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纪要
最有效、最及时分享公私募、公司、行业等投研纪要和市场热点分析。掌握市场信息差,掌握财富代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我就想问问,中国程序员去日本当程序员容易吗? ·  14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面试官:MySQL 一次到底插入多少条数据合适啊?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 “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我国程序员数量突破 940 万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这天终于到来!华为手机:全部跟安卓系统说再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纪要

回顾特朗普任期,中国股、债的表现以及“特朗普2.0”的政策主张与资产影响!

水木纪要  · 公众号  ·  · 2024-07-16 23:26

正文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如果没有意外,特朗普应该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当然,也可能有新的意外)。 参考上一个特朗普任期,我们可以回顾其对中国股、债的影响,可能 与直觉相反。



1、 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必然会短期利空A股、利多中债

2018-2019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关税的消息,至少有7次:
2018年3月23日:A股下跌3.4%;10年国债下行5bp
2018年5月30日:A股下跌2.5%;10年国债下行0.3bp
2018年6月19日:A股下跌3.8%;10年国债下行4bp
2018年7月11日:A股下跌1.8%;10年国债下行3bp
2019年5月6日:A股下跌5.6%;10年国债下行3bp
2019年8月2-6日:A股累计下跌4.5%;10年国债下行9bp
2019年8月26日:A股下跌1.2%;10年国债下行1.5bp

特朗普对中国加关税,对中国股市短期利空、债市短期利多,非常明显,这个没什么争议。


2、但要注意的是:同样多次加征关税的2018年,与2019年,其股市、债市的趋势,完全不同

2018年:
(1)股市全年趋势下跌;
(2)债券收益率趋势下行。

2019年:
(1)股市在5月、8月多次加征关税之后,A股却在9-11月反弹到加征关税之前。
特别是沪深300,在2019年11月,已经基本涨回到2019年4月最高点,较5月、8月加征关税之时,上涨达10%。
(2)债市在2019年是区间震荡,并未出现下行趋势。

由此可见,同样是加征关税,但2018、2019年市场表现,并不相同。
关税只是扰动,关键还是中国的经济走势。

即使2109年的经济增速、企业盈利增速,均低于2018年;
但2019年的市场基本达成共识:
经济不会更差,企业盈利底部已经出现,尽管还没出现回升,但股市可以先涨,债市步入震荡市。

特别是,到了2019年四季度,确实看到了经济回暖的迹象。
因此,2020年1月,疫情之前,沪深300已经涨到高于2019年4月。

总结:
(1)股市趋势下跌行情时,特朗普加税,加速股市下跌(2018年);
(2)股市趋势上涨行情(或者震荡)时,特朗普加税,提供买入机会(2019年)。


3、对比特朗普VS拜登时期,A股和中债

特朗普执政时期(2017-2020):
(1)中国股市,有两轮牛市:2017年,2019-2020年;股市下跌实际只有2018年一年。
(2)中国债市,有一轮收益率上行2017年,一轮收益率下行2018年,两年震荡2019-2020年。

拜登执政时期(2021-2024):
(1)中国股市,沪深300趋势下跌将近4年;万得全A 2021年一年上涨,之后连跌三年。
(2)中国债市,收益率连续下行四年。

也就是说:
对中国更鹰派的特朗普执政时期,A股居然是涨多、跌少,中债则是震荡4年;
对中国没那么鹰派的拜登执政时期,A股居然是跌多、涨少,中债则是牛市4年。

事后来看:
拜登式的温水煮青蛙,似乎对中国风险资产(股市)更不利,对中国避险资产(债市)更有利;
特朗普式的硬碰硬,结果是短期利空集中兑现,但股市跌多了之后,反而该涨就涨了。


4、俄罗斯的参考

在俄乌冲突之前,普京支持率为65%,是20年最低支持率;
然而,俄乌冲突之后,普京支持率却上升至75%,出现大幅上升。

再看俄罗斯MOEX股票指数,到2024年4月,已经接近俄乌冲突之前,从低点上来涨幅将近80%。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亲西方派的态度变化。
随着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扩大,俄罗斯中产或者精英发现,亲西方是没有用的,最后只能支持普京。

正如已经润到美国的“润人”,即使心向美国,却还是要被美国针对。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个人只能从属于国家。
特朗普大概率会让“润人”更搞清楚自己的身份;这反而有利于扭转国内的某些观点。


5、总结

(1)股市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面对现实,短期阵痛,或许更有利于情绪的出清,以及消除“服软就行”的侥幸心理。

拜登尽管没那么鹰派,但钝刀割肉,还不如特朗普来个痛快。

当然,最终的市场表现,还是取决于:
中国经济会像2018年那样趋势下行;还是会像2017、2019-2020年那样趋势上行。

如果是后者,则特朗普的关税冲击,只是提供股市的买点而已。

(2)债市

债市不用考虑太多,盯住资金面即可。
2016-2024年,债市方向,基本都是跟随资金面。

如果资金面继续合理充裕,则债市继续坚持“短期看多”,坚持推荐中端,即5-7年;
如果资金面收紧,则债市转为“长期看空”,债市反转。

“特朗普2.0”的政策主张与资产影响!

