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穿梭在香港蜿蜒坡陡的街道上的有轨电车已经有 110 年的历史了。最初,有轨电车延海岸线行驶。随着填海造城工程的实施,有轨电车(叮叮车)则更多集中在了城内的路线。
香港艺术家伍韶劲认为,有轨电车就像是当地历史的一粒时空胶囊。他利用有轨电车完成了自己《 25 分钟后》的作品,这是一个特定场所的概念作品,它带领乘客穿城而过,“探索时间的流逝”。
设计师遮盖住电车的外部,让光线只通过一些小孔摄入,交通工具摇身变成了照相机的暗箱,外面的风景和街道反转倒映入车厢内壁。
伍韶劲说:“乘客能感觉到车在向前行驶,同时还能欣赏移动的街景,而实时画面却是反转倒立的。这种实时的感知中有时间飞逝,同时也有光阴倒流。”
伍韶劲在作品陈述中写道,这件作品时长大约 25 分钟,探究“一个城市如何老去,一个人如何老去,而又有什么是永恒的”。作品的名字来自拉脱维亚导演赫兹·弗兰克(Herz Frank)1978 年拍摄的一部十分钟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就叫做《10 分钟年华老去》,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是孩子们观看戏剧时的面部表情。
这件作品属于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公众展示项目。2016 年,伍韶劲曾在“第五届大型公共媒体艺术展:感频共振”上发布了这个作品。
每年的巴塞尔展都会让香港迎来旅游的高峰,伍韶劲可以借此机会向更多人展示他的电车作品。这一次,截至 3 月 28 号,两辆电车每天将在铜锣湾和双湾上环街市之间免费通行。
伍韶劲出生在中国香港,年轻时移居加拿大,基本上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说自己从激浪派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概念艺术家汉斯·哈克(Hans Haacke)、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和艺术评论家兼作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身上获得了灵感。伍韶劲十年前回到香港,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人陆机的作品。
他说:“东方有大智慧,我对这些越是深入,就有越多的发现。”
在《 25 分钟后》这个作品中,他更多地从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刘以鬯的作品中汲取了灵感,并从他广为人知的意识流小说《对倒》中节选一段录成了音频,为移动的列车提供了一道音轨。
伍韶劲表示,他的作品与城市针灸相关,城市针灸的概念来自建筑学。也就是说,城市景观就像人体一样,按压穴位会影响身体的能量。
伍韶劲说:“我在创作的过程中试着探究如何确定城市的经络,或者说什么是气和能量的流动,也在探索如何用另一种方式看待公共空间。”
香港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瓦莱丽·道林(Valerie Doran)表示,她看到了伍韶劲的作品与阳江组、艺术空间和活化厅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之间的关联,他们对都市环境的空间感都有强烈的依恋。
道林在一次电话访谈中说道:“我可以用‘儒教徒’来形容他的作品风格。他在日常生活体验中为冥想创造了一定的空间。”
她说,伍韶劲的作品同时连接了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在最近的 30 年里发展迅速,始于 1982 年先锋艺术团体进念二十面体(Zuni Icosahedron)的成立。鲍霭伦是这一团体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实验艺术平台 Videotage 的创始人。
伦敦蛇形画廊策展人阿米拉·盖德(Amira Gad)在谈到伍韶劲的作品以及其内在思想时说,“这一作品是当下中国文化景观双重性格的典型代表”,它将当代科技创新和中国古训结合在了一起。”
盖德把伍韶劲的作品与北京多媒体艺术家曹斐 2015 年名为《Rumba II: Nomad》的影片作比。曹斐的作品里,城市中的清扫机器人最终化成瓦砾。他们试图在混乱中创造秩序;同时,一个巨型吊车摧毁了近旁的墙壁。
盖德说:“这是都市风景和兴替感知之间的对比,展现了我们再现和清理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过程。”
伍韶劲认为,一个世纪以来,香港的许多事物仍旧保持着原貌,而他的这件作品是对这座城市的“轻度介入”。
翻译 熊猫译社 孙一
题图来自 Vimeo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