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上映,这部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说好的无比的称赞,觉得不好的看完只有一句评价——好难看。
戏的好坏暂且不说,从戏的内容来看,应该比较符合下面三种人的口味。
1. 彭于晏爱好者,彭于晏在戏中的颜值与美好的肉体就不用多说了。
2. 京片子喜好者,里面的外国人那一口京片子说得可真顺溜那。
3. 还有一种就是,胡同爱好者,男主角李天然在胡同的四合院上飞檐走壁甚至骑上了自行车,为我们重现了当年那个北平胡同的原貌。
为了复原当时胡同的原貌,讲究的姜文特地跑到有好天的云南,搭建了4万平方米的屋顶。
那是因为现在的北京胡同早已拆得没当年那副壮观的景象。
我们都知道,胡同早已随着城市化的更替,拆的拆塌的塌,在北京的胡同里早已找不到当年北平时期的样貌。
有的人认为胡同的消亡将是历史的必然,也有的人认为现代与历史可以并存,于是他们对胡同进行了改造。
设计公司:非静止建筑
MaoHaus位于北京中心的板桥南巷胡同,对面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这个承载了无数人童年记忆的印刷厂,曾经以印制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肖像著称。
冰冷的混泥土材质通过加工后让整个外立面起伏不平,呈现出柔和的流动性。
表面的孔洞为了便于滤光。白天,室外的光通过孔洞射入前庭;晚上,由内部调谐精准的光圈呈现出毛主席的原型肖像三联。
MaoHaus日夜对比图
路人与MaoHaus产生非常不同的体验,取决于他们的相对位置和访问时间。这也成为了设计的一个优势,在正立面观看是一种图像嵌入的平面化外立面;从其他角度观看则是风动的条幅在时间凝固时的不同状态。
设计公司:樂建築
设计师选用了新的设计语言,保留了老北京胡同里的“剃头”行当,将当代剪发设备全部容纳在一个具有开阖功能的移动剪发装置,场所化地位胡同里的社区生活再现和提升理发这一个日常活动。
“胡同剪映”是一个在狭小街巷内可迁移与变换的剪发装置,三角柜体的构造方式将占地尺寸、工具与衣物的收纳等,都做了最紧凑实用的设计考虑。
基于再现街头剪发与拼合街区映像的双重趣味,“胡同剪映”成为居民谈论、行人自拍、孩童游戏的热点,进而显示出小装置参与到胡同改造的潜力。
设计公司:MAD建筑事务所
MDA建筑事务所于2017年北京设计周期间,为青龙胡同设计的艺术装置wonderland里,打造了一个无忧无虑,最原始最纯粹的儿童游乐空间。
从外形看,wonderland像是一只带着耳机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兔子。材料上
是一个吸引小孩子眼光的充气空间,里面铺上地毯配上懒人沙发,供胡同里的孩子们放学休假时可以阅读、嬉戏、聚会、畅游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