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君临
君临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和企业价值分析,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好的分析师观点聚合平台。在投资领域,我们相信方向比努力重要,眼界格局决定成就大小,在这里,我们为你把脉金钱流动的路线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特斯拉,放大招! ·  昨天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西部财经融媒  ·  7000000000+!《哪吒2》预测票房近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君临

君临风云榜:你闻所未闻的A股五大科技公司

君临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19 09:46

正文


文   |   君临



美股今年气势如虹,其中五大科技公司苹 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 ,累计贡献了37%的市值涨幅。

港股方面,因为拥有了互联网带头大哥 腾讯 ,上半年同样表现出色。还有韩国股市的 三星 ,台湾股市的 台积电 ,各地区的股市,无一例外的,科技公司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

A股似乎是个例外,漂亮50的行情里大多是白酒、家电等消费股,或者是一带一路、雄安等概念股,科技含金量低得令人羞愧。

难道A股就没有好的科技公司吗?

非也,虽然互联网龙头大多在海外上市,但A股里依然不乏一批优秀的制造业科技巨头。

今天,君临就为你盘点一下,A股里最成功的五家科技巨头。

五大指标

如何去定义一家公司是优秀的科技公司呢?

君临给出了5个指标。

第一是毛利率

毛利率,意味着定价权。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毛利率通常都不会低。当然,行业情况不同,差异很大,也并不是毛利率越高就越好,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

在这里,上榜公司必须要达到40%以上的毛利率。

第二是净利率

净利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有些行业的公司毛利率往往惊人,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净利率却惨不忍睹。这显然不是一个优秀的科技公司。

在这里,上榜公司必须要达到15%以上的净利率。

第三是研发支出占比

高科技公司的研发支出与营收的比例通常比较高,比如美股上的高科技公司,大多研发比例在10%左右,或者更高。

当然,逆天的苹果是个例外,甚至更像是一个奢侈品公司。

君临认为,一个公司的研发比例并非越高越好,更重要的是公司的研发战略,这决定了未来的成功。

但是从某个侧面来说,研发比例又是一个可参考的系数,低研发投入的公司在高科技行业里,一定是走不远的。

在这里,上榜公司必须要达到5%以上的研发支出在营收中占比。

第四是行业龙头地位

科技行业里存在着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如果一个公司在行业里无法占据第一的领先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越来越艰难。

比如早期跟随着 联想 方正电脑 ,跟随着 华为 中兴 ,都在此后的竞争中被越甩越远。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老大比投资老二有着确定性更强的机会。

第五是净利润

当前面4个指标都入围以后,我们按照2016年的年度利润指标,一个个扒开来看,选取了以下的五家公司,作为君临版的A股五大科技公司。

投资他们,大概率是一个值得放心的选择。

第五位

康得新

指标(2016年年报数据)

毛利率:40.45%

净利率:21.23%

研发支出占比:5.8%(5.3亿元)

行业地位:高分子材料行业第一

利润:19.6亿元

康得新靠高分子薄膜材料起家,2012年超过印度COSMO成为预涂膜行业第一,然后进军光学膜行业,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老大。

膜材料的下游应用非常广阔,从手机屏幕、电视、汽车,到建筑玻璃、高铁、飞机上都有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对于康得新来说,2016年是具有转折性里程碑的一年。

之前,康得新的主要目标是进口替代,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之后,因为已经没有竞争对手了,康得新走进了华为所说的“无人区”。

未来的成功来自哪里?

只能是创新。

2017年,康得新重金押注的事情有两个,一个是看得见的需求, 年产1.02亿平米的先进高分子膜材料项目 ,包括纳米多层层叠膜、多层特种隔热膜、多层高档装饰膜、水汽阻隔膜、隔热膜等高端高分子膜材料产品,柔性材料以及一系列世界前沿的高端材料储备。

这些项目是现有技术的延伸,预计将持续巩固康得新在业内的领先位置。

另一个事情,则是康得新的裸眼3D技术。

康得新认为,之前风行过一阵子的3D电视,后来未能做大,主要的原因就是需要戴个眼镜,体验不好,如果能够实现裸眼3D的功能,前景将非常大,有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产业。

这是一个成为全球科技领导者的机会,值得一搏。

目前来说,康得新的裸眼3D技术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正在全力的推进中。


第一步,先从商用领域开始 ,比如和分众合作搞裸眼3D的广告墙,在影楼推广裸眼3D的婚纱照,和全球最大博彩公司IGT合作搞裸眼3D的博彩机。

这些项目因为是to B的生意,对内容的要求没那么高,推进的很顺利,比如上海、北京的各大购物中心,正大广场、港汇广场、万达广场,裸眼3D的广告墙已经在陆陆续续铺开。


但是第二步, 针对to C端的消费电子产品 ,这个难度就大很多了。

能不能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产品的体验、内容生态的建立,这个门槛高得多。

为了实现这一步,康得新花了3年多时间,开发了一款裸眼3D视频播放芯片,至于下一步,仍需要观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吧?

