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门槛最高、速度最快、比赛成本最高的运动是什么?当然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
F1
大奖赛。它是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的“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之一。
全世界有众多的车迷观看每年的
F1
大奖赛,比赛中赛车高速行驶,车手你争我夺,不甘落后,车队根据场上变化设计和执行各种策略,包括撞车、失误目不暇接,看得观众血脉贲张,为获胜者击节叫好,为失误者扼腕叹息。
青衫君曾经介绍过一部有关赛车题材的电影,
《在对抗中学会妥协,才能赢得胜利》
,是讲述福特
GT40
赛车在
1966
年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中成功击败法拉利的故事。今天青衫君再给大家介绍一部关于
F1
的纪录片《疾速争胜》(
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该片由
Netflix
出品。
2019
年
3
月
8
日上映,第一季共
10
集
,每集
40
分钟。记录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最顶级的的赛车比赛,一级方程式
F1
,在
2018
赛季台前幕后的故事。
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是
F1
。
F1
比赛采用单一年度联赛制度,以
2018
赛季为例,共设
21
场分站赛,这些分站赛遍布五大洲,中国上海是其中一站。共有
10
只车队参赛,
20
名车手。参赛的车队有梅赛德斯、法拉利、红牛、雷诺、哈斯、迈凯伦、印度力量、索伯、红牛二队、威廉姆斯。
每站比赛一般是分为三个阶段,周五练习赛,周六排位赛,周日正赛。累积全年比赛积分来决定车手和车队的成绩,积分排名第一的便是年度冠军。梅赛德斯车队在
21
场分站赛中获得总积分
655分
,排名第一,成为
2018
赛季车队冠军,这也是梅赛德斯奔驰车队在
2014
、
2015
、
2016
、
2017
赛季后连续第五年夺得车队年度冠军头衔,他们的赛车手汉密尔顿赢得了世界车手冠军。
一支
F1
车队需要赛车手、试车手、车队经理、技术总监、工程师、技师以及经营管理人员、医师、营养师、体能训练师等各种专业人员来组成团队。车队每年的各种花费上亿美元,因此,每一支
F1
车队的背后都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支持。
比如法拉利和梅赛德斯两队,他们代表着自己厂商的技术实力,所以母公司会不惜成本地为车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运营,而其他队的情况就不这么乐观了。
一支小车队的运营资金只够大车队的零头。比如威廉姆斯车队,属于私人车队,
1977
年成立,白手起家,辉煌一时,近年来也呈现了疲软的态势。他们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所以超级投资人,车手带来的广告商都是车队能继续留在
F1
的根本保证,当然获得这些资金也是有代价的。
一位加拿大亿万富豪劳伦斯斯图尔为威廉姆斯车队投入了重金,挽救了即将没落的威廉姆斯。但是,投资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威廉姆斯车队的主力赛车手需要换成劳伦斯的儿子小斯图尔。当然后来斯图尔家族又接手了印度力量车队,小斯图尔再次成为印度力量的首席赛车手。
在第一季拍摄中法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车队拒绝了网飞的拍摄请求,所以网飞在这一季中重点拍摄了中下游车队的情况。
对车迷来讲,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因为法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两家的新闻已经足够多了,现在了解一下平常并没有太多资讯的车队的运作情况也是不错的。
那么这些车队中,最闪亮的无疑是红牛车队。
它不算地球组的,它是火星组的。
说明一下,由于法拉利、梅奔和红牛车队常年战绩优异,连续多年把持着车队总成绩的前三位,而且比赛中车速确实比其他车队要高一个档次,所以,车迷戏称这三支车队都是火星组的。
