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哈吉塔五国共同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已
20
周年。目前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毗邻的边境地区
,
已不存在攻击性武器装备的部署。此外
,
在边界线
100
公里纵深范围内
,
各国保留的军事人员数量都已不超过
13.04
万人。
按照《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规定
,
在协定有效期内
,
各国在边界线各自一侧
100
公里范围内保留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人员总计不超过
13.04
万人
,
彼此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
,
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
,
并交换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有关资料。
一名多次前往边境地区核查裁军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
,
该协定在过去
20
年间执行情况良好
,
目前五国边境地区已完全没有过去几十年间紧张的“战备状态”
,
各国在边境地区均不再增加军事力量
,
且凡有重大军事活动情况和遇有紧急情况的部队调动都互相通报。
为什么五国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力协定得以落实?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诸国关系显著改善
,
以及国家间互信持续提升。此外
,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边界也陆续划定
,
无论未来各国政府怎样更迭
,
有关问题均可依照边界条约通过法律方式解决
,
不再需要在边境地区大量“陈兵”。“各国军队间的互信达到过去难以想象的高度
,
坦克等攻击性的武器装备已完全看不到
,
相互威慑求安全的态势不复存在。”
这一协定的签署国是上海五国
,
也就是上合组织的前身。“上合组织”没有防务费用
,
没有军事行动预算
,
更不存在以某一国家为目标的军事演习
,
与军事同盟没有任何关联。
在五个签署国中
,
中俄两个世界级大国在边境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行为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年来欧美媒体不断渲染两国在中亚存在地缘政治冲突
,
在这种宣传攻势下
,
这一事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一直承认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
,
并不想和俄在该地区进行所谓的竞争和对抗。“中国能够给予中亚各国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
比如出海口、能源贸易等。这些是俄罗斯在该地区作用的补充
,
而不应被视为一种竞争或对抗。”
从中国的角度而言
,
尽管中国清楚中亚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
但军事影响并不是我们的选项。军事手段意味着政治和外交途径已经穷尽
,
中国并不希望通过军事选项在中亚扩大其影响力
,
在看到俄罗斯因在乌克兰的强硬政策遭受西方制裁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困难后
,
中国更加把能在和平的周边环境中潜心发展经济视作核心利益。
近来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和中亚各国都受到恐怖主义威胁。裁撤军力是否会影响打击恐怖主义?被裁减的只是原本用于国家间威慑与对峙的军事力量
,
再加上我国边境地区也有公安等其他执法安全力量
,
所以边境反恐工作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历史背景下《裁减协定》对于中国沿边的开发与开放、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与人员往来便利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其所创造的全新安全合作模式更是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一大贡献。”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