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听到/看到有人这么说:
-
我知道我胖,但你能别老戳我死穴吗?
-
含泪总结人生XX条经验,条条戳中你死穴
-
......
或许好奇心重的朋友就要问了:老说死穴,你倒是跟我说说,真的有死穴吗?在哪?
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这样的剧情:
看到这,估计不少人就揣上了怀疑:夸张了吧,人真的有这么不堪一击?
别怀疑,就这么不堪一击。
毕竟,他/她敲的可是人体的“死穴”!
这个“死穴”位于颈部的两侧,专业的叫法是“颈动脉窦”。它们是颈内动脉的起始部位,血管管腔微膨大,故称之“窦”。
之所以叫这“死穴”,原因有二:
当颈动脉窦突然受到机械性压迫或牵拉刺激时,便会产生心血管反射,使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导致脑部血液的暂时性减少或中断,发生晕厥。
所以,切忌不可对此处乱按乱敲,若不小心掐中双侧颈动脉窦,持续时间超过30秒,就可能出现心跳突然停止,造成猝死。另外,
亲吻时,也要注意,不要乱亲这处,同样存在危险。
虽然我们身体存在让我们又担又忧的“死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我们友好共处的“养生穴”、“长寿穴”。
尤其是以下3个特定穴位,堪称人体“养生开关”——
顶心:百会穴
醒脑提神、振奋精神
顶心即头顶的百会穴。它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常用于治疗头痛、目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神昏、癫狂痫、惊风、痴呆等症。
日常按摩百会穴,可起到醒脑提神、振奋精神的功效。
❖位置: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
食、中二指并拢放于百会穴上,顺时针按摩约3分钟,之后作点按约2分钟。
腹心:神阙穴
温经通络,散结通神
腹心位于我们的肚脐,即神阙穴。人体在胎儿时期,通过脐带从母体中获取营养,所以肚脐也被称为“生命之根蒂”。
神阙穴是人体神气出入之门户,归属于任脉,为经气之海,乃五脏六腑之本。是药疗的常用穴位,可用于治疗脐周痛、腹胀、肠鸣、泄泻,水肿、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日常按摩神阙穴,可起到温经通络,散结通神的功效。
❖位置:
腹部中央肚脐处,是人体肉眼可见的最大的穴位。
❖按摩方法:
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脚心:涌泉穴
激发肾精,滋养心神
脚心即涌泉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第一个穴位,点按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
人体肾气旺盛,则精力充沛、神思活跃,齿固发黑、耳聪目明。
肾阳亏虚,则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常伴有五更泻、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
日常按摩涌泉穴,可起到激发肾精,滋养心神的功效。
❖位置:
涌泉穴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足底前1/3处。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即是。
❖按摩方法:
用同侧手握住足踝部, 再用对侧手掌在该穴上下按摩2~3分鐘, 也可用拇指在该穴按揉2~3分钟。
2020年《健康养生》杂志开始订阅啦~
☟
点击阅读杂志
☟
长按二维码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