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72个小时里,微博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件,蔡徐坤和周杰伦的粉丝,在微博杠上了。
本来,这种屁事我是根本不打算写的。思考了半天,我寻摸着周杰伦也算半个说唱圈的OG,索性还是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早在16号,周杰伦南京演唱会门票开售,在短短几十秒内,门票被一扫而空。一个不太懂事的小女孩,就在豆瓣上不合时宜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紧接着,这个女孩理所当然的遭受到了一系列嘲讽,瞬间受到了千夫所指,紧接着,一条条关于周杰伦有多牛逼的微博被放上了热搜。
新浪音乐的官微也在此时发了一条微博,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
“周杰伦需要做数据吗?
”
结果很明显,大部分人都觉得周杰伦这样的巨星做数据,是一件脱了裤子放屁的事情。
接下来,周杰伦粉丝开始发力,
他们打心眼儿里不希望周杰伦在任何方面输给别人,哪怕
他们知道
周董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
。
还有热心的粉丝做了详细的打榜教程,方便对于这方面知之甚少的80、90后“老阿姨”们。
而蔡徐坤的粉丝也并不会坐以待毙,更熟练游戏规则的他们,在当年央视抨击蔡徐坤数据造假的时候都敢于反击,相比周杰伦的粉丝,他们更加盲目,也更加直接。
不管是粉丝官方渠道,还是粉丝个人渠道,面对周杰伦粉丝的压力,他们都果断选择了反击,希望能够拉开周杰伦在热搜榜上不断迫近的距离。
在这件事情开始发酵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为周杰伦打榜的行列,其中也不乏大咖。
最先加入战场的是周杰伦娱乐圈的朋友,有林俊杰、陈赫、李现。
中国大部分的rapper都是80、90后,他们也是听着周杰伦长起来的一代人,同时他们也痛恨流量明星,纷纷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随后而来的是体育界,包括库里中文网、科比吧官微、湖人中文网都加入了战局。
最后,电竞圈的朋友也都加入了战场,周杰伦本人就喜欢玩游戏,还投资了电子竞技俱乐部,这次加入战场的黄旭东、海涛,都是电子竞技的老前辈。
甚至《英雄联盟》的官方微博,也亲自下场助阵。
这一轮下来,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位大咖为了周杰伦能够打榜成功,也是煞费苦心。
终于,在大家伙的齐心协力下,周杰伦终于成功冲到了明星超话排行榜的第一名。
期间因为流量过大,甚至一度引起微博服务器的宕机。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在这一地鸡毛之后,在舆论驱使之下的各方,究竟获得了哪些东西。
对于周杰伦来说,超话第一在他那获得的荣耀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对于蔡徐坤粉丝来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吃瘪,在之前和B站的冲突之后,他们就应该明白,关门自嗨和虚假繁荣让他们得了失心疯。
流量上的掩耳盗铃只能是精神鸦片,以现状看来他们会理所当然的继续疯狂下去,直到下一次吃瘪,或者他们的偶像彻底凉凉。
而那些声援周杰伦的人,看似得到了最大的respect,但大家都应该明白,那仅仅是点赞之交而已,这不妨碍在你下次出事的时候,被骂的狗血喷头。不信看看今天的罗永浩,你就明白了。
所以说,只有微博这个话题制造机器,才是最大的赢家,他们兵不血刃地将两代偶像,成功的放在了一起对比,并勾出了粉丝们人性里的攀比之心,转化成流量。
顺带说一下,微博如今和他们的对(chao)标(xi)对象推特十分相似,只不过推特在日薄西山之后,靠特朗普之类的政客在苟延残喘,而微博靠流量明星罢了,道理都是一样的。
其实,蔡徐坤粉丝和周杰伦粉丝这一次所谓的beef,是
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网络粉丝群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次对话。
在这里,我想我不用摆出一大堆数据和奖项,来论证周杰伦在音乐方面的伟大,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就是港台音乐的最后一个天王。
在唱片行业日薄西山之时,周杰伦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保留住了最后一丝余晖,也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经典。
而蔡徐坤呢,抛开他低下的专业素养来说,他也是一个传奇,在《偶像练习生》这个中国第一档偶像养成节目里C位出道。
不到半年时间,就从一个练习生迅速成为顶尖流量,可以说他是00后偶像的代表。不要提EXO,吴亦凡回国那年,年纪最大的00后,才刚刚上初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帮人已经成功了,
他们用自己疯狂,迫使网络上最主流的声音,用他们的方式和他们进行较量,虽然结果被碾压,但听起来还有点悲壮,不是么?
也许,若干年后,人们提及这段往事时,蔡徐坤依旧很垃圾,烂到这些粉丝里的大部分人都耻于提及他曾经是自己的偶像。
亦或者蔡徐坤很争气,争气到让所有人都觉得,“那么多年前你就喜欢他了,真有眼光!”
无论结果是哪一种,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面对过去偶像时的感情,不是吗?
本期话题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
ps: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参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