截止2016年,康得新有1500人的研发团队,全球9大研发中心,包括北京、芬兰、美国、荷兰、德国等地。

荣获2016年美国CES电子展最佳创新技术奖,柔性传感器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合作专项 ,预计2018年实现量产。

最近五年,康得新的利润从2011年的1.3亿元,到2016年的19.6亿元,涨了15倍,股价也涨了20倍,可谓A股里的超级牛股 而同期茅台的股价涨幅也不过5倍而已。

第四位

三安光电

指标

毛利率:40.19%

净利率:34.6%(扣非净利率27.7%)

研发支出占比:7%(4.4亿元)

行业地位:LED半导体芯片行业第一

利润:21.7亿元

LED照明是一个规模巨大、经历过政府扶持、获得了飞速成长的行业,这样的行业通常会有两个结果:

1,产能飞速扩张,然后经历一轮惨烈的价格战。

2,价格战结束后,行业集中化,中国公司会成为全球的霸主。

新能源行业的风电、光伏、汽车,反复在上演着类似的规律,LED照明同样如此。这个行业经历了2014-2015年的价格战寒冬之后,正在迎来王者荣耀的时刻。

三安光电是中国LED芯片制造的老大, 其地位类似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台积电,位于产业链上游,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

三安光电最让投资者印象深刻的,就是其超高的净利率。接近35%啊,什么鬼?

一般媒体的质疑,通常落在三安的政府补贴上,比如2010年的4.19亿元利润中,扣非净利只有2.39亿元,2011年的9.36亿元利润中,扣非净利只有4.62亿元, 一半的利润都来自补贴。

但实际上,随着规模的日益做大,三安的政府补贴在利润中的占比已经变小,2016年的比例不足20%了。

这些补贴,主要是用来采购价格昂贵的MOCVD设备的,通常采购一台政府会给予500到1200万元不等的补贴。

其实业内每家公司都能获得类似的资助,但是能够将规模做到三安这个地位的,仅此一家。

三安的成功,首先来自他的资本投入效率。

三安将相当高比例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比如业内两个规模小一点的竞争对手, 华灿光电 的研发投入占比是5.89%, 德豪润达 是6.36%,而三安光电是7%。

更高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工艺创新上的持续领先,比如说三安同样的芯片面积比竞争对手亮度高5%,这就让三安可以获得更高的议价权。

当毛利率上来了,三安就有资本配套更专业的高纯气体供应系统,超洁净厂房等基础设施,让产能规模持续领先和稳定,不断扩张份额。

规模上来了,均摊成本就比竞争对手下降了10%,于是又能采购更多的MOCVD设备,获得更多的补贴,并且返还给地方政府更多的税收,形成一个良性滚动的循环。

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下,LED芯片制造行业不断向龙头集中,让三安光电的议价权和毛利率不断飙升,目前业内前三的公司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一半,其中三安一家就达到了30%。

2017年三安有几个动作值得注意:

第一是涨价 ,系列产品陆续涨价10%-20%,让一季度扣非净利润暴增132%,充分反映了定价权的能力。

第二是开发更高端的Micro LED技术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可以和OLED显示技术抗衡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它有三个优势:

A是能耗转换高,是LCD的近十倍;

B是亮度高,在强光下也可见,清晰度也很高;

C是LED芯片尺寸的微型化,让它具有可折叠特性。

这样的技术最适合什么场景应用呢?没错,就是 室外可穿戴设备 。如果能够切入消费电子市场,这个产业的规模将会获得几何量级的增长,三安光电的“台积电”之路将愈发的平坦。

第三位

复星医药

指标

毛利率:53%

净利率:19.24%(扣非净利率14.3%)

研发支出占比:7.5%(11亿元)

行业地位:中国生物制药龙头

利润:28亿元

医药行业是一个规模巨大,备受投资者欢迎的大行业,同时也是孕育伟大上市公司的沃土。纵观全球医药大公司,有一个共性,就是对研发投入的极度重视。

可惜,在A股医药板块的两百家公司里,鱼目混杂,大部分都是靠营销、中草药资源、仿制药加工获利的传统型公司,走创新药道路的并不多。

复星医药是其中非常另类的一家。

复星之另类就在于,他背靠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复星系,极为擅长资本运作。

复星深知,中国的本土医药研发体系极为落后,和欧美先进国家有着巨大鸿沟,这不是一步一步靠苦干就能追上的。另一方面,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医疗市场又有着光明的前景。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于是复星,通过资本手段,开始谋划他的医药帝国。从2010年开始,复星连年收购 ,买下了重庆复创医药、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大连万春生物、江苏万邦生化、美国安博生物等一系列生物制药公司。