红牛车队就是一家能量饮料制造商的附属车队
,
完全没有汽车厂商背景,用着竞争对手雷诺的引擎,无法得知一些技术细节,红牛的车队经理霍纳曾说,“我们付的是头等舱的钱,拿到的却是经济舱的票”,意指其使用的雷诺引擎,要付高额的费用,但是不是最高等级的引擎,毕竟雷诺车队自己还要用嘛。但是尴尬的是,即便是这样,近年来雷诺车队的成绩却一直落后于红牛车队。
2019
年红牛不使用雷诺的引擎,改为使用本田的引擎,最新消息,
2020
赛季结束之后,红牛也不再与本田合作了。
两家相爱相杀了十几年,但是,在
2018
年,却发生了最让人意想不到哭笑不得的决裂。一方面是引擎的更换,另一方面是车手的更换。
时任红牛车队的一号车手是澳大利亚人丹尼尔里卡多,二号车手是荷兰人维斯塔潘。
2018
年时,维斯塔潘未满
21
岁,尽管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成为获得分站赛冠军中最年轻的车手,是红牛车队重点培养的对象。维斯塔潘的父亲老维斯塔潘曾经也是
F1
车手,他也算车二代了。
维斯塔潘驾驶风格非常狂野,有些愣头青的感觉,让你觉得他就是一个毛头小伙,就会冲冲冲,赛道上其他车手对他的驾驶风格也颇有微词。
他曾与奥康在赛道上相撞,赛后见到奥康破口大骂,很败人品。
里卡多作为一号车手,有着一号车手的所有特色,实力过硬,家庭和睦,性格谦逊,很有人缘。里卡多非常爱笑,笑起来的时候很难不让人感慨,爱笑的男孩运气应该不会太差。
然而,在车场里,你的队友就是你最大的敌人。
维斯塔潘根本就不想安静地做二号车手,他的骨子里就是桀骜不驯,在赛场上曾经两次无厘头的变线导致两辆红牛相撞,双双退赛。
在摩纳哥站比赛中,里卡多终于顶住压力,赢得了比赛,证明了自己一号车手的地位。
在里卡多与维斯塔潘之间,我一向是支持里卡多的,但是,红牛做出的选择是重点培养维斯塔潘,一来他年轻,二来,在欧洲维斯塔潘有着里卡多所不能比拟的超高人气。
里卡多经过慎重的思考,他准备离开红牛车队,经过再三的斟酌,他觉得下赛季转投雷诺车队。这个决定对于红牛与雷诺这一对冤家对手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至于红牛的经理霍纳与雷诺的经理阿比特布尔就引擎问题与里卡多的转会经常在新闻发布会上一直纠缠不已。
中小车队中另外一个吸引眼球的车队是哈斯车队。
之所以观众能够记住哈斯车队,无疑是因为他们那两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换胎的操作。
以前的
F1
比赛,是可以在赛中加油的,由于加油的时间要超过换胎的时间,所以,一般来说换胎有充足的时间,所以不太会失误,但是现在的
F1
比赛中,是不允许赛中加油的,所以,为了在比赛中赢得千分之一秒的领先优势,各家车队展开激烈争夺各种拼手速,三秒、两秒,
0.1
秒都要争,因为这一秒之差在赛道上有可能就是百米之遥。
如果换胎失误,那简直就是天灾人祸,让人郁闷到崩溃。不幸的是,哈斯车队,就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揭幕赛中,哈斯车队赛车手的马格努森开局惊艳,但经历了进站、换胎、出站之后,原本应该狂飙起来奋起直追的赛事,却慢慢地慢慢地停了下来。因为车轮没有正确安装,导致赛车手只能退赛。
但更恐怖是,当哈斯车队的另一位赛车手格罗斯让,在经历了进站、换胎、出站之后,也靠边停车了。
同样的失误再次发生了,两次换胎,导致两位赛车手全部出局。
这对于整个哈斯车队来说都是一场噩梦。对车手来说,更是终生抱憾,为了世界冠军,连命都赌上了,结果却被换胎给耽误了。在这个顶级赛场上,容不得失误,任何一点点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最终比赛结果的天壤之别。
当然,哈斯车队不是唯一的倒霉蛋。红牛车队的里卡多,在
2016
年摩纳哥大奖赛中,在排位赛中拿到了他生涯中的第一个杆位,在正式比赛中,也一直顺利领先,而且摩洛哥赛道很难超车,如果不失误,基本上杆位就是冠军。比赛中,里卡多被通知要进站换胎,但是开进维修站之后,却发现那里还没有准备好轮胎更换,原本只需要
3
秒换胎的里卡多,直接被拖延了
10
多秒。原本能拿到第一名的他,就这样被生生的耽误了。
赛场上,有赢有输。
这群比风还要快的赛车手们,压上性命,为了就是那一刻的荣光和辉煌。
然而因为换胎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不禁让人唏嘘感慨,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