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一个投资者如何会形成今天的这套方法,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成长之路究竟是怎么样的?
投资的方法,说到底来自我们内心的信仰、价值观,这些信仰和价值观,又和我们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分不开关系。
最近,看了一本比较老的价值投资者访谈录:《世界顶尖投资权威的告白》,这本书记录了全球各种各样价值投资者的成长道路。比如格雷厄姆的“门徒”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J. Schloss)、新兴市场的投资教父马克·莫比乌斯(Mark Mobius),也有日本的价值投资者安倍修平(Shuhei Abe)、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帕拉码(Francisco Garcia Parames),以及惠理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叶维义和谢清海等12位全球各个时代的价值投资者。
他们或多或少受格雷厄姆的影响,有些是格雷厄姆的学生。他们也大多把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方法根据自己性格做了改良。比如说,格雷厄姆强调集中投资,巴菲特也是这个风格,但是Walter Schloss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集中投资,于是采用了分散投资的方法。他们有些人一开始做投资就选择了价值投资这条路,也有些人做了很多尝试后才逐渐明白价值投资的长期有效,但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投资中的少数派。他们极度有耐心,并且愿意承担短期收益落后市场,以换取长期比较好的超额收益。这一批价值投资者,都取得了大约16%的年化收益率(是的,这个长期收益率已经很不错了)。
给大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呈现了价值投资者的多元性,跨越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这本书中,并没有任何投资的“秘籍”,但是一个个比较鲜活的个人故事。当然,这本书不长,我自己花了两个多小时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如果要说缺点,可能是呈现方式更多来自作者本人的总结,而不是原汁原味的访谈。这也是为什么,我自己写的基金经理访谈,更偏向访谈的结构,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基金经理思考,这一点也受杰克施瓦格访谈系列的影响。
以下,我尝试选取不同投资者的一些“金句”,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沃尔特·施洛斯:
“在投资过程中,我尽量避免承受过分压力,所以我不喜欢将太多注意力放在市场消息及经济数据上,因为他们都会令我俺有。此外,我并不精于揣测投机,所以当人们问我市场未来动向时,我真的没有答案。”
沃尔特·施洛斯拒绝公布持股资料,因为:1)别人万一买了亏钱,他会有巨大压力;2)别人知道他买什么股票,无形中带来更大竞争。
“我知道很多杰出的投资者都爱探访不同企业,并跟他们的管理部门谈论业务状况,但那不是我。。。加入我要四处奔走拜访那么多公司的话,不出数年时间我就会辛苦死了!”
“谈到投资,我的忠告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然后为自己设计一套简单的策略,你才可以在晚上睡得安稳!”
施洛斯在漫长人生学会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回避压力,当发掘便宜股票变得越来越难时,他就关掉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欧文·卡恩:
“虽然今天难以发掘Net-Net股票,但投资者不应有太多抱怨,因为从前只有少数行业的股份在市场流通,现在却有极多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国家上市,投资者应该很容易就找到目标。”
“不要依赖近期或流传的数据去预测未来的价格,谨记在你之前,很多人已清楚掌握这些资料。”
托马斯·卡恩:
“我们是绝对价值基金经理,我们从不理会相对估值。假如某个企业的市盈率是20倍,但同行却是30倍,我们不会盲目认定这是投资机会。”
卡恩认为,耐心和自制力是价值投资者成功的钥匙。
“价值投资本来就是一种持相反理论的策略,因为价值投资者总是购入不受关注的股票,然后等待他在最后变成热门股票。”
“真正的基金经理必须经历多个经济周期,才能证明其投资哲学和策略,做到屹立不倒。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健康体魄。”
威廉·布朗:
“如果你相信股票是一项投资,那么在做出决定前,自然会仔细分析和计算该投资的价值。”
“在你买入一个优质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后,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的收益会自动创造复式回报。换句话说,你不需要进行频繁交易,也不用对股价的日常升跌过分担忧。大前提是,你必须相信,股票是代表投资一家企业的证书,不是投机者的入场券。”
“投资并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投资是由人主导,而在大多数的时间里,人们都是不理智的!”