摘要

特朗普在 2016年当选总统后,实施了大规模的税改和贸易摩擦政策,这些措施在提升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和美股盈利的同时,也对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和国际贸易造成了扰动。税改降低了企业税率,刺激了企业投资和经济活动;贸易摩擦则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试图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也引发了与多个国家的贸易争端,增加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拜登政府上台后,在新冠疫情高峰期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包括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补助、扩大失业救济、增加公共卫生支出等。这些举措在短期内提振了美国经济,但也导致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成为当前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高通胀不仅影响到居民生活成本,也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波动。

当前评估特朗普与拜登在 2024年大选中的竞争态势,可以从多个数据指标入手,包括博彩网站胜率、民调数据以及公众对现任政府的不满意程度。首轮辩论结束后,数据显示特朗普在这些指标上均领先于拜登。此外,历史数据显示,总统候选人的连任成功往往与其支持率密切相关,而目前拜登政府面临较高的不满意度,使得其连任之路充满挑战。

民调数据对于预测普选支持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美国独特的大选制度设计,其准确性存在局限性。例如,在 2016年的大选中,民调未能充分考虑低学历者更倾向于支持特朗普这一因素,而这些人群最终成为“隐藏选民”,直接投票给特朗普。因此,更为准确的方法是关注摇摆州的支持率变化,因为这些州的投票结果往往决定最终的大选结果。

摇摆州历来是决定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重要因素。在过去六次大选中,有五次关键摇摆州如俄亥俄州、内华达州等的投票结果与最终全国结果一致。目前数据显示,在公认的七个摇摆州中,特朗普依然占据优势,他预计可获得 219张选举人票,相比之下拜登仅有198张。在一些关键摇摆州如北卡罗来纳和亚利桑那等地,特朗普领先超过5个百分点,仅有一个摇摆州显示两者持平。

本轮国会改组同样至关重要,因为根据美国立法流程,总统宣布的政策尤其是财税方面,需要参众两院通过才能落地。 2022年的中期选举显示民主党控制参议院,而众议院转向共和党,这使得拜登政府推行政策时面临诸多阻力。2024年的国会改组,共和党有望在众议院435个席位中获得209席,在参议院100个席位中获得50席。如果共和党同时控制两院,将极大提升其推行政策的能力。

Q&A

特朗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后,实施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朗普在 2016年当选总统后,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大规模的税改和贸易摩擦政策。这些措施在提升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和美股盈利的同时,也对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和国际贸易造成了扰动。具体而言,税改降低了企业税率,从而刺激了企业投资和经济活动;而贸易摩擦则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试图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也引发了与多个国家的贸易争端,增加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拜登政府上台后采取了哪些主要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拜登政府上台后,在新冠疫情高峰期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直接向居民发放现金补助、扩大失业救济、增加公共卫生支出等。这些举措在短期内提振了美国经济,但也导致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成为当前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高通胀不仅影响到居民生活成本,也对金融市场产生较大波动。

如何评估当前特朗普与拜登在 2024 年大选中的竞争态势?

当前评估特朗普与拜登在 2024年大选中的竞争态势,可以从多个数据指标入手,包括博彩网站胜率、民调数据以及公众对现任政府的不满意程度。首轮辩论结束后,数据显示特朗普在这些指标上均领先于拜登。此外,历史数据显示,总统候选人的连任成功往往与其支持率密切相关,而目前拜登政府面临较高的不满意度,使得其连任之路充满挑战。

民调数据对于预测大选结果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民调数据对于预测普选支持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由于美国独特的大选制度设计,其准确性存在局限性。例如,在 2016年的大选中,民调未能充分考虑低学历者更倾向于支持特朗普这一因素,而这些人群最终成为“隐藏选民”,直接投票给特朗普。此外,即使回答民调的人也不一定会实际去投票,这一现象曾导致1,948年杜鲁门以微弱优势战胜杜威。因此,更为准确的方法是关注摇摆州的支持率变化,因为这些州的投票结果往往决定最终的大选结果。

摇摆州在 2024 年大选中的重要性如何体现?目前各方表现如何?

摇摆州历来是决定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重要因素。在过去六次大选中,有五次关键摇摆州如俄亥俄州、内华达州等的投票结果与最终全国结果一致。目前数据显示,在公认的七个摇摆州中,特朗普依然占据优势,他预计可获得 219张选举人票,相比之下拜登仅有198张。在一些关键摇摆州如北卡罗来纳和亚利桑那等地,特朗普领先超过5个百分点,仅有一个摇摆州显示两者持平。

除总统之外,本轮国会改组对未来政策走向有何影响?

本轮国会改组同样至关重要,因为根据美国立法流程,总统宣布的政策尤其是财税方面,需要参众两院通过才能落地。 2022年的中期选举显示民主党控制参议院,而众议院转向共和党,这使得拜登政府推行政策时面临诸多阻力,例如解决债务上限问题时经历坎坷。2024年的国会改组,共和党有望在众议院435个席位中获得209席,在参议院100个席位中获得50席。如果共和党同时控制两院,将极大提升其推行政策的能力。

未来几个月有哪些关键时间节点需要关注,以进一步评估 2024 年美国总统及国会竞局势?

