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想找到外星人,不妨试试这招【文末有本周月球观测活动通知】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8-03-21 18:10

正文

不用发射新望远镜,甚至无需进行任何新实验,用考古的逻辑,我们也有可能发现外星人。


图为《星际迷航》的瓦肯星人


《星际迷航》中的外星人——罗姆兰人和博格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搜寻地外文明的道路上,科学家一直不懈努力。科学家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夜空中监测无线电传输信号或者明亮的闪光。任何一种方式都能揭示地外文明的存在。


不幸的是,这两种方式存在一个缺陷:发射者(外星人)和接收者(我们)需要同步。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目光投向一个特定的行星系统,外星人的发射机也刚好正对着我们,这样才有机会发现他们的存在。这就好像两双眼睛,中间隔着一个水泄不通的赌场,要想四目相对,谈何容易。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种不依赖同步的搜寻方式会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天体物理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新论文便阐述了这样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搜寻始终存在的证据,也就是存在时间甚至能比外星人还要长久的物品。它遵循着与考古一样的逻辑——骨骼化石能够揭示恐龙的存在,即使它们早已灭绝。我们从未见过霸王龙,但我们丝毫不怀疑它们曾经在地球上出现过。


开普勒-186f的艺术概念图。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与地球相当,所在轨道处在母星的适居区


我们可以观测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以确定星球上是否存在长相古怪的外星人。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仪器探测含氯氟烃。含氯氟烃曾经被广泛用于发胶和其它产品之中。不幸的是,探测数千光年外的含氯氟烃已经超出了现有最大口径望远镜的能力。我们只能另辟蹊径。西班牙天文学家赫托尔·索卡斯-纳瓦罗在论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尝试搜寻环绕遥远行星运行的人造卫星。毕竟,任何先进的外星文明都可能拥有人造卫星。


图为电影《保罗》中的外星人形象


人造卫星为人类立下汗马功劳,从侦察敌方行动到提供GPS导航,再到“谷歌地球”上景象燃到爆的太空照片。地球周围有大约3000颗人造卫星,其中有400颗环绕赤道上空2.2万英里(约合3.5万公里)的轨道运行。这个高度的卫星也就是所说的“地球同步卫星”,环绕地球一周需要24个小时,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在天空中似乎静止不动,非常适于拍摄气象照片,传输国际手机信号和卫星电视信号。


如果确有外星人存在并且科技水平远超人类,他们的星球可能被数十亿,甚至数万亿颗同步卫星环绕。当他们的星球在母星和地球之间穿过,也就是所说的中天,天文学家或许可以观测到这个密集的卫星群。


克拉克外带的艺术概念图


发生中天时,母星的亮度首先因为这颗行星的遮蔽减弱,随后又因为“卫星项链”的遮蔽再度减弱。如果我们能够侧向观测到这个“项链”,母星的更多光线被遮挡,导致更为明显的亮度减弱。


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搜寻方式。首先,没有同步问题,外星人无需做任何努力,试图与我们联络。即使他们在数百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人造卫星仍能揭示他们的集体坟墓。此外,这种方式无需发射新望远镜,甚至无需进行任何新实验。天文学家只需要认真检查系外行星搜索工作迄今为止收集的数据。


尽管影视剧中经常有外星人出现,但我们不可能在近期内接触到外星人。 实际上,我们甚至不确定是否有外星人存在。


索卡斯-纳瓦罗提出的“搜寻人造卫星群”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它的成功率可能不高,但很容易尝试。如果把搜寻外星人比作一场游戏,不玩的话,你永远没有赢的机会。


小视频又来啦!这次是科幻电影《降临》的快速解读,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很特别的外星人故事,也可以去腾讯视频搜全片哦。



说【另一件】正事的分割线

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本周的共享天文台观测还是要改期……原因是本周五有大雾霾,观测效果可能不佳。

因此改期为 本周四【也就是明天】的晚7点半到9点半 ,具体的观测对象也有调整。

今天我们已经电话通知了预约成功的用户,大家明天等我在公号甩围观链接哦。

也可以在相应时段去 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科普页卡 坐等~

明天的月球观测目标如下:

第一区域:危海和皮卡撞击坑、皮尔斯撞击坑

第二区域:西奥菲勒斯撞击坑、丰富海、酒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