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交水规院
发布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重要信息,是企业文化交流展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2月21日 | 京城事儿全知道 ·  21 小时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像云朵一样软!好吃到连吐司边边都不放过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正在报名!2025顺义北京半程马拉松来了!还 ...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中国影史top1《哪吒2》,官方唯一原创番外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交水规院

家风廉韵丨诵读廉洁故事 传承优良家风(八)

中交水规院  · 公众号  ·  · 2024-08-05 18:25

正文

编者按

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自水规院廉洁家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携家属积极参与,以真挚的情感、温馨的语调,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感人至深的廉洁家风故事及经典家风家训。

通过“家风廉韵丨诵读廉洁故事 传承优良家风”栏目,我们将陆续发布职工家庭的诵读音频。希望进一步激发大家对家风建设的重视,让爱与责任成为家庭最宝贵的传承,让良好家风成为引领时代的风尚。欢迎每一位听众朋友,在忙碌之余,静心聆听。


杨善洲的家风故事

京华管理公司—高斌、杨建鑫


原文


故事一:一天,一位亲戚到地委机关找到杨善洲:“大哥,你现在说话办事都管用,把我爱人、小孩从乡下调进城里吧!只求你这么一次。”杨善洲笑了:“唉,我这个共产党的干部可真不好当,办私事的都把我包围了……”他对这位亲戚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多少年来,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他从没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没打过一个“后门”电话。

故事二:杨善洲在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就多次谢绝了组织的好意,没有将家人转为城镇户口。1978年,组织部门有文件规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园。”

故事三: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

故事四:一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居住,妻子张玉珍专程跑去找杨善洲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1995年,杨善洲退休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对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间房子,妻子张玉珍找杨善洲凑钱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说:“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去,把刚盖起来还没住的房子卖了。

杨善洲锁定了权力的“阀门”,关闭了欲望“禁区”,在平凡与简单中,赢得了百姓的敬仰。




《颜氏家训》节选

建筑院—周锐及家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