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武汉的领导们尤其要多听听这位大姐的汉骂,反思自身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听到骂声,解决问题,更要听到这个城市的人在隐忍中的抑郁,带着救赎感去补考,把工作做在骂声前面。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都说武汉人牺牲了很多,奉献了很多,种种保障对得起他们的奉献吗?听听他们这些骂声,就像接受他们“开窗集体大合唱”一样,也是对他们的尊重。
曹林
|文
武汉大姐的一段汉骂火了,排山倒海的泼辣气场和讲理气势,中气十足的大嗓门,征服和治愈了很多人,被誉为“十级汉骂”。诸多自媒体的标题做得很煽情:今天是武汉人集体膜拜一段汉骂的一天,并附上了汉骂初级应用指南。我是写时评的,时评讲究语言理性,虽然这段汉骂比较粗鄙暴躁,表达不太理性,但我仍然觉得这是一篇绝佳的评论:不弯不绕心直口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撕去了客套、修辞和面子,酣畅淋漓把抗疫中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一些荒唐的规定暴露出来,话虽糙,但理不糙。这种无须推敲不假修饰的真,这种不好听的真话粗话,比那些精致装簧的套话空话大话和正确的废话,动听多了。
看报道说,武汉有关领导听到这段汉骂后,赶紧约谈相关部门并敦促中百整改,很快有了回应。这就对了,听这样的真话,天塌不下来。
发个表,让人填表,让人接个龙,就觉得自己做了多少事。——说的不就是那些不要脸的文牍形式主义?反反复复让人填表,火烧眉毛了还是填表,这位大姐只是没说“我们要的是口罩,不是口号;要的是消毒水,不是口水”。
别人BB几句,你就怼人说,那你来社区当志愿者啊?——这种用志愿者绑架别人、动辄“你行你上”的逻辑,大姐也反驳得非常好,别人难道没在做事吗?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也做了自己没做的事,怎么就不能吐槽几句了,没当志愿者就不能说话了,说几句你就“寒心”就撂挑子了?
没有消毒水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没有酒精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现在才来,建个群,让人接个龙,捡别人现成的努力,就觉得做了很多事了。——这段批评,也把那种“摘桃”式官僚主义暴露无遗,最需要他的时候,看不到他,事情要成的时候,他冒出来各种发号施令仿佛成绩都是他的。真是ML-GB,差火。
我在武汉读书读了七年书,爱人家在武汉,听到这段汉骂,熟悉又亲切,尤其在这个特殊时候,更有亲近感。很多外人听了这段骂,可能想笑,但我听了忍不住想哭。骂声背后是无数的隐忍,是压抑了一个多月的情绪,是忍够了不想再忍无法容忍的爆发。你能理解这种在城市通道被关闭的地方居家隔离了一个多月的焦虑和抑郁吗?最困难的时候找不到帮助的人,守在家里在手机里刷着各种负面消息,外人只是当负面,但他们在负面的中心;因病去世的从数字变成身边熟悉的人,仿佛离自己越来越近,又担心一家老小生病、又焦虑于物资渐少、又不敢出门,拐点拐来拐去暂时还不知道还要蹲家里多久。
说没有情绪,说我们都很理解,说不憋着火,那是假的,像这样表达出来,才是真实的。都说武汉人牺牲了很多,奉献了很多,种种保障对得起他们的奉献吗?听听他们这些骂声,就像接受他们“开窗集体大合唱”一样,也是对他们的尊重。
不仅要听汉骂,更要解决汉骂所提出的问题。今天看到一个段子,感觉特别不舒服。对于武汉的感染者,网上有个总结说:第一批感染者是年前的;第二批感染者是挤医院的;第三批感染者是挤超市的;第四批感染者就是瞎团购的。——这话特别不负责任,首先,没有哪个专家说现在新增的感染数字源于“挤超市”和“瞎团购”,这需要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不能想当然乱喷。更重要的是,团购怎么了?团购怎么了?怎么就瞎团购吗?不去网上团购,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如果说挤超市,可能增大传染风险,那团购怎么就瞎了呢?其实,这已经是老百姓无奈的自救之举中,感染风险最小的了。以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聚集和传染风险,即使也会带来传染风险,但,总不能蹲家里不吃不喝等那啥吧。
把矛头指向团购,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说,洋溢着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十足的外宾感。能怪老百姓去团购?城市各种封停后,如果缺乏统一的物资配送,或者说官方组织的配送远远跟不上需求,不去超市不去团购怎么办?总不能不允许人们自救吧。业主们合作团购,不给社区添麻烦,这是善良而顽强的老百姓在自救啊。这种自救,与官方组织的网格配送,是很好的配合。可以提醒多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风险,或者说加大社区生活保障,岂能说这种自救是“瞎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