未来几个月需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时间节点:首先是 7月15日至18日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将确认副总统候选人;其次是8月19日至22日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将正式确定总统候选人,目前虽然拜登表示继续参选,但若他退出可能由副总统哈里斯接替;最后是9月10日第二次辩论,各方将在此期间进一步阐述更新后的政策主张,这将为公众提供更多信息以判断候选人的执政能力及前景。

大选年对美股市场表现有何影响?

大选年确实会扰动市场情绪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尤其是在临近大选的月份,例如 10月。数据显示,10月是离11月大选最近的一个月份,也是所谓的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率都会有所上升,从而导致美股表现出现变化。具体而言,大选年的10月,美股表现往往较弱。例如,标普500指数在大选年的平均涨幅在10月表现非常弱。然而,一旦大选结果尘埃落定,不论哪个党派获胜,美股情绪通常会有所改善,市场重新回到上涨轨道。从全年来看,大选年与非大选年的美股表现基本一致,大选主要影响的是时间上的分布差异。

不同党派胜选对资产类别有何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党派胜选对各类资产的表现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当民主党胜选时,风险资产如美股、中国 A股和港股等板块表现更好;而共和党胜选时,美元和原油等板块则表现较佳。在债券和黄金这两类资产上,两党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在行业层面,不同党派对特定行业的偏好也会造成行业间的相对表现差异。例如,根据美国调查数据,民主党更支持传媒、教育、科技等行业,而共和党则青睐传统制造业如能源、建筑等周期性行业。这种差异在候选人辩论及政策主张中体现出来,并进一步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到相关行业的相对表现上。

大选年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取向?

历史数据显示,大选年本身并未显著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变化,但其影响体现在时间节奏上。具体而言,在大选四季度前后,美联储更倾向于保持货币政策稳定,以避免干扰大选四季度前后的政治环境。例如,在三季度,由于接近大选四季度,美联储通常按兵不动。然而,本轮情况与历史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当前美联储能否降息关键取决于美国通胀能否持续稳定回落至 2%。预计今年三季度是美国通胀下行的重要窗口期,这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大选四年度财政政策是否会更加扩张?

大选四年度财政扩张程度并不一定比平时更高,这主要取决于总统与国会两院之间的关系。如果总统与国会属于同一党派,则财政扩张力度可能较强;反之,如果国会分裂或众议院与总统分属不同党派,则财政扩张可能受到限制。目前,美国赤字率水平确实有所抬升,但扣除利息支出的基本赤字率依然为负值。如果 2024年特朗普及共和党全面掌控政府,则财政扩张概率较高,但债务上限问题仍存不确定性。

特朗普 2.0 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

特朗普 2.0政策主要集中在贸易保护主义及加强美国自给自足能力方面。例如,自2018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关税政策已显著降低了美国进口集中度,即前三大供应国进口金额占总进口规模比例下降。此外,美国工业化政策也减少了整体国外供给依赖度。这些措施旨在维持“美国优先”策略,加强国内生产能力,从而减少对单一国家及全球供应链的依赖。这些贸易和工业化政策预计将在未来继续推动美国经济结构调整。

特朗普为刺激贸易保护主义和供应链回流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特朗普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 10%的基准关税。其次,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60%。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力,主要原因在于其强硬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影响。根据2018年的研究,美国企业和居民承担了额外成本,导致美国GDP减少0.21%,削减16万个就业岗位。如果新一轮关税政策实施,可能威胁到68万个就业岗位。无党派机构CF2b预测,这些额外增加的关税表面上提升财政收入,但实际上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反而可能使得税收减少。此外,加征关税还会导致全球不平衡进一步扩张,低收入人群和中产阶级将承受更大的所得压力,同时全球贸易进出口商品也会出现时间性错位。

这些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和全球贸易有哪些具体影响?

这些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加征关税将导致低收入人群和中产阶级承受更大的所得压力,因为他们消费商品占比更高。同时,为避免加征关税的影响,各国可能提前补库和进口商品,这种行为已经反映在当前美国库存水平上。如果后续继续实施高额关税,将对下半年的运价或出口产生反向压力。此外,美国盟友也有可能反制特朗普的大幅度且推广至全球的加征关税措施,这将使得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更多阻力。

特朗普计划中的减税措施有哪些具体内容?其对企业及市场有何影响?

特朗普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从目前的 21%降至15%。相比之下,拜登希望将企业所得税率从21%提高到28%。标普500大型跨国企业目前有效实际缴纳的平均有效公司所得税率约为15%,但某些行业如能源、交通运输、金融银行等仍然高于15%。如果这些行业都下调至15%的减税线,根据测算标普500净利润增速将从13.7%提升至17%,接近上一轮特朗普减税时的高峰值。然而,由于这次调整幅度较小(从21%降至15%),以及海外资金回流有限,其提振效果相较2018年那次减税要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