬的张思莱奶奶、裴医生都反复呼吁,谨慎给宝宝用中成药,尤其是中药制剂注射。
之前,我们讲过一个多年来普遍被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中成药——茵栀黄,已经被国家食药监明确禁止。(还没来得及看过的,请点
宝宝出生几天就经历大换血!这个大部分新生儿都有的症状,爸妈不能心怀侥幸!
)
除了遵照医嘱,安全合理地给宝宝用药,我们还要注意这些:
》》学会看说明书
给宝宝吃药前,一定要先仔细看清楚成分表。
在【不良反应】、
【禁忌】
处写着“尚不明确”等相关字样的,并不是说它没有不良反应,而是说没有做相关的研究,不清楚究竟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
中成药很多都这么,我一般不会给瓜瓜吃。
》》注意保质期和保存方法
有些药放在药箱里,上次没有吃完,或者只是准备着,一直没吃。吃之前,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
还有些药,需要特殊储存,比如打开后一定要冷藏,密封保存,或打开后就失效了等。如果保存不当,药效就会丢失。
》》按时按量,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服药
不要为了方便给宝宝喂药,就把药泡在牛奶、果汁等里面给宝宝喝,影响药效不说,搞不好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另外,不要让宝宝躺着喝药,以免呛到。
》》别让宝宝吃成人药
有些老人会觉得成人药减量给宝宝吃不就行了,这很危险,
儿童药和成人药并不只有剂量的区别!
》》一定要把药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药物中毒是宝宝中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看过很多令人心痛的新闻,宝宝趁大人不注意,把大人的药当糖吃了,有些来不及抢救……
家里常备哪些儿童药
说到药,想起之前有麻麻问,该给宝宝在家里备些什么药。我认为,绝大部分情况下,
看病吃药都要去医院,海淘的、药店里买的药一般都不能自己随便用
。
家庭常备药“精简”就好
,建议为宝宝常备这几种药就可以了。
》》退烧药
(温度计)
宝宝很容易发烧,因此退烧药一定要备。世卫组织推荐的两种: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买的时候要注意年龄,吃时要按照说明书,对照体重不同剂量。
另外,常备温度计,一般超过38.5℃,就要吃退烧药了。
》》口服补液盐
拉肚子时会脱水,口服补液盐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让宝宝免于脱水等严重情况。而且,及时做好口服补液的情况下,宝宝可能就不需要在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打针补液了。
补液盐的具体用法,请看之前发过的一篇:
长假带宝宝出去嗨,一定要小心这个病!全球每年有四五十万宝宝因它失去生命!
》》消毒包扎类
宝宝好动,小伤小碰是必然啦,小伤口处理时需要用到这些:
碘伏、医用纱布、棉签、创口贴等。
具体消毒方法,之前也写过一篇,
心痛!1岁多宝宝吃泡腾片窒息死亡!我国每天约150名儿童因意外失去生命,这些家庭急救知识必学!纯干货分享!
》》其他
:
烫伤膏、
炉甘石洗剂、驱蚊液等
瓜妈最后说:
1、简单地说中药好或不好,就像小朋友吵架——“世界上只有好人或坏人”的口水仗。
中医博大精深,救治过无数人,一定有不可取代的精华。
既然时代变迁,有了更严格、科学的用药标准,相信一定能
去糟粕,存精华
,发扬光大。
如果有跳起来撕这点的,不好意思,恕不奉陪!
2、后台经常有妈妈问我宝宝生病了这个药可不可以吃,那个药可不可以吃,我都是竭尽全力给大家提供参考。但同时我也感到有些焦虑,因为我毕竟不是职业医生,也不能把养育瓜瓜的经验完全照搬在另一个宝宝身上,只能用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学到的医学知识给大家谨慎作答。
3、我一直主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在对待小宝宝的问题上,只有专科的医生才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大部分情况下,
妈妈们要相信医生的判断。
4.我们在带娃的过程中,无论是用药还是育儿,都不用太过绝对化,也不用太过焦虑和恐慌,一味排斥。其实适度就好。
同时
别忘了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了解清楚情况,可以在特殊时刻做出自己的选择。
来源:
1、Science 子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新华社、世卫组织、
凤凰weekly、丁香园等
2、Poon S L, Pang S T, McPherson J R, et al. Genome-wide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screening tool[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3, 5(197): 197ra101-197ra101.
3、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115-132.
4、http://cancer.39.net/xmt/171023/5784154.html
5、https://163.com/news/article/D28E2UNM00018AOR.html#adaptatio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