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进步主义
所谓进步主义,就是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也要用全力去好好生活,进步是一种状态。本号题材较广,因为Po主真性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昨天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昨天  
阿昆的科研日常  ·  不稳定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了? ·  昨天  
媒哥媒体招聘  ·  电影哪吒团队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进步主义

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换着换着就死了

进步主义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9-22 22:31

正文

进步主义


关注🔍 进步主义 公众号

每周50本 有趣 好玩 精致 品质 好书

晚间11:00 【 深夜送书 】档 免费送

搜索@ 进步读书 微博 同样有惊喜



作者:陆JJ 经微信公众号【陆JJ(ID:tiyan818)】授权发布



某次在出租车上和朋友聊起一个过去的同学。

他和我关系关系一般,和朋友关系较好。

聊着聊着,朋友告诉我,他死了。

我愣了两秒钟。

第一次听见同龄人的死讯,心底一阵凉意。

谈不上难过,或许在难过抵达之前,情绪更多地被讶异包围着。

以前总听老人家抱怨:这人好端端地,怎么走了。那时候听这句话没什么感觉。

现在同样的事发生在同龄人身上,感触才深。

二十几岁的人,怎么走了?

我问朋友,怎么死的。朋友说,创业创死的。

这句话逐渐在我心里勾勒出了这位同学的模样,才想起来初中那会儿,他好像就挺爱折腾的。卖盗版碟、兜售考试资料、校园零食批发... .. . 这都是他干过的事。

想到这里,我难免把他的性格和人生联系在一起,试图总结出某种人生的必然。

上天不止眷顾努力的年轻人,还会带走他们。

尤其是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

换着换着,可能就死了。



我想起某个认识的自媒体作者,一起和他吃饭,他非常抱歉地跟我说了一声:“能不能换个位置,空调对着吹,身体有点吃不消。”

换好座位,他才跟我讲,自己颈椎病特别严重,稍微受点凉就不行。要是有冷风对着脖子吹,基本是要他命了。

他93年的,有两个公众号,粉丝加起来几十万。虽然赚得不少,但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他除了颈椎病,心脏也不太好,胃也不太好。

他才93年。

人家用生命在写作,他用颈椎在写作。

颈椎越坏,赚得越多。

我第一次见他,人很高,但精瘦。小腿细得像晾衣杆,脸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挂着微笑,但神色中总会散发出疲倦的信息。

我告诉他歇歇,钱赚不完。

他说不行,没安全感,还有信用卡没还,还要存钱买房,他准备把父母接到上海来。

我问他怎么样才有安全感。

他说,身上至少要有三十万吧。

约过了三秒钟,他摇了摇脑袋说:“不对,三百万。”

我问他要不要吃个甜品啥的,他说胃不好,喝热水就够。



他从包里掏出来一个保温杯,我随口问了句:“泡的啥?”

心里猜,大概是枸杞。

1秒钟后,他说:“大麦茶。”

前一阵中年人用保温杯泡枸杞,被人在网上嘲得不行。

我觉得保温杯、秋裤这类东西,都是成长路线上的必然,没什么好嘲的,每个人终将拿起保温杯,每个人也终将老老实实地为自己套起秋裤。

区别只是有的人还有消耗健康的资本。

保温杯不意味着别的,不意味着保守和平庸,没有更多的象征性。

他们只是为了健康地活着罢了。

想要活着这件事,本就无可指摘。


这几年我疯狂地迷恋健身,没别的原因,对肌肉和曲线也没有额外的喜欢,只是开始惧怕“死亡”这件事。

某回在健身房健身,一记者模样的人偷偷摸摸进来,旁边带了个摄像师。

她举着个小话筒问我:“先生, 请问您健身多久了?”

“3年吧。”

“请问您坚持健身的原因是什么呢?”

“怕死。”

记者说有没有别的原因,这个不让播。

我说没别的原因了,你要答案,这就是最真的答案。



我依然记得前年有一阵我胃特别不好,吃什么吐什么。有一次我坐上海的2号线,从郊区往市区赶,突然忍不住想吐,临时下了站,找到车站的公厕,在隔间里吐得昏天黑地,到现在都觉得对不起车站的清洁人员。

去医院里做了个哈气测试,幽门螺杆菌指数严重超标,一查下来:急性胃炎+浅表性胃糜烂。

那段时间刚好在跟一个创业团队,忙得外焦里嫩。基本无法准时吃饭, 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没有地铁,只能坐出租车。

经过好一阵的治疗和食疗,才恢复过来。

后来就老实了,知道自己的胃经不起折腾。从那以后,每天清晨一杯白开水,吃只吃温热的食物,不吃炸鸡不喝奶茶不舔奶盖,每天要锻炼身体,每天要摄入果蔬。

于是总结出个人心得:

那些随心所欲的年轻人,被疾病操一操,就老实了

鸡汤跟你说一百遍,什么不要熬夜,不要乱吃东西,都是假的,没用。

生过一场病,你就都懂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疾病”是最好的鸡汤,“死亡焦虑”才是最好的鸡血。


前几年朋友聚会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聊的都是:八卦、游戏、电影、小说。

今年见了几个朋友,聊的都是:地产、社保、理财、就业、房产限购... ...

甚至有个在保险公司做的哥们儿,当场推销起了重大疾病保险套餐,给我们分别介绍了A餐、B餐、C餐各自有哪些福利。

每每有人讨论起这个话题,心底总是一股悲凉。

因为生老病死无从抵抗,所以这件事更显悲凉

90后这代人,可能感触会更深。

病不起,死不起。

我们的父母正在逐渐退场,你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接班人。

包袱在你身上,就知道沉不沉。

以前家里出事了,你还能抬头看看,你的头顶有父母。

现在家里出事了呢,抬头一看没人了,父母都在下面。

自己才是最上面的那个人。

顶梁柱的角色每一代都得有人来演,等你真正做了那根柱子,可能才会发现做柱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才会意识到柱子不能倒。

因为除了自己,没有别人会替自己支撑。


这两天微博有个叫卡卡的年轻网友脑内忽然出血,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卡卡提了几点,我相信都是肺腑之言。像多运动、学会调节压力、不要熬夜作息规律,这些大部分人都知道,但还是无法做到。



熬夜这个习惯,大概只有经历过彻底地病痛,才能彻底地戒除。

这个问题本质是个成本消耗的问题。

耗没了,也就乖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