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部尚书
中国领先的快消品媒体平台,近20万快消行业高层长期订阅的决策参考,从专业视角报道国内外快消产业发展情况,包括行业政策、商业案例、研究报告、专家评论等,食部尚书团队携近百位特约评论员共同赋能中国大快消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7 小时前  
广东攻城狮户外  ·  DeepSeek加持下,中国十杰碾压美股七雄? ·  7 小时前  
前端早读课  ·  【早阅】Figma MCP ... ·  昨天  
前端早读课  ·  【第3459期】两款 AI 编程助手 ... ·  2 天前  
前端之巅  ·  Dagger:我们用 GO 和 ... ·  3 天前  
前端大全  ·  解锁 Vue Hooks:让 Vue 开发效率起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部尚书

雷军“娶到”白月光,海底捞开进小米!!

食部尚书  · 公众号  ·  · 2025-01-15 16:40

正文


第 902 期


本尚书 只关心食政




有着“食堂界天花板”之称的小米食堂又刷屏了,这一次居然是火锅。

新年里,小米科技园内热闹非凡。 员工们如往常一样前往小米食堂用餐,却没想到,一场全新的美食惊喜正等待着他们。

海底捞和小米集团原本在餐饮、科技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赛道各自领跑,却又在近期悄然跨界牵手。

1月7日,海底捞宣布,经过几天的试营业,海底捞企业火锅小米科技园店正式开业,这也是这是海底捞企业火锅北京区域首家门店。

一开业,这家店便迅速成为小米员工的心头好,午饭高峰时段,排队用餐的场景随处可见。

据了解,海底捞企业火锅现场藏了许多小米专属“彩蛋”,比如小料台上有小米粥,包间被命名为“真诚”“热爱”等。

小米食堂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米食堂的“美食心愿墙”上,曾不断有员工“许愿”,希望在公司能吃上海底捞。

过去半年多来,小米食堂和海底捞企业火锅团队携手推进,终于在2025年让员工们愿望成真。


0 1
海底捞成“大厂标配”

该店就餐区设有20多个大小不同的餐桌和2个包间,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就餐。

全店的空间也针对员工们的用餐需求进行了特别设计: 四人桌之间设计了可升降的隔板,人多时可以形成八人桌,方便团建欢聚; 为了增强就餐私密性,大部分餐桌间增加了高围挡,并设包间,保障员工独立聚餐的需求。

据介绍,在小米公司的补贴下,该门店为小米员工提供专属优惠福利,火锅菜品价格参照临近门店执行88折,在产品上和园区外的海底捞火锅保持一致,菜单会及时更新,所有菜品都以半份菜为标配分量。

除此之外,小米版海底捞还加入小米的特色,管够的小米X海底捞“定制版小米粥”和贴心的小米行政文案。

同时,海底捞还将“海底捞金”挑战赛带进了小米食堂。员工消费满199元即可获得挑战机会,使用指定的长筷从“金锅”中夹取游戏圆珠,根据成功夹取数量赢取不同的奖励,奖品包括黄金豆(1克999足金)、足银豆(1克足银)、零食大礼包以及捞金优惠券包。

这一玩法很快引起了小米员工们的兴趣,纷纷秀起了“筷子功”。

这一“梦幻联动”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小米员工有了更为丰富的餐饮选择,不用出厂,在自家食堂就能享受到海底捞的食品与服务,持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参与感。

另一方面,加强小米员工和海底捞员工的交流,互相学习对方优秀的企业精神,提升服务意识,践行二者共同的“口碑”精神。

想象一下,以后同事过生日,整个部门一起去海底捞开唱,场面肯定很热闹!

