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记侠  ·  小红书,为何成了新的热点讨论场? ·  10 小时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社学术圈

看一眼少一眼!这十大宝藏石窟,不该被错过

知社学术圈  · 公众号  ·  · 2024-09-14 11:33

正文

一千多年前,在陡峭的山林间,在大漠戈壁中,叮叮当当的开凿声不绝于耳。石破天惊,一座座石窟依山而起。于是,石窟所建之处,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龙门石窟 (视觉中国供图)

僧侣在窟中修行,供养人在这里礼拜,往来不绝的商旅在此汇集,东西方文明在这里融合。

能工巧匠雕刻出千龛万像的奇景,最厉害的画师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壁画。

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左胁侍菩萨 盛唐
(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
石窟,让千年前的回响终于变成了具象的画面,让千年后的我们得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所说, “石窟,看起来是审美的艺术,实际上是历史的密码。”

每一个想了解石窟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文明的不同侧面。

从古印度传来的梵音,飘向丝绸之路, “时间的幸存者” 克孜尔 石窟 静静地伫立在绿洲旁 走进它,是另一个奇妙世界。 青金蓝与石绿色构成的菱格形构图冲刷着感官,人面鸟身的金翅鸟盘旋在券顶,宝珠、法器等物品似彩带飘逸翻飞。 这里是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也是东方审美的殿堂。

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券顶“天相图”
往克孜尔的“下游”探去,河西走廊上的璀璨明珠正熠熠生辉。这里是 敦煌莫高窟 。飘逸的飞天和绚丽的色彩交相辉映,萨埵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的壁画故事更显出造像的悲悯与庄严。当释迦牟尼静静地卧在那里,端详自若的面容让人恍然, 这里是佛国,也是人间。

莫高窟158窟释迦涅槃像 吴健 摄/ 敦煌研究院供图)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 北魏王朝的工匠完成了另一幅盛世壮景。 若望向 云冈石窟 第20窟的露天大佛,你一定会被 “上可以接高天,下可以接厚地”的皇家气魄深深震撼。举世无双的三世佛,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
窟中的雕像、柱子上可见印度犍陀罗艺术和波斯艺术的精华。 它,是王朝兴衰见证者,也是政治、宗教、多元文化不断交融的理想之地。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在这个 “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的世界里 ,只看到美还不足以尽兴。一切种种都让人忍不住深入探究:

那些书上不曾告诉我们的历史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的?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转变?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唯有真正了解石窟的人才能找到答案。 然而,对于这座取之不尽的宗教艺术宝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感受美的初级阶段。即使亲身前往的人,也未必能够真正看懂。

作为包罗万象的集合体, 千年石窟,十里不同风。

比如云冈石窟,就分成三期。在不同时期,云冈石窟的风格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同为北魏石窟,云冈的造像又跟敦煌的有所区别。在同一个石窟里,你甚至可以看到洞窟是北魏时期,而佛像是唐代风格的奇观。

云冈石窟第18窟东壁弟子群像
除了观看经验不足之外,更令人遗憾的是, 石窟的真实面目也在时间和人为的磨砺下变得模糊不清

敦煌藏经洞的珍贵文物,有三分之二已流失国外;

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因被德国探险队切割,墙壁上留下了大片的空白;

我们熟知的“露天大佛”,原本有窟门,也有明窗,但是窟门和明窗已经坍塌。
克孜尔石窟第171窟主室右侧壁《佛说法图》局部 (蔡小川摄)
石窟,正在渐渐消失……
想要补上残缺的一角,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并做好与宗教、审美、文化、政治有关的大量的知识储备。

对于非专业的石窟爱好者来说,如何才能打捞起失落于广袤大地的文明宝藏?

三联中读精品课 《了不起的石窟——全景式解读十大佛教艺术宝库》 重磅上线,为你送上一份“最”权威的观看指南。

首发限时福利!
课程原价198元
早鸟期购买只需138元 (8.30—9.30)
还可获赠 三联中读独家
全国石窟分布地图(实体版)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获取课程

为了让大家真正了解石窟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请来了 11位来自各大石窟研究院、研究所的权威专家

他们将带你 按照佛教文化起源-落地-生根的过程 ,沿着石窟在中国的传播营建路径:由丝路门户新疆传入,至河西走廊沿线,再深入中原腹地之后再南下,深入扎根中国大地, 从历史、美学、宗教、空间多重维度 进行精讲,带你足不出户,也能全方位掌握石窟的观看之道。

那些 无法亲身前往、却值得一看的10大石窟 ,我们也为你网罗了进来:

不能错过的三大石窟: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寺文化的源头” 克孜尔石窟

与莫高窟比肩的“姊妹窟” 榆林窟

“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

最早有明确纪年题记的 炳灵寺石窟

崖壁上的“东方雕塑博物馆” 麦积山石窟

三大皇家石窟之一的 响堂山石窟

被《黑神话:悟空》选为取景地的 大足石刻
《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
主讲人们会用专业兼具通识性的讲解,一课解决你“看什么,怎么看,从哪里看起”的问题。

也会以石窟为起点,带你了解中华文明的真正内涵,唤醒对传统之美的感知。

超豪华主讲阵容首次齐聚

让专家为你划重点
为了给你送上一份最全面的观看攻略,我们邀请了11位国内各大石窟的学者,他们是国内石窟研究的权威专家。

他们中的很多人扎根石窟二三十年,在卷帙浩繁的资料中翻阅历史,在一个又一个的洞窟中行走、观摩,获取大量最一线的资料。可以说,他们是国内最熟悉石窟的一批人,同时也是各大石窟的重要“守护人”。

这一次,他们把别处听不到的一手资料带进了课中,连难得一见的特窟也会为你精讲。

4重维度、6大领域系统精讲

带你从“我听过”到“我看懂”

经过长达半年的打磨,课程进行了 系统的设置
主讲人会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地理背景到艺术风格,再到以2-3个代表性洞窟为例进行精讲。带你层层深入,轻松了解石窟的发展及内涵。

课程还会通过 多重视角 ,带你360度观看石窟,在欣赏过程中不留死角。

你可以从 历史维度 ,探索古代石窟的营建背后的历史故事;

宗教维度 ,通过古代僧侣修行、礼佛之所,了解石窟的宗教内涵;

美学维度 ,从洞窟内彩塑、壁画看不同时代的审美喜好;

空间维度 ,在宏大的山体空间中,全方位拓展石窟的观看方式。

从入门到了解再到精通,你只需要这一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