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法治化营商环境
经开区构建“风险+信用”监管体系,健全区域监管对象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类分级监管。打造“综合查一次”检查机制,对区内26个监管执法部门的涉企检查实行统一调度,推行检查行为计划化、检查次数集约化、检查标准统一化、检查过程规范化。拓宽非现场“无感”监管手段,加大物联感知、大数据、大模型AI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聚焦生产、城市运行、生物等重点安全领域,实施重点突破。
目前经开区已初步形成 “监管数据多源汇聚、问题线索智能筛查,违法行为及时处置”的闭环监管模式。监管入企次数整体下降,同比2023年,重点企业月均检查量下降71%。现场检查由非现场线索驱动,问题发现率由10%提升到60%。该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首创“一企一册”规划审批服务,为企业精准定制“规划管家”
经开区在全市首创“一企一册”规划审批服务,为每一个新拿地的工业企业定制《规划管家服务手册》,明确新建工业项目规划指标等全过程审核要点,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同时还为每家企业安排专属责任规划师,作为规划管家提供全程伴随服务,让企业在入区伊始就有据可依、精准工作。全流程提供例图和评价指引,便于各方统一技术标准认知,校核技术成果内容,工作整体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编制“告知和百问百答”清单,建设单位可以提前预判问题,规避风险。制作云端服务包,设置专属端口,一扫即可获得全套资料,提高服务即时性。
这项举措有力增强了建设单位对流程的了解和对时效的把控力度,帮助企业显著节约时间成本。目前“一企一册”服务已在经开区全面推广,企业申报通过率达到100%。
打造药械审评服务新模式,推动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推动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亦庄站)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医疗器械创新北京服务站在区内落地,为企业面对面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审批前置、服务前移,最大限度提升政策的惠及面,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补短板、激活力,推动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开区在机制上进行了全新模式的探索,属地政府、国企平台公司和监管部门三方协同推进。创新服务站帮助企业了解药监政策,熟悉申报文件要求,降低了申报发补的频率,极大加快研发的进度。对企业上市后产品的再注册和生产核查,创新服务站协同配合企业快速完成药监部门的核查要求,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创新服务站(亦庄站)。资料图
创新服务站通过各类培训活动,覆盖从业人员近3000人,帮助企业新药快速获批生产。自建站以来,创新服务站已服务药品企业两百多家次,器械企业一百多家次,解决企业咨询问题五百多个,受到广大生物医药企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