其实,海底捞企业火锅入驻小米,只是其多元化业务布局的一个缩影。去年,海底捞推出 “红石榴计划”,大力推动业务多元化、多层级发展。

全新餐饮业务不断落地,品类从火锅跨界到烤肉、炸鸡等,场景和体验愈发丰富。

在郑州比亚迪店开业后,海底捞将在陕西西安的比亚迪生产基地再开设一家企业火锅店。此前海底捞还进驻了陕西西安、江苏南京两地的华为研究所。

可以看出,这是海底捞在传统消费场景之外,在尝试开辟另外一条商业化思路——企业团餐。

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与小米、比亚迪、华为等品牌跨界牵手的动作,却已经先赚足了眼球。

近年来,团餐市场规模保持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团餐市场已由2019年的1.5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2.1万亿元。

与此同时,很多连锁餐饮企业逐步开始将门店的布局从传统的商场、商业街,延伸到了大学、景点、交通枢纽等。

业内人士认为,连锁餐饮品牌向高校、企业、博物馆等更多元的场景拓展已成为重要趋势。

摆脱商场营业时间限制的全时段经营、培育新客群等诸多优势,也成为连锁餐饮在多元区域拓店、试水新市场的重要原因。

随着海底捞的入驻,小米科技园已汇聚了星巴克、喜茶、肯德基、罗森等多家餐饮品牌。


02
雷军想向海底捞学习

官方表示,引入海底捞至小米科技园的过程历时近三年。

早在2022年,小米科技园便首次向海底捞发出入驻邀请, 但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

2024年,雷军亲自出面协调,小米集团副总裁张剑慧亲自带队,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在此过程中,团队经历了多次现场勘查和工程条件评估,进行了十余次方案讨论与优化,针对门店布局、电路铺设、翻桌招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小米的需求等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于去年10月24日签署了合作协议。

而此次合作,对海底捞和雷军来说侧重点有些不同。

对雷军来说,将“白月光”海底捞开进自家公司更像是一种在精神上的追求,展现的是自己对“口碑”秘诀的认可,对海底捞来说,开“企业火锅”这一动作对未来几年的增长与扩张有着探索性意义。

根据后浪研究所近期的调研,火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年轻人在外就餐的首选,火锅市场的赛道是格外的卷,无论有多么强劲的竞争对手涌现出来,海底捞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是雷打不动的,属于“白月光”的存在。

年轻人去吃火锅只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其他火锅,另外一个就是海底捞,它总是能在人们众多选择中占据一席之地,占位置也就算了,还总是能有种神奇的魔力,让人们去选择它。

海底捞进军企业火锅市场,能够在当下极度内卷的火锅赛道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

早在2015年,小米就跟海底捞上演跨界服务交换生。

小米客服团队管理者走进海底捞,变身为一线服务人员,与海底捞交换体验,包括换装、岗前培训、服务顾客等。

除此之外早在雷军创办小米时,就开始盯上了海底捞。

雷军曾提到参考三家公司:同仁堂、Costco、海底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商业模式。

向同仁堂学习做产品,做真材实料的好东西。 向沃尔玛和costco学习做低价,通过模式创新把价格打下去。

向海底捞学习做服务,把用户当朋友。

如此看来,小米后面把参与感、与用户做朋友视为营销圭臬,这其中海底捞功不可没。

小米在公司内海底捞,表面上是营销小米业务太全面了,实则是营销小米的员工幸福感,广而告之小米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

要说雷军和海底捞之间的渊源还得从一本书说起, 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中,雷军说:“七八年前,我在机场的书店买了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在看了三四个小时后,我发现海底捞的秘诀其实只有两个字:口碑。”

于是将这本书好好地去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觉得自己学会了并且受益颇多,也让他重新去审视了海底捞的这个餐饮企业并不简单。

在雷军看来,好产品不一定能带来口碑,便宜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又好又便宜的也不一定能带来口碑,只有超预期的产品才能带来口碑!划重点:超预期!

如果你预期本来就很高,就算餐厅做的再好,可能也会失望;只有超预期,才会有惊喜!

雷军夏天在海底捞吃完火锅,服务员端上来一个果盘,客人没吃完,问能不能打包带走?服务员说不能!结果,结完账准备走人的时候,服务员给了他一整个西瓜。说切开的不卫生,如果想带走我们给你打包整个西瓜。结果,一个西瓜就把顾客感动的一塌糊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