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成效显著。
截至11月18日,
武汉招商引资签约资金已达2109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273.5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最新出炉的全球城市竞争力百强榜单上,武汉名列第40位。
创造数字纪录的背后,是武汉在实践发展要素一次新的组织方式:
首创“校友招商”模式;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担纲,领导挂帅,聘请“招商大使”,共同推动资智回汉
....这些
对各地方政府招商有什么启示作用?
正文:
城市合伙人
▼
在招商引资方面,武汉市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做法,强调将招商与招才结合起来,
实施了“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
。
在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看来,
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培育一个创新企业,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
。
在政府引导下,武汉由
专业队伍、企业家队伍、投资人队伍和校友队伍
组成了“四支招商大军”,分别对应
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和校友招商
,增强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而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为三类系列专场:
校友专场、新民营经济专场和商会专场
。
4月8日,武汉市招才局正式成立。该局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行”,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整合到一个平台。内设4个机构,分别为招才引智工作部、“双创”协调推进部、发展促进部和综合管理部。该局从有关部门抽调了28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
招才局的主要职能,是
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统一运行,形成合力
。针对人才政策“碎片化”、落地率不高的问题,新成立的招才局
对全市近五年出台的人才政策进行了调研评估,将庞杂的支持政策精炼成“一张政策清单”“一张政策导图”
,并聘请陈东升、雷军、陈宗年等16位企业家为“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
一方面,
武汉寄望于利用校友资源,吸引校友将资本、智力带回武汉,提升城市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
武汉还把大数据招商和人才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招才引智特有的“武汉模式”
。
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今年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专场,签订投资项目总额达989.7亿元;8月27日,武汉大学校友专场,签下1576.7亿元;9月1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场,现场签下1546亿元。
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的目标,并从探索解决大学生留汉户口、住房、工资三方面问题入手
。
户口问题上,本月11日,
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
,仅两周时间,就受理大学生落户申请24164件。住房问题上,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
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
,面积超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预计明年底建成。工资问题上,
武汉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已在全国率先出台
。
随着校友经济的律动频次逐渐加快,多重战略机遇惠顾的武汉正在重塑城市气质和竞争活力,而校友经济也正在成为一个现象级风口。
市委书记陈一新
▼
今年1月3日履新武汉市委书记的陈一新,具有典型的浙江人风格,务实的作风和大胆的改革思维,贯穿其主持出台的主要政策和举措。
从2012年起,陈一新开始担任地市的“一把手”,先后任金华和温州市委书记,今年履新武汉市委书记。
在浙江主政地方时,陈一新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在武汉,他在民营经济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新”字。
新民营经济以“新四军”为主体,即
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和职业经理人
。
陈一新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现在武汉‘新民营经济’发展的主体,全是大学生、高知,
他的资本不是像过去要靠自己一块钱一块钱地积累、原生态地完成,现在资本的积累是众筹的
。”
8月14日,
武汉在全国首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
。与招才局类似,该局“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挂靠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从市科技局现有职能处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中调整,
专门负责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承担统筹协调、服务对接和监督落实工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
。
当天,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组建院士专家顾问团,李德仁、陈焕春、叶朝辉、余少华和姜德生等五位院士获聘。
陈一新在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大会上指出,不论是吸引大学生、校友、海归三类人才留汉回汉来汉,还是鼓励20多万现有教学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不论是集聚产业核心龙头项目,还是孵化培育“四新”经济——关键都取决于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和转化。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正是针对当前现状的“破题之举”。他说:“这一切入点很小,但着眼点很大。”
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
武汉对招商局干部提出要求:
把招商引资作为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努力扩大有效投资
。
武汉各区之间竞争激烈,不同区域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共享、博弈矛盾升级等情况。而项目在落地过程中需要城建、环保、消防、规划等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和联动。因此亟待从市一级对招商引资进行高效统筹,避免内部竞争。
武汉在市级层面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
,由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和市长万勇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
招商局和商务局原本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局长是同一个人。现在分设局长,双方的职能分开,专司专办。招商局原有的在编和非编人员,全部整合到新批准成立的六个专职处室,在全市范围内新增编制约一百多人。
为了完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效率,武汉还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陈一新于3月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改革模式。
“马上办”指“即来即办,立等可取”,企业和民众现场办事可以在1小时内办结。“网上办”让企业和民众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办理,24小时均可提交材料,会有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一次办”是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现场,“一件事情、一次办结”。
在干部的考核和问责方面,武汉将“招商一线作为考核干部的主战场”,
表现优秀者会得到提拔,落实政策不力者严肃问责。设立招商引资投诉处理中心,对损害发展软环境的行为“零容忍”
。
对重大项目,只要对干部有举报,首先让干部停职,再进行调查。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要明察暗访抓典型,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报典型案例及整改情况。
活动推介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为能切实的解决特色小镇解决培育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助力特色小镇发展
,
中国特色小镇产业联盟、中国体育产业协会联合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旨在搭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最佳的展示推介平台以
及打造小镇规划、资本、产业导入等各类资源精准的对接渠道。
深入解读特色小镇有关政策的精准解读、市场深入调研、资本渠道、投入模型规划、精准资源对接等成为目前特色小镇项目良性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2017中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层论坛暨资源路演对接会
【
会议时间
】
2017年12月9日—11日(3天)
【
会议地点
】
中国●北京
【
参会对象
】
体育小镇、特色小镇、文旅地产、房地产、休闲产业等产业链董事长及核心高层
【
主办单位
】
中国体育产业协会、中国亚洲休闲产业促进会、北京星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城汇智库咨询有限公司
【
联系电话
】
18618282051
段老师
(电话及微信)
------【
会议
亮点
】------
{小镇}---
邀约首批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参展,向社会展示小镇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寻求优秀精准的合作伙伴。
{部委}---
邀约相关部委高层及小镇优秀操盘手出席论坛,为小镇国家政策进行深入精准解读,分享成功小镇操盘实战经验。
{资源对接}---
3000㎡规模宏大的资源对接展会,为参展单位提供高端资源高效对接平台,汇聚国内优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发起单位、规划设计与建造单位、投融资机构、运动休闲特色产业、以静态展示结合路演活动,全方位展现参展单位综合实力,同时进行高效精准对接。
------【会议主题】------
1、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政策指导扶持
2、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趋势与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3、如何主动把体育项目融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
4、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运营执行
5、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模式和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打造
6、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实战案例分享--浙江●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
7、如何利用乡村土地政策支持建设田园综合体
8、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
隆重推介
】------
展位+路演+合作对接酒会+高层论坛
1、展位:
(186个展位
3500㎡
)
2、路演:
共60个名额
(单场30分钟)
3、论坛:
700人规模
分为贵宾席和嘉宾席
4、广告:会刊,胸牌,资料袋,各类展架
以上打包套餐:分A套餐,B套餐,C套餐
增值服务:合作对接酒会
5大展区,3500㎡,展现全产业链的顶级平台
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展示区
2、运动休闲小镇金融展区
3、运动休闲小镇规划与设计与运营展区
4、运动休闲小镇建造单位展区
5、户外露营与极限运动主题
------【参会单位构成】------
政府机构、投融资机构、规划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 、健康产业相关企业、
体育赛事运营机构、体育用品厂家、互联网公司、
休闲农业相关产业、城镇品牌运营专家、相关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