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里,从来不缺
“想挣钱、也挣到钱”
的人。
星主@微笑哥
,就是其一。
1987年出生的他,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机会最多的二十年。
从流水线工人到创业大佬,他的工资涨了20倍,副业收入翻了几番。
程序员出身,却让各行各业的
11000+
星友们赚到了分红,找到人生第一份真正的副业。
因为他,更多人确信:
出身不重要,公司不重要,城市不重要,技能单一不重要。
只要你想,起点再低的人,也能挣大钱。
微笑哥出生在陕西秦岭山外,一个穷得出名的小乡村。
因为穷。
姐姐就算考上了985,家里也凑不齐她的学费,借光了母亲的亲戚。
微笑哥上大学的学费,更是直接借遍了全村人的口袋。
来县城上学后,微笑哥第一次感受到了贫富差距。
他这才知道,原来县城里的小孩,会需要吃“早餐”,会有零花钱,能看小说,去游戏厅……
不想穷。
上大学之后,微笑哥成了宿舍里第一个出去挣钱的人。
开学时,他做家教,一小时20块钱,大学四年教过100多个学生。
放假了,他又跑到各地打工。大一寒假去了室友的老家淮南,可到了才知道,是进了传销老窝。
整整28天没有人身自由。微笑哥没钱,也不想骗身边人的钱。传销头子看他身上实在没什么油水可捞,便把他放了。
“这可能是穷唯一的好处吧”
, 微笑哥说。
大学毕业后,微笑哥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当一个“挣固定工资”的数学老师。
而是漂到深圳,先在流水线干了三个月。
上班时,在车间做纸箱子,开叉车。
下班了,就钻进网吧里,逛论坛和博客,
搜什么行业好赚钱。
二十世纪初,IT行业大火,“程序员”成了最朝阳、最高工资的岗位。
微笑哥咬咬牙,到姐夫那里借了整1万,去培训机构学了Java,正式一脚踹进“挣钱”的大门。
工作三年。
微笑哥的工资,从2000涨到4000。他几乎抓住了一切机会来提高技术能力,但他很快意识到:
但好技术,也要在对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一些同事,明明技术不如他,却在换了北京的工作后,直接月入过万。
而那时,微笑哥老家重新盖了老房子,欠了十几万的外债。如果用4000的工资去还,起码要还十几年。
没有太多选择,微笑哥踏上了北漂的路。
穷苦的出身,可能拉低了他的起点;可足够强的赚钱意识,却让他越来越值钱。
很多人选公司,会选“工资最高、名头最响”的。
但微笑哥不是。他有几个明确的条件——
必须是To C端、自己做产品的互联网公司
必须不是外包
什么叫“离钱近”?不是指工资高。而是指做的业务,和变现、支付,直接相关。
他坚信,只有集齐了这3个要素,才算是有前景、好发展的公司。
基于此,他放弃了一家薪酬高出30%的实体大厂,进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短短一年后,转机真的就来了。
2013年,余额宝诞生,互联网金融爆发。
很多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微笑哥的公司也是其一。
那时候,部门里大部分人才都离职单干了,只剩下微笑哥还在坚守。刚好公司有一个技术管理岗位的空缺,领导索性让一向靠谱的微笑哥去试试。
虽然陌生,但微笑哥还是带了两个人,勤勤恳恳地把项目啃了下来。
谁都没想到,站在风口上的项目,会这么猛。
微笑哥的项目发展太快,后来慢慢变成一个分公司,而微笑哥就是分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而后微笑哥又从分公司,重新回到母公司做架构师。
刚开始负责数据中心的工作。
半年后,连跳三级,从架构师被提拔到研发副总,管理研发团队100多人。
《盐铁论》中说:“明者因时而变,智者因事而制。”
相比大厂,一个能靠近风口的行业更重要
相比风口,拥有把握住风口的能力更重要
正如他常说:
个人的选择,都是裹挟在历史的大潮中。
而前提是,你有把握住的能力和意识。
从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到做研发副总那几年,虽然很忙,他也没忘了自己真正的
“钱途”
——
副业
。
他把自己遇到黑客的奇葩经历,写成帖子发到博客园。几乎篇篇爆款,收获了大票粉丝,推荐积分排到全站前十。
随后
公众号
火爆,微笑哥
索性也开了自己的账号。将博客粉丝引流,开启自媒体副业,不到半年就接了第一笔800块钱的广告费。
此后从接广商单,参加各种线上技术分享,再到开自己的程序员技术课程……
微笑哥的副业,逐渐超过了主业收入的两倍。
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穷了。他早已掌握了挣钱的底层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