正是这些收购,让复星一下子就跃升为了本土生物制药老大的地位。

简单来说,早期的复星,更像是一家生物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抱着钱袋子,到处寻觅优秀的医药研发团队,然后买下来,好好栽培。

正是因为资本起家,缔造了复星和本土医药公司之间的两个重大差异:

第一,业务庞杂,毛利率相对偏低。

复星医药的业务中,制药只占了70%,另外还有18%来自医疗器械,11%来自医院行业。

比如美容院里常见的激光脱毛设备,很多都来自复星收购的以色列公司Alma Lasers ,比如近年流行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是复星代理销售的,比如高档民营医院和睦家,也是复星投资的。

第二,复星的眼光是瞄准全球一流水平的,虽然收购花的价钱大,但绝不买破烂货,这确保了这些技术能够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回报机会。

比如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正在致力于几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一个是治疗淋巴癌的,美罗华的生物类似药,预计2017年年底之前就能够报批生产。另一个是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的生物类似药,目前在做三期实验。

美罗华和赫赛汀,是21世纪十大畅销药物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年销售额30亿美元和16亿美元,如今专利到期,给本土的生物药研发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虽然蛋糕巨大,但是能够抢到碗里的本土制药公司,凤毛麟角。

第二位

恒瑞医药

指标

毛利率:85%

净利率:23.3%

研发支出占比:10%(11.8亿元)

行业地位:中国化学药行业老大

利润:26亿元

如果说,复星医药是依靠资本从斜刺里杀出的异域高手,恒瑞医药就是本土制药业根正苗红的代表。

恒瑞的起步,是典型的草根,身处连云港这样的边陲小城,缺人才缺资本,依靠低端仿制药+高额营销投入成长,一步步做大,然后率先抬头看世界,迈向创新药研发的打怪升级之路。

超级励志的发家史!

恒瑞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专注于制药,专注于做肿瘤药,于是做出了阿帕替尼。

阿帕替尼(apatinib)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疗效最好的单药。

并且,阿帕替尼也是治疗胃癌靶向药物中的唯一一个口服类药物,在2014年6月份,该药的临床研究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选作大会报告。

这是中国创新药研究第一次在全球顶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第一次入选该年会优秀研究。

恒瑞在业界是一家极为低调的公司,新闻不多,但是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其踏实进取: 第一是研发投入占比,10%,业界领先,第二是研发人员数量,2000人,也是业界最高。

正是这样的庞大研发投入,专注肿瘤药的创新,使得恒瑞获得了近似于茅台的毛利率。

一盒阿帕替尼4620元,2016年这款药卖了9亿元,增速超过200%,肿瘤药收入48亿元,占总收入近一半,赚的不要不要的。

第一位

海康威视

指标

毛利率:40.7%

净利率:23.2%

研发支出占比:7.6%(24亿元)

行业地位:机器视觉行业老大

利润:74亿元

《君临:海外疯传!碉堡了的黑科技,仅次于华为的中国第二大科技巨头浮出水面》 这篇文章中,君临详细分析过海康威视, 从各种数据来说,海康无疑是A股的第一大科技公司!

历史就不讲了,海康早已登顶全球最大安防设备公司的位置,接下来的增长,取决于他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

幸运的是,海康早在2013年就已经在此布局了,我们知道,同样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也是在2013年开始大举投入云计算的研究的。

如今,海康威视有研发人员9000人,在A股的科技公司中几乎是鹤立鸡群的,对感知、智能分析、云存储、云计算、视频大数据的研究,也位于业内第一阵营。

我们知道,视频监控不仅仅是摄像头的事,更重要的是视频图像信息进入了数据库之后,通过各种深度学习、对比分析,识别出图像里的物体是什么,然后确定要如何处理……

这才是关键!

如果在安防的小天地里,那就是识别出犯罪事件和嫌疑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

如果跳出安防,跳进人工智能的大世界里,这些技术就牛X了,可以给机器人做视觉识别,于是物流机器人、车库机器人、无人机,各种应用纷至沓来。

更大的前景,其实是无人驾驶汽车 ,现在的无人驾驶车,如何开并不难,跟着导航走就好了,难点就在于对真实世界的机器识别啊,作为一个机器,你得能看得懂这个世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才能不至于车祸频频啊!

这正是海康几千人研发团队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力,比如2015年推出的猎鹰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和刀锋车辆图片结构化服务器,2016年推出的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正是GPU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结合。

所谓大数据、人工智能,没有数以亿计的海量数据,你又如何去深度学习呢?

对于现实世界的监控和数据存储,这个世界的上市公司里,没有哪家比海康研究的更深的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