“有时候,优质企业的股价在短期内会停留不动。假若我们对他过于关注,有时会做出愚蠢的买卖决定,所以分散投资可以令我们减少这方面的忧虑。”
吉恩·马里·艾维拉德:
“为什么市场上上的价值投资者寥寥可数?我想这跟人类心理学有关。作为价值投资者,你是长线投资者,必须接受短期回报比大市落后。这挫败会令一般人承受很大的心理和财务压力。我并非说价值投资者是自虐狂,但采用这种投资法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花大量时间研究不太企业的特色及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巴菲特所称的企业护城河。”
“你不能因为持股期于股票的复苏期不吻合,便称他为陷阱。其实,只要分析正确,保持耐心,市场最终必会认同你的选择。”
“询问盈利前景是毫无意义的,假如我们眼光放在更长线,那短期盈利绝不会影响我们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
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帕拉码:
“投资概念是建立于对时间的了解及与世界同步,而这种了解和同步是由积累个人知识和信息而成的。”
“巴菲特说过,风险来自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降低风险的办法,不要增加假设或把投资模式复杂化,而是把投资简化,集中于认识最深的企业。”
“投资的基本原则是寻求简单方案。”
“我不认为投资环境有多大变化,因为人类的思维模式一直没有改变。”
安东尼·纳特:
“谈到价值投资,最困难的地方并不在于判断股票价格的高低,最困难之处在于,我们无法肯定其他投资者是否有同样想法,,以及会不会买入同类型的股票。”
“负债的确是负面因素,但只要举债的目的良好,负债并不是罪过。”
“我经常观看环法自行车比赛的点拾转播。我在骑单车中体会到一个道理,那就是领先或落后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继续向前,以及有能耐完成整场赛事。”
马克·莫比乌斯:
“我们采用5-40投资原则,意思就是,超过总持仓比例5%的股票,其总价值必须少于整体投资组合价值的40%。”
“作为基金经理、作为先驱、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保持流动性和灵活性。”
“市场就像海洋和潮汐,是一个波浪现象。保持自己站在高处的唯一方法是,屈曲膝盖、保持平衡、然后滑浪。”
“2008年,当邓普顿爵士去世后,我把他的一句格言“困难就是机遇”做成小牌匾,放在写字台上。”
“我相信,无论世界怎样变,投资研究的分析和理念始终如一,但实践的分析和理念必须随着经济脉搏的跳动与时俱进。”
丁玉龙:
“加入我们以低价买入股票,然后以较高价卖出,却忽略企业质量的话,那最多只能算价值投机,并不是价值投资。”
“我们有一双眼睛,一只是往上看,另一只是向下看。”
“买入股票就等同婚礼中承诺我愿意那般严肃。因为,在买入或者卖出某股票时,必须要有实质依据支持。”
安倍修平:
“我认为,优秀投资者应该要随时代改进其策略,以适应当期的市场环境。纵使我们采用长短仓策略,我们的价值投资理念和原则绝不因此而改变。”
“巴菲特如何评价他的经理人是一项艺术,但随着他吸取更多人生经验,他提升了其艺术水平。”
“通过不断探索的过程,实质的影像就会渐渐形成。起初,你所体会到的东西可能模糊不清,但只要保持耐心,纵使最模糊的、最黑暗的,也会找到光明之路。这就是人生的价值信念!”
叶维义:
“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投资的下限风险上,所以当股票以折让价出售时,我们才会入市。”
“在我们寻找投资机会时,第一个要考虑的条件是企业的现金收益。原因是,在评估下限风险时,充裕现金流往往就是令企业渡过危机的关键。”
“我们创立惠理时,以“纪律投资”作为格言。”
“许多投资者甚至投资书籍都喜欢谈论何谓正确的投资模式或方法,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拘泥于何谓对错,而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然后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机制。”
谢清海:
“终身学习是我的人生目标!在我25岁那年,我发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尚浅,所以我把自己的签名改为Learn,希望每天谨记学海无涯的道理。”
谢清海把股票分为三类:1)低估值而不受欢迎的股票;2)合理估值而受高度推荐的股票;3)高估值的股票。他主要寻找第一类或者介于第一和第二类之间的股票,第三类股票坚决回避。
“我们重视质量研究多于量化分析,因为亚洲区廉价股的业务大多是一塌糊涂,也就是格雷厄姆称作的烟蒂股,只剩一两口可抽。即便以很好的折价买入,但因为这些企业缺乏持续性以及竞争优势,所以仍然是失败的投资。”
“今天,我们大约拥有六队小组,而每队小组有5-6名成员管理他们的基金。这些单位是半自洽形式的,因此,不会感到自己在大公司工作。”
- en
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